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blog的朋友,對閱讀總有點興趣,平日也經常看書,在工作坊寫寫問題,隨手都寫出某作者在三兩本書或雜誌上的理念如何演繹,相信這些閱讀習慣絕對可以引領blog友一直進步著,至少比捉Pokemon Go更能自我增值,哈哈。


Kan:
1. 睇完王澤基教授的《反轉腦袋投資學》2011年出版,已知其理念為投注先富腦袋(與止凡兄觀點一致),亦知道止凡兄有發文推介另一著作《主場經濟學》。不過在上期信報財經月刊(7月號),又突然看見他認為特別是年青人不應該談及財務自由,需腳踏實地,你認為他會否像施永青認為年青人一樣誤以為是zero-sum game?對我來說有一點矛盾,因為他曾經在《反》一書推介長線投資盈富基金。

PS, 我沒有看過《主場經濟學》

2. 小弟一向有一個不明白的地方(可能很愚昧),不過想問下止凡兄往常舉的例子,10萬元,15厘回報,40年,2000多萬的複息例子。假設買一支股票頭8年的利息未必多,因為買一手,那便不會有複息效應,如要一開始便有複息效應是否要不斷尋找新投資機會?


止凡回應:

謝謝你寫了這麼大篇文章給我,看見你平日也有不少閱讀及觀察,很不錯噢。

1. 我也有看你所提到的兩本著作及7月的信報月刊,感覺是王澤基在月刊中想提醒工作年期與退休年期的比例,若不專注工作,在工作沒有突破,只在股市中炒炒賣賣,這不可取。然而,對於他認為不應該妄想達至財務自由,這一點我則不太認同,亦不覺得不可能達到,最重要是財商如何。

我們會看到很多財經名人,他們對不同題目都可能有不同取態,有時又會被記者所改動,每個取態不一定都要認同。好像我一向欣賞施永青的投資理財之道,但也有發文評論過他的zero-sum
game概念,對每位名人,學其好處就足夠,要有獨立思考,不要每每照單全收。

2. 複利效應不會因為本金多寡而影響的,越早開始越好。要做到這個15%,不一定是指一支股票,是指財商,有財商,有好的投資操作,能做出15%,就能享受這複利效應。


後記:

上面的對答提到信報月刊2015年7月一篇文章,其實那期信報月刊大談財務自由,立即記起我也有閱讀過,所以找找舊雜誌,拍照放出來。十多年前,談及財務自由的人不算多,近年多了人談及這概念,這大概是源自富爸爸一書的,這裡也討論不少,好像變成了一個blog友們根深柢固的概念,不過還有些點子想借這題目談談。

財務自由這狀態「合理嗎?」、「存在嗎?」、「好嗎?」、「容易嗎?」,追求財務自由是長時間的堅持,過程中的不同時期也會作點反思,這些問題不時都會拿出來想清楚的。

「合理嗎?」其實這是很簡單的概念,被動收入大於日常支出,即不用工作也有足夠的生活費,這只是數學問題,絕不難明白,要理解不難,沒什麼不合理。不過,若要質疑其合理性,想辦法反駁,在字裡行間想定義、鑽漏洞,絕對是可被質疑的。例如何謂被動收入?世上有何收入是完全被動的呢?花精神時間在選取投資項目之上本身已不是被動了,對不?我不太積極於這類討論,還是留給其他人吧。

「存在嗎?」最多質疑的人會問:「為何富豪繼續工作?是否代表沒有財務自由這東西?」。繼續工作有很多原因,可能是錢、可能是興趣、可能是政治、可能有很多人跟著「搵食」所以退下來影響深遠等等。財務自由是一個狀態,一個選擇權,不代表一定不工作。繼續工作的富豪們如李嘉誠與巴菲特,他們繼續工作總有其原因,可能是「不能退」,也可能是「選擇不退」,我們都不是富豪們肚裡條蟲,但我不太相信其原因是因為錢不夠,或者是因為未達至財務自由狀態。

「好嗎?」對個人而言,財務自由,多個選擇權,沒有金錢上的束縛,多了自由,可樂而不為。對社會而言,是否少了推動力呢?這則值得針著。金錢有時是推動人去幹活的動力,陰謀論一點,讓人民為金錢、為生活而工作,是一種推動社會的好方法。然而,若社會上很多人都達至財務自由,沒有金錢這誘因時,為興趣、為理想而工作,是否另一種更好的動力呢?還是不要宣揚財務自由這點子好了,讓大部份人仍活於「老鼠圈」中更好?不過怎樣宣揚也好,能達財務自由的總不會是多數人噢。

「容易嗎?」容易與否,可圈可點,相對論也。常聽見話減少支出就容易一點達至財自,例如單身寡佬,一輩子躲於家中,天天食杯麵,每月只花三兩千,一年只用3萬,隨時手持廿萬股票即可財自,難度不高。普遍一點的生活計,財務自由又可以不容易,簡簡單單都計出過千萬資產才夠數,相對打工仔來說,「徒手」儲蓄千萬,的確不是容易。所以,當我們認真問問身邊朋友,未必輕易發現早能達至財務自由的人,財叔今期iM都指財務自由之路不擠擁。另一邊廂,對於財商高超的朋友來說,財自這個「成就」實在太低了。例如,你還跟Starman兄談財自,這位30出頭已經月收6位數字被動收入的高手,未必有興趣與你討論下去。所以,容易不容易,我不能下定論,大家摸索一下吧。

其實,我不是在這裡「宣揚」財務自由,更不是財自代言人,因為閣下財自與否,相信與否,實在與我無關,我亦沒有資格對他人的生活態度與理念指指點點,經常談這題目,只是感覺這是好東西,分享一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