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6 余若薇 公民薇博

(圖片來源:am730)

上周五城市大學胡法光運動中心的天台倒塌,不是單一事件,不論政府、大學及專業人士都值得反思管治究竟出了甚麼問題。

在已落成建築物的屋頂進行綠化工程,以紓緩氣溫上升,是政府以至社會各界大力提倡的措施。但是從近年立法會數次關於綠化工程的質詢看,政府對於這種工程並沒有統一的監管程序,或清晰指引,業界也眾說紛紜。

單以中小學來說,過去7年有百多間獲得「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綠化天台或屋頂,其中不少沒有向屋宇署入則。該署近日只表示會跟進城大倒塌事件,沒有表示會巡查所有綠化工程建築物;發展局也沒有提出考慮修訂法例或制訂守則,同學及家長們唯有自己留意,自求多福。今次城大萬多呎運動中心天台倒塌,只有數人輕傷,最後一秒全部撤走,不是管理層英明,而是前線人員機靈。

城大高層處理這事令人驚訝。首先,事發前一周,學生在中心考試時已見到有石塊掉下,向校方報告,校方派建築測量師視察後,竟認為沒有即時危險。事發後,校方強調幾座建築物的綠化工程符合程序,但被揭發逾6萬呎綠化天台沒入則後,是否有「認可人士」核准,與測量師陳佐堅各執一詞。最後,校方成立的調查委員會遭質疑「自己人查自己人」,三番四次更動人選,原本在名單內的副校長李惠光因曾負責綠化工程,終要退出委員會。不少分析指出,這不是專業而是常識問題,天台金屬架承重力設計只為風力及清潔工人等行走,而不可能承載萬多呎的泥土、綠草兼積水。為何堂堂大學常識欠奉?這些綠化工程及善後工作所浪費的金錢可能要納稅人負責,揪出應負責的人不單只是講求賠償,也是避免同類事件再發生。

城大跟香港其他大學一樣,由校董會作決策,原意是保障院校自主。但是近期各大學的校委會╱校董會的造假醜聞頻生:港大化學系講座教授楊丹的論文涉嫌造假;嶺大既有前副校長「購買」博士學位,也有前教授陳章明「秘撈」替菲律賓太歷國立大學擔任論文導師。這幾宗造假事件,校方都不予追究,難免令人感覺大學的標準在急劇下降。近年大學管理層忙的是籌款,與內地打關係,對學生卻是打壓,凡事政治掛帥,簡直是不務正業,忘記了大學的初衷。


 從冧樓看管治流弊(余若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