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linkhk)

759 係啱啱起步嗰陣其實唔多出名,不過因為佢受到打壓,供應商唔肯供貨,事件經傳媒報導後,759名字變得廣為人知,市民亦對759產生一種鋤強扶弱心理而支持佢,幸而759老闆無做反骨仔出賣港人,佔領事件之後無學班賣港賊瀨三瀨四,仲串班友做生意唔識變通,可謂贏到唔少市民掌聲。

但係最近有報導指759開始唔想有咁多折扣,有市民對依個做法有啲不滿。不過又咁講,大家幫襯開759買零食嘅,都係鐘意佢賣啲野同普通大型超市唔同,尤其係有多啲非強國貨嘅選擇。咁我又想問下大家覺得又唔洗食強國野,又唔洗俾多啲錢依件事係咪好合理呢?

其實我唔係話怪人有依個期望,因為759依幾年都叫做到市民理想中嘅「價廉物美」,但實情係759要做到咁係行緊險着。

事情要回帶到當年759受打壓,供應商唔供貨,咁759就直接同生產商傾攞貨,不過要同生產商直接攞貨個量就要大,而759又想用「薄利多銷」同「高流量」模式經營,要做到咁,759就要擴充規模,增加入貨量去增加議價力同去貨能力,之後759一年之內(12年)由11間鋪增加到60間,至15年3月為247間。佢點可以一時間谷到咁大?錢從何來?林老闆無學似其他上市公司屈啲股東供股,但係見到11年後759嘅負債比率大大增加,仲係每年咁增加到15年超過100%,咁我相信佢係因為擴充而愈借愈多錢。

另一險著就係薄利,佢薄利到賣100蚊賺得$1.6。利潤率咁低對759其實係危險,簡單啲睇,利潤=營業額-費用,如果兩個因素有咩依郁都好易令到佢賺少好多,甚至蝕錢,見下圖就係例子。

要知道759唔似得誠哥超市或者惠康咁有地產商照,上年40間鋪續租,得一間鋪象徵式減$5000俾佢。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1014/19332196

由於今年經濟預咗差,咁759老闆自己都話唔睇好今年銷售,再加埋日圓升值風險會令佢利潤率更低。睇番佢15年半年結,雖然營業額有增加,但係費用同時增加而令佢利潤少咗50%。依家借落咁多錢,如果賺少一大節甚至可能蝕嘅話,咁還咩俾人呢?唔知有無人仲記得當年嘅大大公司,佢最終命運就係因為借錢太多, 擴充過度,後來俾銀行 call loan 而變成集體回憶。

依家759要救火,所以想停止折扣去增加返個利潤率,咁我係寧願佢賣貴少少都覺得好過幫襯強國貨嘅,我覺得佢之前為求平而入多咗強國貨係有啲走錯路。

簡單啲總結,太著數嘅野都好少維持得耐,好似當年百佳/惠康割喉戰咁,消費者的確係享咗一段時間嘅平靚正,不過最終兩間大場都發覺無肉食,大家有「共識」就結束割喉戰,而講到759嘅廉價物美時代又可以頂幾耐呢?今年零售市道唔好佢又過唔過到關呢?

作者:陳假(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759之有無咁多平靚正呀?(陳假)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