大家可能會發現,近期我很少討論股票投資。主因是近月股市慢慢爬升,不經不覺已經超過25,000點,邁向26,000點,而且即使美國加息與縮表也好像沒有出現太大的調整。


或許有人會問:「不是市旺就更應留意股市嗎?」
我的答案是。。。你說呢。

26,000點代表恒指大約為14.6倍市盈率與3.38厘股息率,這個水平按恒指歷史來看,大約是平均數,我覺得不算太高。當然,如果你認同林本利博士的分析,這個水平已經算是貴得很了,見《今天的恒指市盈率其實好高?》。

我的慢條斯理操作理念,正是當恒指市盈率於個位數字時密密入貨。於這個水平,不少對股票心灰意冷的人,或者連提也不想提。當時,不認同股票投資的朋友大有人在,無他,主因當時恒指市盈率處於個位數字已經一段頗長時間,中港股市被人一種「升不起來」的感覺,可能大家對物業投資更著緊吧。

同一班朋友,如今開始積極留意股票了,主因大概見到不少個股三兩天可以爆升,有種買中六合彩的感覺。這一刻,我卻停止買股票了,主動與被動收入令戶口的現金水平慢慢提升著,看著股市爬升,更有機會需要部署沽貨。

如今是否沽貨時機呢?還未到瘋癲時,不過我們可以自我檢討一下,當人人追入貨時,你的投資部署如何?是否早已於股市歷史低位與極之便宜時已經大手建立好倉?

繼續爬升,出現顛價,可能逐漸考慮沽貨。一般人會先沽出「獲利的」、「返家鄉的」,其實以前都有討論,這些考慮都是與你當年的「買入價」有關,而你的「買入價」與那支股票本身的價值沒多大關係。

有機會善價而沽的話,不妨考慮先沽「垃圾」,即一些你不喜歡的、變質的股票。另外,也可以配合個人投資組合考慮作一些調整,例如某類股票太重貨,而自己又不想持貨太側重一邊,也可以考慮高位調整一下。

低位入飽貨,享受著股息帶來的現金流,到高位又可以想更完善的財務操作,其實投資不用太複雜。基金經理等專業難以做到這個境界,因為他們多需要跑數,每年與大市比對業績。我只是一個散戶小薯,買股時機需與大戶作交易,交易雙方理念動機不同,才夠膽接他們的貨,在他們沽低股市時買貨。

顛價還未出來,不如讓子彈飛一會兒,繼續享受一下現金流入,何需急於把生金蛋的金雞殺掉,不如讓它把戶口內的現金繼續打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