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本文轉載自新浪科技,作者書聿。

新浪科技訊3月31日晚間消息,自從第一次發布廣告至今,蘋果已經走過了40年的歷程,《Marketing Magazine》日前撰文回顧了對定義蘋果品牌最為重要的10則廣告。

蘋果1976年投放的第一則廣告更像一份傳單,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廣告。那則廣告是為了宣傳Apple I電腦,其中充斥了大量文字,與如今採用大量留白的方式差異極大。

以下就是蘋果歷史上最優秀的10則廣告。

 

1、《家庭主婦》(1981年)

這則廣告採用了迪克·卡威特(Dick Cavett)主持的脫口秀的形式,雖然其中表現出的男性至上主義看起來有些老套,但卻曾經在廣告行業風靡一時。

脫口秀主持人卡威特扮演的是一個厭惡女性的人,他在廣告中詢問「家庭主婦」(homemaker)如何使用蘋果II來制定家庭預算。

對方的回答給了卡威特一記重擊:她說,她在「從事黃金期貨」。廣告結尾更加有趣,那位女士通過旁白說:「我還有一家小型軋鋼廠。」

 

2、1984(1984年)

蘋果的《1984》廣告已經成為廣告行業的經典案例,甚至經常有人說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廣告。令人震驚的是,據Chiat\Day客戶經理弗雷德·古德伯格(Fred Goldberg)介紹,由於蘋果董事會起初並不喜歡這則廣告,所以這部經典作品險些被埋沒。

這則奧威爾式的廣告由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導演,主角則由並不知名的英國女演員安雅·梅傑(Anya Major)試驗,而「老大哥」則由演員兼配音藝術家大衛·格雷厄姆(David Graham)扮演。

蘋果董事會看到樣片後認為這會成為一場災難,因為當時的新秀蘋果正在遭到競爭對手IBM的痛擊,他們認為「當面侮辱行業領導者」的方式並不明智。

即便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本人很喜歡這則廣告,甚至提議自掏腰包投放這則廣告,但蘋果董事會還是很不喜歡這個方案,甚至要求Chiat\Day賣掉他們已經買下的90秒鐘「超級碗」廣告時段。

Chiat\Day聯合創始人傑伊·恰特(Jay Chiat)下令該公司的所有人故意放慢速度,因此,他們最終只賣掉了30秒鐘時段,使得60秒鐘的版本仍然得以在「超級碗」比賽期間對外播出。於是,這則廣告創造了歷史。

在這則廣告的宣傳下,Mac發布100天的銷售額就超過1.5億美元,超出蘋果自己的預期。也正是這則廣告將「超級碗」廣告本身也塑造成了一場娛樂盛典。

 

3、《色彩》(1990年)

這則廣告秉承了簡約的美感,更好地傳遞出蘋果推出首款價格親民的彩色Macintosh這一信息。

Macintosh LC號稱是一款「低價彩色PC」,最終在教育和家用市場廣受歡迎。之前的彩色Mac價格很高。與早期的Mac相比,LC版本去掉了一些功能,從而實現了更低的價格。

 

4、《碟中諜》(1996年)

第一部《碟中諜》電影投放了Power Book的植入廣告。蘋果充分利用了湯告魯斯(Tom Cruise)在片中使用這款設備的場景製作了一則廣告。

廣告的結尾很有創意,睿智的畫外音說道:「看過這部電影後,你可能也想拿起這本書」,並配上了「期待不可能」的標語。蘋果後來還在《碟中諜4:幽靈協議》中再次投放了植入廣告。

湯告魯斯在片中使用了MacBook、iPad和iPhone等眾多蘋果設備來完成面部識別等諸多任務。

 

5、《不同凡想》(1997年)

《不同凡想》已經化身為蘋果的經營理念,它誕生的時間正值蘋果發展的低谷期。喬布斯當時剛剛重返蘋果,但卻面臨著一家還有90天就要破產,而且沒有任何突破性產品的公司。

Chiat\Day臨危受命,希望通過一項優秀的創意扭轉蘋果的命運。很多人都聲稱自己為《不同凡想》做出了非凡的貢獻,但功勞最大的似乎是一位名叫克雷格·塔尼摩托(Craig Tanimoto)的初級藝術總監。

他當時正在研究一些卡通形象,而且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有的很獨特,有的卻招人厭惡。在一個對話框中,他在塗鴉的旁邊隨筆畫了一句「不同凡想」。於是,這則廣告就誕生了。

在喬布斯放棄了親自上陣的計劃後,這則電視廣告的旁白由理查·德雷福士(Richard Dreyfuss)朗讀。TBWA\Chiat\Day創意總監李·克勞(Lee Clow)對此解釋道,喬布斯認為,「如果人們覺得主題是我,而不是蘋果,那就搞砸了。」

 

6、《Un-PC》(1998年)

在谷歌之前,微軟一直是喬布斯的討伐目標,而這種厭惡之情在《Un-PC》和後來的《Get a Mac》廣告中顯露無疑。

蘋果在這則廣告中批評競爭對手「總是那麼複雜」。時尚而鮮艷的Mac與色彩暗淡的Windows PC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總所周知,喬布斯經常嘲笑微軟「太沒品味」。

他甚至補充道:「我可不認為微軟只是有點沒品位,而是非常沒品位。他們從來不想原創的想法,他們也沒有給自己的產品引入多少文化。」

「我很難過,並不是因為微軟的成功而難過。我對他們的成功沒有意見。從很多方面來看,他們都取得了成功。我只是覺得,他們的產品只能算三流。」

 

7、《剪影》(2003年)

蘋果iPod花了幾年時間取得了巨大成功,而2001年投放的第一則廣告卻並不出彩,一點都不炫酷。然而,早期那則廣告中自由自在的舞蹈卻以另一種方式在《剪影》中取得了成功。

早期的一則廣告中使用了澳洲樂隊Jet的《Are You Gonna Be My Girl》,這或許能夠最好地體現這則廣告的能量和樂趣。

 

8、《Get a Mac》(2006年9月)

《Get a Mac》投放了多年,始終堅持對Windows PC展開攻擊。

約翰·霍奇曼(John Hodgman)在片中飾演PC,賈斯汀·龍(Justin Long)飾演Mac,試圖以此凸顯普通PC用戶與Mac用戶之間的區別。這則廣告中反覆出現「我是Mac……我是PC」的內容,借助白色背景保持了始終如一的整體效果。

自稱是Mac的人身穿休閑服,而自稱PC的人則西裝革履。蘋果希望用另外兩位演員在英國重新演繹這則廣告,但卻遠沒有美國版那麼成功。

 

9、《There's an app for that》(2009年)

蘋果通過iPhone引領了移動革命,而《There's an app for that》這則廣告則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影響力。

「There's an app for that」甚至被詞典收錄,而蘋果也在專門申請了註冊商標。豐富的應用成了蘋果與其他手機的重要差異,並最終將諾基亞和黑莓等公司斬於馬下。

 

10、《iPad是什麼?》(2010年)

喬布斯很討厭iPad的第一則廣告,裡面有一個穿着褪色牛仔褲的男人斜靠在椅子上使用這款平板電腦。他認為這就像是家居用品零售商Pottery Barn的廣告。

據報道,喬布斯打電話給TBWA\Media Arts Lab的老闆詹姆斯·文森特(James Vincent),告訴他這則廣告「太爛了」。

「iPad改變了世界,我們需要更宏大的創意。」喬布斯說,「你給了我一小坨狗屎。」

最終,喬布斯認為iPad的廣告應該是一則iPad宣言,於是有了《iPad是什麼?》。這則電視廣告與1993年的《誰是牛頓?》非常相似,只不過,當年的那款個人數字助理設備成為了蘋果歷史上罕見的失敗。

 

回顧蘋果40年……(2016年)

毫無疑問,優秀的廣告在蘋果的巨大成功中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而蘋果甚至專門製作了一段40秒的廣告來紀念這難忘的40年。


 40年發展歷程,蘋果最令人印象深刻的10大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