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斷與孩子鬥智的過程中,我也學會不斷進化,在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屢試不爽的祕密武器——「狀況1、2、3」。

什麼是「狀況1、2、3」呢?這是一個能夠幫助孩子培養判斷力的妙招,年幼的孩子對於外在環境的感知並不敏銳,主要的原因是在於他們不明白自己身處於哪一種環境,也不知道在這樣的環境中什麼舉動是被允許、什麼舉動是被禁止的,所以才會有一連串失序的行為發生。

如果爸媽能夠運用「狀況1、2、3」跟孩子建立起默契,主題提供並提醒外界環境狀況的層級,一定可以大大減少孩子失控的機率。

其實年幼的孩子對外在環境的感知是很弱的,因為他們不知道現在這裡是在哪個地方,也不知道這裡可以做什麼事,仍然維持既有的慣性及天真,搞不清楚狀況,所以才會有一連串失序的狀況發生。

「狀況1、2、3」的定義其實很簡單:

狀況1:一切很正常,可以開心盡情的玩耍。

狀況2:現在要嚴肅一點,輕聲細語,不要嘻笑打鬧。

狀況3:嚴禁嘻笑打鬧,保持安靜,否則回家後一定懲處。

在引導孩子注意周圍環境的過程中,不要只記得責怪孩子情緒失常,這個方法最重要的是希望能夠培養他們對周遭環境的觀察和理解。透過好好說、好好講的過程,讓孩子逐漸了解他們所在的位置,可能是公園、可能是教堂、可能是餐廳。

先讓孩子有判斷場所的能力,再告訴他們在這些公眾場合中,要學習尊重別人,不要大動作嘻笑打鬧,我們應該都有經驗在餐廳內用餐時,因孩子無法自我管理情緒失控,接著就聽到父母訓斥孩子,為何做父母的不先把規矩說清楚講明白,讓孩子沒有曖昧的空間放縱自己的情緒呢?

通常,孩子在尚未培養同理心之前,最在乎的是自己的權益、好處不能受損,比方說:我的餅乾被吃掉了、玩具被搶走了……,因為自己受到了不正常的待遇,所以必須吵、必須鬧。

所以為孩子塑造外在感知,培養他們偵測環境的能力,孩子自然不會再肆意哭鬧,因為他們明確地知道,在公眾場合中,哭,一點用也沒有。如此一來,聰明的寶貝蛋,怎麼還會選擇用哭來威脅你呢?


【獎勵vs處罰:1、2、3】

警告1次:孩子,你是不小心的,請注意!

警告2次:孩子,你可要當心了!趕快修正,爭取獎勵,回頭是岸!

警告3次:孩子,老爸一定會修理你!請勇敢接受懲罰吧!

有天我開車載著以樂和以諾去拜訪朋友,兩人在後座開心地玩著阿公送給他們的恐龍玩具,突然我聽見以諾的聲音:「徐以樂,你不要搶我的恐龍!」

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以樂玩膩了他的玩具車,想跟哥哥交換,卻任性地直接動手拿,才讓以諾急得大叫,兩個人開始在後座推擠。

當時行駛在高速公路上,雖沒什麼車,但每輛車速度都很快,我從後照鏡看了他們一眼:「你們兩個,現在爸爸在開車,很危險,不要吵架!」

但是,對孩子來說,有什麼事,比自己的寶貝玩具面臨被搶走的危機還要危險呢?兩人從輕微的肢體衝突,我打你一下,你回打我一下,漸漸地接近失控邊緣。我把嗓子壓低說:「以諾、以樂,你們聽好,現在是狀況3,兩人直接警告三次。」

狀況3就是:嚴禁嘻笑打鬧,保持安靜,否則回家後一定懲處。只要警告累計超過三次,他們便知道回家一定會被懲罰,雖然心有不甘各執己見,他們還是立刻鬆開拉扯對方領子的手。


回到家後,我重重地放下車鑰匙,茶几發出「扣」的聲響,然後轉過身對兩個表情僵硬的孩子說:「你們,晚上九點以前跟我說改進的方法,我再來想想要不要懲罰你們!」以諾和以樂點點頭,便一起走進房間。

我總是堅持要讓孩子自己多思考,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解決眼前的問題。比起懲罰,更重要的是要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是對或是錯,為什麼對,又為什麼會錯。因為良好的管教在於,能夠讓孩子反省自己的錯誤,並且自己思考面對狀況的辦法。在這樣的方式下,所有的懲罰才有意義。

九點一到,兩人敲敲我的房門,低著頭走進來說:「爸,我們知道錯了,我們不該在車上打架。」

嗯,聽起來倒是知道自己錯了,於是我抓準時機,馬上機會教育:「是啊,在開車時吵架,不只會影響爸爸開車的視線,還會影響爸爸開車的心情,是因為這樣很危險。另外,有問題本來就不該用打架和吵架的方式解決。」

看他們倆灰著臉,我想這兩個孩子也知道錯了,所以對他們說:「既然知道錯了,如果你們彼此能好好溝通,我今天的警告就取消。」

也許有些爸媽會覺得,說好要懲罰就要說到做到,否則孩子會食髓知味,繼續挑戰大人的底線。不過,我個人覺得只要有反省、有思考、找出改善的方法,這比懲罰他們的過錯好上一百倍。

「警告1、2、3」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夠判斷情勢,不要白目,做對的處置。一旦孩子明白當下該如何,態度也正確了,警告就可以隨時取消。

日常生活中我也會大方提供嘉獎的機會,譬如:一整天表現良好、主動幫忙媽媽等。每日的獎勵可以累積,但是警告無論如何都當日會結算或取消,藉此鼓勵孩子,也培養他們主動建立良好的態度。

所以下一次以諾和以樂又犯錯,或被我記了警告之後。他們也變得很聰明,一回家就會問我:「爸,你要不要喝水?」端著水恭恭敬敬地跑來;或是自動幫我搥背:「爸,你會不會累?」

這兩個孩子真的是,我才不會上當!但是我依舊大方地給了他們一人獎勵一次啊!

獎勵可以累計。警告後若改善,功過可以相抵。

警告過夜後將自動歸零。一早醒來又是新的開始。

Tips:

十二歲以下的孩子,正處於慢慢學習管理自己情緒的階段,所以有很多無法控制的狀況很正常。

父母要做的是,父母有責任主動事前告訴孩子;現在是什麼情形,適合做什麼事,那些事不能做。事後,告訴孩子正確的處理方式,讓孩子知道不論有什麼樣的衝突,掌握環境與控制情緒才是聰明的。有衝突時,就應該用智慧溝通,而不是動手或動口解決。

 

本文出自零極限文化出版社《台灣鷹爸的快樂教養提案》


 爸媽們必學!「狀況1、2、3」管教孩子有一套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