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下午辦公室總是哈欠聲連連,除了趕緊倒杯黑咖啡提神,更多人會從抽屜裡的瓶瓶罐罐中挖出B群,塞兩粒到嘴裡;又或是當覺得喉嚨癢癢、好像快感冒時,一定會掏出維他命C發泡錠,每次喝水時都要丟一顆進去當白開水喝才心安。不過這樣毫無顧忌的補充真的沒有問題嗎?你真的需要吃這麼多維他命嗎?
我們常聽到的「維他命」是由英文vitamin音譯而來的,營養界則以維生素正名。顧名思義就是我們賴以維生的營養素,簡單說,我們的身體只需要微量的維生素,就可以調節全身機能,不過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除了維生素D可以透過陽光照射皮膚後,在體內轉化合成)因此必須藉由食物獲得。既然可以透過食物獲得,那為何還有這麼多人如此依賴維生素錠劑呢?
全榖根莖類、蔬果攝取量不足 均衡飲食可改善營養素缺乏
根據2005~2008年台灣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人們平均非精緻的全榖根莖類、含澱粉的植物性食品(天然的燕麥片、糙米、地瓜、山藥等)、蔬果以及乳製品攝取量偏少,而糕點、餅乾、速食麵這些含醣類但營養價值低的食物攝取量卻逐漸升高,造成膳食纖維、鎂、鉀和鈣質較缺乏。不過,最多人補充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C,台灣成人平均攝取量都有達到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RIs),且維生素A、C平均攝取量皆超過DRIs。
台灣天然食物資源豐富、食物容易取得,其實只要把握均衡飲食、少吃營養密度低的加工製品,不用太擔心營養缺乏的問題,反而要擔心肉類及其加工製品吃太多,造成營養過剩、肥胖引起的代謝性疾病。
誰最需要補充維生素?3種人不可不知!
這麼說是不是家裡那些瓶瓶罐罐都白買了?!雖然說一般健康成年人如果能把握均衡飲食,就不需要特別購買維他命補充錠劑,不過以下幾種人因營養需求增加或是難以獲得充足營養素,則可以考慮適量補充綜合維生素:
第二、三孕期婦女:
懷孕時一人吃兩人補,除了熱量、蛋白質需求量增加外,到了第二、三孕期寶寶快速成長並積極儲存營養素,這時媽媽的維生素、礦物質需求量增加。
銀髮族:
隨年紀增長身體熱量需求下降或是咀嚼能力降低,攝食量減少容易造成營養素攝取不足。
特殊疾病:
罹患癌症、甲狀腺亢進、肺部疾病、洗腎患者等會加速身體新陳代謝、熱量、營養素流失,或是胃部、小腸等消化器官切除,降低營養素吸收效率。
補充維生素也不可以黑白吃!營養師教你3原則挑「維他命」
維生素怎麼挑?「低劑量」就足夠
如果本身營養素需求較高,或平時難以維持均衡飲食想補充營養補充品的話,可以參考以下3原則:
1.選擇綜合維生素:
很少人會特別缺乏單一維生素,若攝取單方維生素的劑量,加上透過日常飲食獲得的維生素很容易就超過每日上限,建議服用綜合維生素即可。
2.補充脂溶性維生素要小心:
維生素A、D、E、K屬於脂溶性維生素,跟水溶性不同的是,若攝取過量會累積在體內且容易產生中毒現象,有些人會透過補充維生素A來保護眼睛,然而過量維生素A可能導致肝臟病變,孕婦過度補充更可能導致胎兒畸形,不可不慎;此外,不少人會補充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但維生素D過量可能引發噁心、嘔吐、厭食,嚴重還可能造成尿毒症甚至死亡。因此建議民眾只要三餐正常,不需特別補充脂溶性維生素。
3.濃度不是越高越好 日常保健低劑量就足夠
服用前要注意產品標示劑量,且並非劑量越高、價格越貴越好,如許多維生素C錠劑一顆劑量就高達1000毫克,已是成人一天建議量100毫克的10倍多,雖然說水溶性維生素不易因過量中毒,不過多餘的也就隨尿液排出,因此如果有需要補充單一營養素,建議選擇低劑量、並且定時定量服用。
營養師小叮嚀
台灣天然食物取得容易,只要把握均衡飲食,想要營養素缺乏還真不太容易,而且吃進天然食品,如小番茄不只可以提供維生素C,還富含葉酸、茄紅素、膳食纖維,這些都不是只要吃1、2顆維他命就可以補足的。雖然是老生常談,還是鼓勵大家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就不用依賴維他命也可以維持身體健康!
營養師:這3種人最需要吃維他命!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