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工場聯合創始人管理合夥人汪華昨天在F&M創新節上,發表了主題演講,講了他的投資選擇的三個依據,有創造性地分析了90后,和他對未來文化市場的判斷。虎嗅節選了他演講的精華內容,分享出來。

 

其實所有的投資,我歸總到最後發現本質上只投兩件事情:第一件是說物理世界的效率不斷的提高,無論是電子商務還是O2O、谷歌、百度都是這樣。

 

效率提高的同時會遇到問題,真實世界效率變的越來越高,人會有更多閑暇的時間,社會將不需要那麼多勞動力和就業崗位,未來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就像當年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演進前,90%的人都從事和種地直接相關的工作,工業革命后只需要10%的人種地,90%從事現代服務業、工業製造業。如果說現在移動互聯網的革命翻身下去,我們以前從事所有行業,包括製造業和服務業,只需要20%、30%的人去做。接下來的時間人類要做什麼?我當時設想的一個方案答案就是,接下來的一個革命發生的第二件事,就是大量的人將會生產和消費虛擬世界裡面的精神產品

 

而且這也是互聯網的本質,因為在互聯網之前,所有的革命其實都是人類肉體的延伸,比如:機械是讓你變得更強、跑得更快,或者效率更高。只有互聯網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發明,把人的頭腦互相連接起來,讓人的腦力得到無限的延伸。我們2011年開始,就開始去確定一個投資方向,假設現實生活中效率提高了,將來的人是如何生產和消費精神產品?

 

我們在這幾年裡面已經投資很多的公司,這是我們某種意義上過去四年一些思考的部分的答案。很大的驅動力就是90后和00后,TFboys、暴走漫畫和SNH48是我們投資的公司,投資這些公司蠻有意思的,給人帶來快樂的一個公司,自己也會很有樂趣。

 

我們第一階段對於新聞化、新內容領域的投資,大致是三個點:新人群、新渠道、新內容

 

新人群:三個原因解釋獨一無二的90后

 

新人群其實就是媒體上常說的90后,為什麼是90后呢?因為中國的這一代人實際上是獨一無二的,由三個原因疊加起來一個實體。

 

第一個原因因為現在的90后,甚至是95后,是中國第一代出生於互聯網時代的一代人,他們從小的信息量、世界觀,包括交友方式和別人的溝通方式都是互聯網塑造的。我95年,只能算半路出家。對他們來說,互聯網的虛擬世界是他們的真實世界,而真實世界只是為了讓他在虛擬世界里更好地存在,所不得不維持生命機能的一個負擔而已對我來說,我們站的這個世界是我的主要世界,所以互聯網是第一個造成90后如此不同的原因。

 

第二個造成90后如此不同的原因,90后實際上是第一代,在比較富裕的中國經歷了童年的一代人。以歐美和其他國家的經驗,GDP發到7000、8000美元以後,整個社會往消費轉型,物質的消費往精神滿足的消費進行轉型。他們是第一代在童年經歷了中國從生產社會向消費社會的轉型。

 

第三個更是中國獨一無二的,中國獨生子女。

 

90后消費主義的意義在於,他們對於互聯網的使用和消費的觀念,實際上必將會傳播到普通人群和普通人的生活方式中。

 

90后蠻多的特徵,他們個性非常強,認為芸芸眾生中每個個體都不一樣的。但另外一個方面,非常怕被孤立,他們非常希望自己是屬於每一個圈子的,表面上是自相矛盾的。他們更加進取,所有的東西都是立即行動,立即得到,永遠不滿足於自己已經得到的部分,他們更願意為精神和虛擬的滿足付費。這都是一個開始。而所有的這些,都會促成全新一代的文化和內容的生產。

 

新渠道:人人都能生產,既得利益將被顛覆

 

新渠道是第二個原因,傳統的這些內容的渠道,是被傳統的電視台、出版行業,這些把控話語權和流通渠道,已有的利益提供者和即得勢力所控制的,是經營控制的渠道。而現在手機、社交媒體讓傳播的勢力發生非常大的變化。比如電視盒子會讓傳統的電視台、電視製作公司失去權利,網絡文學會讓傳統的出版業和出版公司失去實力。這個是全面洗牌的過程。

 

更重要的一點是說,互聯網讓每一個人都有能力成為一個內容產生者和內容創造者,無論你是誰,都可能成為著名的網絡寫手、遊戲解說,或者某個社交圈子裡的明星。將來的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可能同時成為精神產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

 

新內容:90后要參與內容建構

 

內容的表現形式、媒體,以及內容本身就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對90後來說,可能現有存在的電視劇、電影的方式都是給老人家看着玩的一個東西。對我們來說,不可思議的內容,比如看別人玩遊戲,看別人睡覺;對他們來說,可能是非常有效的一個內容。

 

交互方式也會發生新的變化,以前是單向,作者定一個調性,定一個文化。但新一代觀眾里,讀者和作者的交互已經非常模糊。新一代的讀者更喜歡、參與。他們希望閱讀的內容、參與的世界,他們所接受的文化,不僅僅是他們可以互動參與的,甚至是他們共同創作和構建的。

 

新內容本身的盈利方式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以前,受眾是被動地接收,無論是二次販賣的廣告模式,還是賣書的內容付費的模式,本質上來說都是單向地在賣內容。現在每一個人都是生產者,不稀缺,重要的是賣參與,新一代內容的閱讀者,已經不限於要看內容,更想參與構建內容,他們付費的對象從內容本身到對內容的參與感

 

文化市場的將來:中國文化走出去

 

2011年,我之所以去做這塊領域的一些投資和這個投資方向,我覺得這一波實際上是潮流的開始。而下一波,這個潮流真正的發展起來后,必將會產生一批,真正是中國人自己的新一代的文化和內容。我的夢想不僅僅是於此。

 

而更大的夢想是說,如果我們讓中國形成自己的文化和內容,下一步,走向亞洲甚至全球的市場。全世界只有兩個市場,中國和美國。他們擁有足夠多的人口,統一的語言,並且有足夠大的經濟體系,好萊塢之所以能花幾億美元拍一部電影傳播到全世界,因為有夠大、夠統一、夠穩定的市場做支撐。中國在本地的市場形成起來之後,中國必然會有像美國一樣,不僅面對中國,甚至面對亞洲,面對於全世界的文化市場。這是以萬億級別計的,在電視劇行業發生過,早期電視劇中國內地都是被港澳台日韓輸入的,現在內地的電視劇已經輸出海外,海外市場讓他們變的足夠的精良。

 

所以,這是投資內容核心,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我是希望更多的投資人和更多的創業者,一起來做這些讓全世界變得更加快樂的事。謝謝!

 


 創新工場汪華:我為什麼投資「90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