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 陳德政 photo by 趙豫中

陳德政,Pulp,音速青春,這幾個名字對喜愛搖滾樂的你來說,一定不陌生。身為一個公認的搖滾文藝青年,還出版了《給所有明日的聚會》和《在遠方相遇》兩本搖滾迷必讀的暢銷書,陳德政卻說自己仍不太習慣「文青」這個詞。寫過無數的音樂文字,並經營部落格「音速青春」及許多專欄,將國外的新銳音樂帶進台灣分享給樂迷們認識,陳德政一直努力在搖滾音樂文字創作這塊灌溉、耕耘,期望台灣的音樂環境能夠跟世界接軌。今天 RoxyRocker 就邀請到陳德政,聊聊他的音樂人生 —

樂評生涯的契機

其實我壓根沒有想過要當樂評人,因為這個職業實在太奇怪了,不過倒是喜歡寫點東西。小時候的志願是未來當個作家,加上喜歡聽音樂、跟同好分享,就把這兩件事情自然結合在一起。開始認真寫東西應該算是從英國參加音樂祭回來之後吧,那時候我發現 PTT 上面有個英式搖滾板「Brit-pop」,那是 1999 年, PTT 上線人數不多,還可以註冊到「Pulp」這種夢幻 ID,三不五時會在板上寫心得跟大家分享,也會跟其他樂迷筆戰(笑),比方說喜歡 Oasis 的就會跟 Blur 粉絲互戰(雖然這兩個樂團我都很喜歡),總之,跟其他喜歡音樂的樂迷歷程是很相似的。當時從沒刻意想過要當樂評人,可以說是自然而然發生的意外。


陳德政分享進入音樂產業開端

音速青春

我開始寫「音速青春」是在 2005 年左右。當時「憂鬱馬戲團」部落格群組創始人,也是我的前輩 —Jeph 羅悅全老師,他很喜歡濁水溪公社,而我在大學時期拍過濁水溪公社的紀錄片,因此成為網友。那時部落格還算很新的東西,我知道他創立了這個部落格群組,就請他幫我開一個帳號。至於部落格名稱所以叫「音速青春」,是我當兵的時候,因為站哨太無聊了,都會在腦子裡想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我那時就想,如果未來要經營一個部落格,就要取名「音速青春」。那是一個樂團的名字,不過的確當時我 23 歲還算青春(笑),也很喜歡那個樂團,加上那名字不管是中文還是英文,感覺都滿好聽的,所以部落格名字其實早就想好了。後來部落格開張,頭一年都沒有動,在忙著準備出國念書的考試。直到在紐約唸書的第二個學期,覺得那邊好玩的事情滿多,加上部落格可以貼圖、影片、連結什麼的,有一種「個人站」的感覺,才開始認真地寫。

部落格靈感來源為美國樂團「Sonic Youth」:

破報全台灣最酷的工作(之一)

2007 年從紐約回台灣,《破報》的編輯就寫信給我,問我要不要寫樂評。我那時收到信感覺就是超爽的!因為當時在我心目中,在《破報》寫樂評應該是全台灣最酷的工作之一了,畢竟我就是 90 年代被《破報》啟蒙的那一代人,最早的大開本我還珍藏了好幾份,所以馬上就答應。當時在《破報》平均一週要寫一次稿子,加上有時還要寫 《GQ》 的音樂專欄,也有一些唱片側標邀約,那時候一個月可能要聽十張專輯,平均三天就要消化完一張(笑),是一個各方面都滿耗損的工作。直到《破報》在 2014 年學運期間停刊,我整整寫了七年,應該已經寫了好幾百張專輯了。其實我到第三年就有一點疲乏,因為有截稿的壓力,坦白說沒有時間去好好聽每一張專輯,大多時候只聽了一遍就得下筆。現在回去看以前寫的東西,常常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忍卒睹,感到難為情,但是在寫的當下都是很認真的,畢竟人的性格、偏好和品味也會慢慢地隨著時間而改變

《破報》我最早給自己的設定是寫到一百期就收手,但寫了兩年之後一百期很快就到了。當然會有一點小小的成就感,也覺得可以透過這個園地跟別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動其實很幸運,畢竟會看《破報》的幾乎都是對音樂有所涉獵的人,簡單說就是比較同一掛的,有些細節不用做太多解釋。加上或多或少有一點無聊的使命感吧,知道自己可能有一點小小的影響力,所以就繼續寫下去了。後來我重新設定,想說寫滿十年好了,到時我也 38 歲,該把這個園地交給更年輕的世代,結果沒想到前年他就先停刊了,這種感覺就好像你想跟女朋友分手,結果她先提了(笑)。當時我聽到編輯說這次是真的要停刊時,其實很五味雜陳,有一種解脫、relief 的感覺,因為是你提的,不代表我放棄了;當然也有些感傷,每個禮拜定期的工作結束了,那個 routine 不再存在了。但是釋懷、輕鬆的感覺比較多。


《破報》,原名《破週報》是台灣 90 年代中期至今最具左派思想的免費週報 photo by 1995 年破報獨立創刊試刊號 破論-孽世代之聲

停刊後不久,我的音響剛好壞了,於是換了一組新的中古品。機器組好的那個晚上,我自己坐在客廳邊喝威士忌邊聽 Radiohead、Lou Reed 那些最喜歡的唱片測試音響,一連聽了五、六個小時,完全喪失時間感,我才發現原來我已經好久好久沒有這種單純聽音樂的樂趣了,不是為別人而聽,是為自己而聽。能重新找回聽音樂的樂趣讓我感觸良多,甚至有一點重獲新生,原來音樂是這麼好聽、這麼純粹、這麼直覺。《破報》停刊後,我基本上沒有再寫所謂的樂評文章了,算是回歸到樂迷的身分,可以說,那個圓圈我已經走完了。

 

回顧樂評生涯

其實聆聽音樂、書寫音樂那麼久,我覺得最困難的就是去抓中間的一個平衡點。一方面你不能太從眾,如果只是投其所好、甚至去揣摩大家當下的喜好的話,寫出來的東西難免缺乏個性和自己的聲音,我覺得沒有存在的必要;但同一時間你也不能太高高在上,要保持善意,不能建構在某種很極端的個人情緒裡去批評,至少要能說出個道理。這兩者之間就是要試圖抓住那個 balance,一方面要有性格,但也要 be kind。當然拓展聆聽的向度也很重要,聽越多、越廣越好,多多去看現場演出感受那種氣氛,多跟樂手交流知道他們在想什麼,甚至找機會學個一兩樣樂器。

樂評其實不算是個職業,只能算是副業或嗜好。如果你是希望有一天別人稱你「老師」或是人家所謂的「文青」,我覺得這不應該是你的目標,甚至連想都不能去想,重點應該是這個過程中你獲得的樂趣,珍惜跟讀者交流、分享音樂的快樂。所以本質上還是要喜歡做這個事情,而不是為了那些微不足道的名利,那樣做起來 CP 值太低,太痛苦了。


陳德政分享過去樂評生活

搖滾三部曲

我在紐約讀書時就持續書寫部落格,因為紐約是一個很棒的素材,許多刺激的事同時在發生。《給所有明日的聚會》我一開始想寫成紐約搖滾指南之類的東西,可以給要去紐約的樂迷一些參考。後來出版社覺得這太偏實用性,討論後調整了大綱,把紐約的人物、歷史、各種文化風景都寫進去,再用「我」把這些故事串連起來。這樣讀者就算不熟紐約、不熟搖滾樂,也可以獲得一些閱讀的樂趣。《在遠方相遇》的主題比較著重於旅行,情節圍繞在旅途中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過客,就是一些只有在旅行的時候才會發生的事。搖滾樂當然仍是一個重點,但是從主軸變成旁枝,比較像是背景音樂。

目前正在籌備的新書,應該算是我寫作生涯至今的自選集或精選集吧,我預計從過去發表過的文章中挑選一些自己滿意的、喜歡的,有些加以改寫,有些重新潤飾,然後賦予它們一個有時間張力與情感重心的敘事軸線,而另外三分之一會是從未發表過的全新文章。從過去到現在,這本書也許不只回顧了我的書寫生涯,某種意義上,它同時回顧了我最重要的幾趟生命歷程,有點像是我的音樂三部曲最終章。


熱愛搖滾與旅行的陳德政預計接下來會發行第三本書 photo by Charlotte Li

 

後記

從音速青春、《破報》到《給所有明日的聚會》和《在遠方相遇》,陳德政一直用他獨特的方式,記錄著他的搖滾音樂人生。在完成「音樂三部曲」之後,他透露也許會有一次更大的旅行,也會有其他的創作題材和人生計劃。認真生活,不斷尋找下一個驅動自己的力量,不只是陳德政,也是所有為當下努力者的最佳寫照。

>>前往陳德政部落格:音速青春 http://pulp.bluecircus.net/

 

文/Krist、Jhen
攝影/Cartney
審訂/Vincent
圖片&資料來源/Roxy Rocker 採訪團隊


 【搖滾客 封面人物】陳德政 — 從樂評到作家,搖滾文青細膩勾勒音樂三部曲

 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ro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