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有70%是海洋,自古以來,除了陸地,海洋也是兵家必爭之地,但現在我們身處二十一世紀,科技比以前發達,飛機、互聯網、太空科技的發展使我們不用再單靠馬匹、火車、船隻作為運輸工具。那麼海洋對我們,對各國還有什麼意義呢?

1890年,美國海軍一個名叫馬漢的上校寫了一本名為《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的書,他回顧西方歷史,發覺國家的成敗,霸權的崛起與其制海權有所關聯。什麼是制海權?馬漢從歷史中提出三個缺一不可的要素:海上貿易、海軍基地以及軍艦和商船。簡單來說,海權就是在海上有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力量。他強調,透過海戰,國家能夠控制世界重要的海路,從而穩住其霸主的地位。他以六個決定國家海權成敗的因素——地理位置、自然型態、版圖大小、人口數量、民族特質以及政府政策,去分析英國、法國等國家歷史中的海洋力量。比如說,馬漢認為,英國之所以能夠成為霸主,皆因地理位置鄰近大西洋,民族上亦有強大的殖民意識,加上政府大力投放資源在海軍之中,所以能成為世界霸主;反之,德國地理上海路被英國所包圍,加上國家重陸輕海,所以成為霸主的機會亦有限。

馬漢同時提出,如果美國想成為世界霸主,就必需控制海洋,而控制太平洋將會是二十世紀美國成為霸主的契機。而歷史告訴我們,美國最終成功了。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確投放不少資源於海軍當中,而在大戰結束後並冷戰時期的日子,美國有著強大的海上力量,特別是在東、西太平洋當中。海上貿易方面,美國控制了兩大運河;海軍基地方面,美軍在日本、關島、菲律賓皆有軍事基地;船艦方面,美軍擁有最多且最先進的航空母艦。以上因素,都是決定美國在二十世紀世界霸主的地位。

但正如文章開頭所指,在後冷戰時代,科技發達,海上力量彷彿變得不重要;再加上各國推崇和平合作,海軍發展、霸權主義亦變得不再流行,但事實又是不是如此呢?

近代其中一位海權理論學者Geoffrey Till提出,在後核武年代,海權依然重要,只是定義和定位有所改變。以前那套「得海洋,得天下」的思想,不再由海軍力量作為主導—皆因同時需要配合空軍、通訊科技和外交力量。現在的制海權,比較以經濟作為中心,雖然有飛機作為運輸工具,但海上貿易還是主要,以前強調的海上基地、殖民地,在現在的世界則是控制各大洋的港口城市。不少學者提出二十一世紀操控印度洋尤其重要,而馬六甲這個天然海峽就如同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般掌握海上的經濟命脈,換句話說,海洋的重要性基本上沒有什麼大變化,從當今時局的發展,不難發覺馬漢的海權論基礎依然存在,只是形式上和政策上有所不同。

那海軍呢?在這個年代,海軍的角色不再是參與戰爭,而是維持海上安全的震攝力量。要掌管海上貿易之路,沒有足夠的保護是不行的。Geoffrey Till提出naval diplomacy(海軍外交)和strategic deterrence(戰略性震攝)兩種用於後冷戰時代海軍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海軍的作用不在打仗,而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去保護國家的海上利益,特別是經濟利益,這也是為什麼近二十年每逢談及海洋力量,各國所強調的往往是非傳統安全議題(如:海盜、開發權等)。可見,海軍現在仍然有它存在的價值,只是功能和定位與以前有所不同。

時代變,人物風景都改變,科技的發展,二十一世紀的主要戰場由以前的陸地和海洋,變為空軍、互聯網和太空競賽。但是,這不代表海洋不再重要,畢竟海洋始終是孕育人類文明的地方,回歸基本,控制海洋對一個國家的興衰依然重要,「得海洋,得天下」依然成立,只是形式上又海軍主導,變成了海上主導罷了。

往後,筆者會提出一些實際例子,請多多支持。

作者:小西毒(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淺談海權(一):海權的變遷(小西毒)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