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稱,美國叫車應用Lyft現已聘請以擅長出售科技公著稱的投資銀行Qatalyst Partners LP來謀劃下一步發展戰略。

知情人士稱,Qatalyst的創始人兼執行董事Frank Quattrone正在聯繫多方買家商討Lyft的入股問題,其中包括大型的汽車製造商。目前尚不明晰的是Lyft是打算進行出售,還是尋求新一輪的融資。

 

為什麼說Lyft在尋找買家?

此次Lyft聘請的資本顧問是Qatalyst Partners,這家公司以推動科技公司併購而聞名,與它掛鉤的公司基本都意味着在高價尋求買家。

Qatalyst Partners是由頗具傳奇色彩的投資家Frank Quattrone在2008年創辦,他曾在1998年到2000年的三年時間裡,幫助138家高科技公司完成了IPO。這一數量,幾乎相當於華爾街另外兩大投資銀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所做的總和。

但在2004年,Frank因涉嫌違規操作而遭到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調查,最終因妨礙公正被處以18個月的監禁。

沉寂幾年後,Frank重出江湖創辦了Qatalyst Partners。數據提供商Dealogic的數據表示:Qatalyst今年在美國銀行咨詢業務併購板塊榜單上排名第四,經手總價值337億美元的併購交易,最近的一起交易是微軟262億美元收購LinkedIn。

在Qatalyst經手的這些交易裡,絕大部分都是可以載入互聯網史的併購大案,而且賣方都是以平均溢價70%賣給買方,比如:

2011年,在公司僅有40名員工的情況下促成谷歌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

2011年促成惠普溢價80%,117億美元收購英國數據分析軟件大廠Autonomy;

2011年促成德州儀器溢價70%,65億收購美國國家半導體;

2013年,促成雅虎以11億美元現金的方式收購社交博客平台Tumblr,收購過程非常迅速,整個交易在一個月之內完成……

所以,Lyft聘請Qatalyst Partners做融資顧問這一舉措,很容易被外界聯想到它在為自己尋找買家。

Uber陰影下,Lyft能活下來嗎?

Lyft最大的問題就是,在Uber的隱形下,能活下來嗎?

Lyft官方一直在強調與Uber的差異性,相比較Uber,Lyft更突出交朋友文化。它鼓勵乘客坐在前排,與駕駛員並排而坐。此外,乘客在上車時有義務與駕駛員碰拳頭示好。它在創建司機和乘客社區上投入了很多的心思——舉辦派對、啟動「補貼」項目和在社交媒體上關注它的司機。它鼓勵司機們提供點特別的東西,比如給乘客派餅乾,在車上提供戲裝供乘客穿上自拍。應用方面,該公司加入了社交特性來幫助乘客和司機相認識。從他們的口號中也能看出這點,Lyft的創始口號是「你有車的朋友」,而Uber的口號則是「每一個人的私人司機」。

但實際上,用戶的普遍體驗是兩者並無太大差別。

Lyft本身似乎並不擔心被Uber幹掉,「我們角逐的市場來自規模高達2.25萬億美元的運輸行業。」其聯合創始人是這麼說的,顯然這麼大的市場除了Uber外還會容下第二家甚至第三家。

Lyft投資人卡爾·伊坎的態度類似,因為他認為市場容納得下兩家差異不大但可相互替代的服務,而且小的那家在估值上要便宜20倍。

 

Lyft的潛在買家都有誰?

但從目前來看,Lyft有些吃不消了。

和Uber、滴滴一樣,到目前為止Lyft融資進行到F輪。

在去年5月份E輪融資時,Lyft估值為25億美元,到了10月份尋求F輪融資時,對外透露的估值是40億。而今年年初,通用汽車10億美元獲取了10%股權,按此計算Lyft的最新估值應在50億美元左右。這與Uber的660多億美元估值天壤之別。但遊戲還要繼續玩下去。

 

那麼Lyft的潛在買家會有哪些?

1、同行,比如Uber和滴滴。Uber和Lyft的業務重合度較高,Lyft進駐的城市Uber均有進駐,因此Uber接手的可能性低一些。滴滴則不一樣,滴滴目前迫切想要講國際化故事,在Lyft的E輪融資中,滴滴1億美元參股了Lyft,之後雙方系統逐步打通,用滴滴APP可以在美國叫Lyft的車,同樣用Lyft可以在中國叫到滴滴的車,如果Lyft要出售,滴滴是個不錯的買家。

2、汽車廠商,比如通用汽車。通用曾在今年年初出資5億美元收購Lyft10%的股權。此前兩家公司也曾在無人駕駛汽車的共同研發,向Lyft司機以優惠價格出租汽車等事宜上達成合作。

近期,汽車廠商集體投資叫車軟件,比如德國大眾3億美元入股了歐洲叫車軟件Gett,還有豐田入股Uber。一方面,私家車需求降低,汽車廠商需要拓寬銷售渠道,另一方面汽車廠商為無人駕駛汽車鋪路。因此需求一個已有大體量用戶的叫車軟件,十分講得通。


 Uber「勁敵」Lyft聘請了最擅長賣科技公司的投行,這是要賣身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