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元旦假期,為了避開奇美博物館的開幕人潮
我們反其道而行,特地拜訪了位在台南郊區的歷史博物館
少了人潮的擁擠與喧囂,可以從容悠哉地慢慢參觀史博館的每個角落
果然是趟高品質的人文之旅!
不像其它博物館,有著富麗堂皇的外觀
為了節能減碳,採用清水模設計的台南史博館,外表看起來樸實無華
若無趨前一探究竟,可能就錯失了它的美好
博物館側面,有一大片巨型的太陽能板
在向來陽光普照的台南,正好是日光發電的極佳場所
可惜我沒拍到正面,不然歷史博物館的英文字樣巧妙地嵌在太陽能板上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遠遠看就很壯觀啊!
這個立牌正好有說明,是經濟部能源局和史博館共同打造出的~太陽光電經典建築
從側面拍過去,鋼鐵建築特有的線條之美,一覽無遺!
售票口在這邊,也有語音導覽可租借
全票$80,半票$40,若是6歲以下的兒童和65歲以上的長者免費
建議購買$160的家庭套票較划算,可以二大二小一起進去,平均一人才$40
這邊有Q版的全館導覽圖
一進大廳抬頭一看,就有艘巨型帆船浮在半空
到底賣啥關子呢?等下再來一探究竟
第一站就先來到時光車站,本來興沖沖想跟人家去搭火車
因為每場只限30人入座,姪女綺綺先去探路,回報卻說要等到下一場1:30才能進去
看看時間還得等一個多小時,只好忍痛放棄,先去參觀別處
從這邊的入口進去參觀兒童廳
各種工具一應俱全,小朋友來這兒可體驗動手作的樂趣
往前轉個彎,彷彿走進了時光隧道,這種老式的紅磚建築
在台灣的大溪和湖口老街,還是很常見
這個寫著"台灣第一劇場"的小舞台,應該也具備實地上演的功能
天花板垂下的繽紛彩球,看起來既炫目又活潑
穿過這個造型特殊的圓弧橋,就來到戶外的展區
首先看到這個茅草搭成的高腳屋
想來應是台灣早期原著民的特有建築
接著往右轉,映入眼簾的是貝殼和這隻大螃蟹
泥砍坎,這些石頭上還有匍匐前進的烏龜呢!
原來這區展出的是蘭嶼特有的獨木舟和高腳屋
旁邊忽然看見一個山洞,引發了我的好奇心
入洞一看,才知原來是火車穿越的山洞,實景重現
連洞內的樹根和垂下的水桶都栩栩如生
不過可惜的是洞內並沒搭配播放台灣民謠"丟丟銅仔",不然就更身歷其境了
這邊的展區稱之為牛寶的家,顧名思義就是農家好的景象
昔日鄉間常見的水車和稻梗堆疊而成香菇狀的草堆
讓現代的小孩能親眼目睹舊時的農業社會
接下來回到室內展區繼續參觀
這艘外觀斑駁腐朽的船,應該也曾在歷史長河中扮演過重要的角色
看看這邊有船的斷面秀和解說
原來這種往來當時東亞海域,從事海上貿易的船隻,被稱為戎克船
接著移步往二樓參觀,先看到歷史課本讀過的長濱文化和十三行文化遺址
從這些縮小版的模型中,探索台灣居民的起源
這個飛碟型的參觀區是多媒體視聽中心
站在中間,就能聽見四面八方傳過來的詳細解說
透過這四個不同年代的人偶,正巧見證了台灣近代史的變遷
再來要揭曉剛才頭頂上方飄浮巨船的秘密了
一看到這個招牌,腦海中不由得浮起,當年讓雲門一舞成名的"薪傳"
背景音樂還要搭配黃大城渾厚嗓音唱出的[唐山子民]
"我從遠方來,落腳在他鄉;胸懷千萬里,他鄉做故鄉......"
就是這艘幾乎原物重現的巍峨巨船
超大帆布上寫的字,才真叫人心酸!
"勸君切莫過台灣,台灣恰似鬼門關;千個人去無人轉,知生知死誰都難"
昔稱黑水溝的台灣海峽,在那個交通不發達的年代,渡海就如同玩命般艱險
但仍是有許多勇敢的漢人前撲後繼的湧入台灣,努力開疆拓土,落地生根
這些胼手胝足的人,就是我們的祖先啊!
只看靜態的展示,實在難窺當年歷史的全貌
建議不妨到二樓的雙劇場,看看阿福勇闖黑水溝的影片
從這幅地圖,就能看見當年先民渡海路線及登陸的地方
這邊的模型展出的是漢人的村莊聚落
因為剛讀完"國姓爺的寶藏"一書,讓我對明鄭時期的台灣更有感觸
所有的展出儘量停留駐足,一一細品
當年和外國人做生意的翻譯,通稱為買辦
日治時期的台灣,日本警察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
這張寫明:"南無警察大菩薩"的圖,正好說明了一切
非常日本風的東門町派出所
以大稻埕做為藍本的街屋,疊砌而成的紅磚牆和貫通的騎樓,為最大特色
街屋內展示著早期的各種營生,雜貨店,診所,咖啡屋,攝影棚和布店
阿公阿嬤輩的生活,又一一呈現在眼前
更完整圖文請看:http://thriftemily.pixnet.net/blog/post/192315060
[台南]~到歷史博物館,乘著時光飛翔
https://www.facebook.com/myblogs.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