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符合資格人士,享用母嬰健康院的服務不受影響,衞生署下月將全面限制非本地兒童新症名額。

衞生署30日發出新聞稿,宣佈由下月1日起,轄下31間母嬰健康院會實施新措施,優先為本地兒童提供兒童健康服務,並為非符合資格人士(非本地居民的兒童)訂定限額為每月120宗新症,每間母嬰健康院介乎27宗。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補充,各母嬰健康院的限額會按其規模大小,而有所不同。

高永文又表示,健康院收到非本地兒童家長的查詢和預約有顯著急增,由以往每日數宗增至近日最多過百宗,遂立即設限額;倘若情況再趨嚴重,當局會全面暫停非本地兒童的服務,以保障本地兒童的服務不受影響。

而截至29日為止,今年3月錄得共47,508人次接受兒童健康服務,2月有46,450人次,1月則有 49,549人次。其中,非符合資格人士分別有389人次(0 . 8 2 %)、382人次(0 . 8 2 %)及398人次(0 . 8 0 %)。此外,由於非本地兒童的預約增加,個別預約期已排至5月。

可是,衞生署強調由於非符合資格人士包括所有非本地兒童,而接受兒童健康服務不一定接種疫苗,故此非符合資格人士的就診人次不應被視為內地兒童來港接種疫苗的統計。

山東近日爆出全國性「黑心疫苗」事件,波及內地20多個省市;由於內地人擔心疫苗安全和質素問題,故網上流傳至少兩篇「自救手冊」,鼓勵內地人帶同孩子來港注射疫苗,以及來港打針的攻略,令港人擔心繼鬧「奶粉荒」後,會引發本地「疫苗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