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在家看看有線的《樓盤傳真》,驚覺今天的樓市實在誇張,節目中談到新界古洞有新盤推出,入場費最平的單位為375呎賣近600萬,大約16000元一呎,比同區二手高出不少。

節目介紹,古洞這個新盤位於青山公路旁,車來車往,是泥頭車在窄路上行走的那種,令人不舒服。由於地點與周遭環境問題,發展商靠「圖則」補救,希望將價值最大化。其實,多年後誰會管你的設計呢?若以投資角度,物業投資還是三個重點,即「地點、地點、地點」。

單看地點,即使未來有鐵路,但也不會稱得上是優質盤,沒有優質盤的先天優勢,如今也開到這樣的呎價,今天的樓市可謂雞犬皆升,特意用這個成語來配合今年雞年,哈哈。

從電視節目中的畫面看到不少準買家排長龍,人頭湧湧,不知道當中有多少經紀?有多少香港人?有多少內地人?有多少人在造勢?但那畫面給人一種銷情不錯的感覺。這樣的樓盤、這樣的地點、這樣的開價,還能如此受歡迎,看得有點頭昏腦脹,心中亦有點寒意。

這時候,想起多年前一位前輩談論過西九龍,即高鐵站上蓋一帶的樓盤。前輩分享當年抽西九龍,新盤一推出,他收到經紀電話,立即入票。記得當年30萬元入一張票,他就動員一家,加入親戚上下,全都參與入票抽新盤,若沒有資金,借都要借回來。

當時,前輩覺得西九龍那地方太完美了,在一個貫穿全中國的高鐵站旁邊,認定這地點無得輸,因此絕不可能不買,若真的不買的話,唯一原因只是無錢。最後他入的票無一張抽中,他指若當年買了,今天早就「夠數」退休了。今天沒有機會了,唯有看著人家發達,無辦法。

前輩指香港是一個很有趣的地方,買樓的情景特別奇怪,每每拿著過千萬元的準業主,卻要「訓街排隊」,猶如做乞丐,相信全世界只有香港是這樣。他指若在深圳買樓,可能只是二三百萬元的物業,已經有茶有冷氣房有服務,不停被叫「老闆」了。

又憶起另一位前輩曾經提醒,買資產從來也不應該「將貨就價」,物以稀為貴,即使貴買,也要買最好的。其實這個理念也影響了我,使我不太喜歡買入折讓的低質資產,我知道有不少高手喜歡以超平價買「爛銅爛鐵」,亦獲利不少,但這並不是我杯茶,以合理價買入優質資產,更適合我性格。

最厲害的投資,大概是能以爛銅爛鐵價買到鑽石。次一點的話,或許以鑽石價買到鑽石。再次一點,應該是以以爛銅爛鐵價買了以爛銅爛鐵價,這也算等價交易。今天買古洞,感覺似以鑽石價買爛銅爛鐵,感覺奇怪。能付600萬元,為何要住進古洞的300多呎單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