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醞釀中的變盤

剛剛過去的一年裡中國專利大事件此起彼伏,專利正在從研究員和分析師的專有詞彙加速變成媒體和產業的高頻詞。首先來回顧過去一年的重要動態。

1、專利申請

在國內專利申請層面,央企國家電網公司和中石化出人意料的以6111件和4372件分別佔據前2位。但和兩家傳統行業的國企發力申請專利相比,民企代表歐珀移動通信(OPPO)的3338件、專利新軍小米科技的3183件、以及奇虎科技的2777件申請,所蘊含的意義要大的多。

樂視集團官方稱在2015年12月單月申請即超過1200件專利更堪稱驚人。由於樂視專利申請案還未進入公開披露,只能根據已公開的專利信息估計是通過樂視集團下的樂視網信息、樂視致新、樂視體育、樂視雲計算等子公司分佈式申請。這樣史無前例的井噴即使只持續半年,樂視也將拿下2016年專利申請量的桂冠。

2、專利糾紛

專利糾紛方面同樣在發生變化。包括索賠額1.8億人民幣的搜狗訴百度輸入法專利侵權糾紛和中興子公司努比亞單挑華為手機照相專利,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取代外企作為專利訴訟的原告。

專利內戰不僅在國內法庭拉開序幕,而且在海外精彩上演,連主要角色也從華為和中興之類的傳統巨頭轉向新興行業和新興企業。根據雷鋒網報道,深圳道通智能航空參展的X-Star型無人機今年春節前在德國紐倫堡國際玩具展上遭專利侵權舉報,這款無人機的外觀恰和國內無人機企業大疆產品高度近似。最有意思的是報道還提到道通內部員工透露老闆從一開始就強制要求做得跟大疆產品一樣,以致從APP界面、參數調用方法到螺旋槳細節都是照抄。

3、專利主體

專利行業的活躍同樣了促進專利主體的多元化。政府開始積極的加入專利運營,北京市成立的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是繼日本、韓國和法國之後的第四家主權專利基金,投向以移動互聯、生物醫藥等國家重點產業為主,樂視在首期募資中占最大股份。百度領頭的智能語音專利聯盟集結中興通訊、海爾、京東等20多家擁有語音技術的企業,顯示了百度合縱連橫以圖語音輸入入口的雄心。

二、專利如何遊戲

技術發展、產業環境、政策背景都是影響專利遊戲格局的重要變量。判斷專利遊戲演化趨勢之所以非常困難,除了遊戲變量的變動不居,也因為專利的實質非常複雜。

專利是技術在法律上的轉化,專利也是山寨的法律殺手。專利活躍的根本原因是全球經濟發展模式的技術轉型,專利保護將技術競爭轉化成專利戰爭,極大推動產業升級並改變競爭格局。專利兼具無形資產和競爭工具的雙重屬性。專利遊戲捲入的玩家越來越多元,專利玩法和規則也變得越來越複雜。

1、數量很重要但不是全部

專利數量是絕大多數人用來判斷專利實力的首要標準。雷軍在2014年感嘆專利其實是挖坑,然後也毅然投入到挖坑大軍當中,小米的專利申請量迅速以幾何級數增長。

其實專利數量、專利質量以及專利實力之間都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關係,例如中國計量學院統計認為大學生專利成果轉化率僅為0.05%,而我見過一份內部報告認為全球專利中只有0.1%是真正有價值的專利,即使是專利界的樂觀觀點也只是把比例提高到1-5%。

政策扶持和估值考量也是專利數量增長優先專利質量提高的重要推手。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發布和落實使得很多地方政府將政績和當地專利數量進行綁定,促使各地競相出台強力專利資助和扶持政策。部分地方的專利補助明顯超過專利申請費用,刺激一批企業將大量申請垃圾專利視為有利可圖的生意。

而在盛行炒作的資本圈,專利很容易成為爭取高估值的概念和宣傳爆點,中小投資者連同部分專業機構懷着對技術的無知和敬畏用錢給專利數字投票。一定程度上專利真正的價值被忽視,而申請專利和專利數量的價值畸形放大。

2、專利申請數量比較分析

中國專利申請受理量自2011年起超越美國並穩坐全球第一,但即使從數量分析也不能斷定中國的專利實力超過美國。

引用湯森路透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在去年5月26日發布的《開放的未來:2015全球創新報告》,即使以亞洲作為對比坐標,中國專利優勢「……主要集中在食品、飲料、煙草領域和石油與天然氣勘探領域,在汽車、半導體材料及工藝(半導體)、流動電話(電信)等領域上的創新活動與日韓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其中流動電話領域亞洲前五全部被日韓佔據,中國未能有企業或機構進入」。

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的《中國知識產權發展報告2015》的數據同樣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多年始終名列世界第一位,但是非居民申請量仍遠落後於美國專利」,發展報告援引的WIPO數據還表明2014年美國居民發明專利申請量為285,096項,非居民申請則高達293,706項;相比之下中國居民發明專利申請量高達801,135項,非居民申請卻僅為127,042項(以上數據來源於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該報告第6頁)。

通過PCT或在海外直接指定申請的跨國專利申請費用都很高,所以跨國專利質量普遍高於僅在本國申請的專利。WIPO數據說明中國專利申請主要來自本國主體,而美國專利申請中則有大半來自國外,顯然國外企業/發明人對美國專利的重視程度遠高於對中國專利的重視程度。

3、專利價值和司法因素

提升專利價值是專利遊戲持續發展的前提之一。其無形資產的特點決定專利難以通過傳統的市場定價方式準確估值,專利侵權損害的司法賠償額就從另一個角度成為全球公認的專利定價方式。專利遊戲在中國市場的前景很大程度也和專利侵權賠償額密切相關。

中國法庭幾乎沒有審理過世界級的跨國專利糾紛,尤其是跨國公司之間的專利糾紛。蘋果和三星之間圍繞移動終端的系列專利在美國、德國、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等國法院開打,但是沒有一家向在全球最大手機市場的中國法院向競爭對手提起專利訴訟。跨國公司不願意在中國開展專利訴訟由很多原因,其中重要的一個就是專利侵權賠償額低。

普華永道發布的《2014美國專利訴訟研究報告》統計,2009-2013年美國平均每起專利侵權訴訟的賠償額為430萬美元。根據剛公布的信息Marvell同意為兩項專利侵權糾紛的和解向卡內基梅隆大學(CMU)支付高達7.5億美元(9位數,你沒有看錯)。這筆巨額和解金只有2014年一審法院判決賠償金的一半,卻已經是美國電子領域專利糾紛賠償金25年來的新高。

相比之下在中國,徐聰穎在《我國專利權法定賠償的實踐與反思》一文中統計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重慶等6個主要地方法院的420份專利侵權糾紛判決書,指出涉及發明專利的法定賠償均值約為14.33萬元人民幣,涉及實用新型專利的法定賠償均值為11.44萬元人民幣,涉及外觀設計專利的法定賠償均值為6.85萬元人民幣。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發表的《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案例實證研究報告》認為中國有97%的專利侵權判決採取法定賠償,自2008年至2013年以來的專利權侵權案件中法定賠償的平均賠償額為人民幣8萬元,非依法定賠償額平均也只有為人民幣15萬。

以上數據一定程度上可以回答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2015發展報告中間接提到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國外發明人重視申請美國專利遠高於重視申請中國專利。專利質量不高影響專利侵權賠償額,過低的賠償額又進一步降低企業提高專利質量的意願,以致形成惡性循環。

4、數量與質量相對論

專利數量固然是專利實力的重要指標,但專利實力並不等於專利數量,而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又不等同專利實力。蘋果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但是蘋果執IT之牛耳並非全部因為專利。IFI發布的2015美國專利統計表中排名前三的是IBM、三星電子和佳能(見圖1)。


圖1

微軟專利數量下降到第10位但依然在蘋果之前,而緊跟蘋果之後的第12位又是一家三星子公司—三星顯示。令人驚訝的是蘋果甚至沒有擠進IEEE發布的2015年度專利實力排名(Patent Power Scorecards)在任何技術領域的榜單(包括技術組合,見圖2),不論在互聯網通訊、計算機周邊還是軟件或計算機系統領域。,


圖2

單向度重視專利數量使政府和企業一廂情願的把資源投入到無節制的專利申請,結果不是關注提高設計、技術與專利質量,而是專心製造專利泡沫。但是也必須注意到蘋果這樣以少量專利獲得產品優勢的企業只是例外,或者說蘋果的專利發展模式很大程度上如同喬布斯傳奇一樣無法效仿。

通過海量申請專利獲取體量優勢和積累寶貴經驗,既是絕大多數企業必經的專利發展途徑,也是充分保護知識產權的經典方法。全球最大的汽車廠商豐田所擁有的專利高達全球汽車行業專利的1/4,谷歌、三星和IBM的專利實力也和市場實力一樣強大,國內IT巨頭華為、中興同樣也一直是中國和全球專利榜豪強。

垃圾專利是專利數量和質量可能呈離散狀態的重要原因,但全部歸責給垃圾專利也有失偏頗。專利申請是一項技巧,重要發明往往需要在基礎專利周圍嚴密的申請多個防禦或外圍專利,防止基礎專利的權利要求被他人改進和規避。通俗說這就像傳說中金兀朮的鐵浮屠,一排甲馬相接形成龐大連環馬,逼迫對手難以突圍。

外圍專利策略一般包括對一項新產品申請外觀、結構、用途、改進甚至連同材料、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的系列專利,對一項新藥物化合物申請用途、製備方法、晶型、針劑、方劑、單方、復方、組合、優選和中間體化合物。這些周邊專利未必有多少獨立價值,但結合在一起可以對基礎專利產生很強的保護作用。

三、專利凶猛—專利遊戲新紀元

專利數量大幅增加為專利戰爭和專利運營都提供了足夠的變量,產業競爭升級使專利遊戲的棋局充滿變化,資本湧入則進一步增加了專利遊戲的複雜程度。

1、專利戰迫近

IT製造和互聯網行業的專利軍備競賽不僅在專利申請上如火如荼,也在專利收購的賽道上展開角逐。聯想對IBM筆記本業務和摩托手機業務兩筆收購中都包含大量專利轉讓和許可,聯想並在2014年以1億美元天價收購Unwired Planet的21項移動互聯網專利。奇虎360在2015年通過收購酷派掌握數以千計的移動終端專利,為進入手機市場掃清障礙。小米剛剛宣布從Intel收購332件美國專利,這批專利儘管申請早而剩餘有效期較短,也能在未來幾年內為小米進入美國市場在半導體和通訊領域建立一堵防火牆。

專利權是有保護期限的,保護期最長的發明專利從申請日起也只有20年專利有效期。不停創新高的專利申請量意味着日益龐大的專利武器庫和高壘的研發投入,在有限的保護期中賺回巨額研發成本成為企業專利部門的普遍壓力,而市場競爭的白熱化是助推專利訴訟成為攻擊武器的另一項強力動因。

華為、中興等專利領軍企業幾年前就在各種場合呼籲推動提高專利侵權訴訟賠償額,並以實際行動對涉嫌侵權的同行提起訴訟。華為也在2015年明顯改變了在國內手機專利市場相對溫和的態度,頻頻向友商發函並在多次半公開場合措辭嚴厲的喊話。任正非很早就預言會爆發專利世界大戰,而當下能看到的是中國企業正在努力成為專利大戰的主角。從多渠道反饋的信號都顯示國內企業主動發起的專利訴訟正在醞釀質變。

2、資本攪局與主體多元化

專利維持費用在專利有效期逐年提高,進入有效期中期的專利面臨不能有效運營就可能被放棄。隨着資本進入專利運營市場,專利權人和專利運營商的利益碰出火花。

放棄實體產業專心運營專利的機構,就是經濟媒體報道常見的NPE(None Practice Entity)。NPE逐步被接受為不含道德評價的中性詞,和專門從事用專利打劫的Patent Troll加以區分。不過NPE和Patent Troll之間並不是涇渭分明,只能說NPE通常傾向使用合理許可方式的達到專利權利人和被許可人各取收益的方式。Patent Troll則基本着眼用專利侵權訴訟索取高額賠償,全部資產只有25件專利卻在2006年通過訴訟迫使黑莓(RIM)支付6.12億美金天價和解金的NTP公司一般被認為是Patent Troll。

擁有2萬件專利和微軟、蘋果等公司投資的高智是全球最知名的NPE,諾基亞向微軟變賣製造資產後轉投入移動專利運營,連麻省理工(MIT)、斯坦福(SU)等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也投入專利運營並創下出色戰績。NPE一度發展順風順水,昂揚之勢在近幾年雖有所回落,但前不久Smartflash通過專利訴訟贏得法院判決蘋果賠償超過5.3億美元的消息,又為專利運營的美好錢景注入一針強心劑。

中國本土專利運營蓄勢已久。如果說小米大量投入專利主要是為了防禦,傳統諸強ZTE、華為和360等一批新貴都已經把專利運營寫入日程。北京市和中關村政府為推動本土專利發展,積极參与推出睿創專利運營基金和樂視操盤的北京市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山東和青島科協也主辦青島國際專利運營聯盟。產業和金融資本的關注是專利遊戲棋盤的重要變量,業內普遍認為資本變量正在以不容忽視的速度靜悄悄的放大,一旦條件成熟則可能以令人意外的姿勢出擊。

3、遊戲難度增加

資本和製造業力量結合大大提高了專利遊戲的複雜度,博弈場景更加波詭雲譎。中國企業主導的平衡車專利併購和專利攻擊就是一個經典案例。

美國雙輪平衡車先驅Segway飽受來自中國同行的低價競爭之苦,在2014年通過337程序向天津納恩博(Ninebot)等一大批向美國出口平衡車的中國企業提起訴訟並獲得排除令。納恩博深思熟慮後放出妙手,選擇和原本是競爭對手的小米合作。納恩博一面爭取到小米注資,一面向Segway發出收購要約。

2015年3月納恩博與Segway在337程序中和解,並在4月15日的小米新品發布會上宣布由納恩博收購Segway公司,獲得包括400多項專利在內的核心資產。2015年9月,納恩博聯合子公司Segway在美國法院起訴Inventist等公司專利侵權,當月以一家中國子公司鼎力聯合名義在北京法院起訴Airwheel(愛爾威)侵犯專利權,並在當年12月由納恩博與Segway再度在美國聯合起訴美國山寨公司Swagway侵犯商標權及專利權。

4、進擊的專利——從數量積累到質量提高

數量積累是絕大多數企業啟動專利戰略的必經之路,但不論是基於防禦、競爭還是運營,專利遊戲的高階都脫離單純的數量積累而走向質量提高。專利的應用價值主要取決技術的基礎性和與產品設計的匹配度兩個因素,這兩個因素都難以通過專利數量堆積自發產生而需要依靠提升專利質量。

和絕大多數人所認為的不同,蘋果並不是一家靠自身研發掌握突破性技術的公司,而發力對現有技術的整合優化,並將技術有效運用在創造全新用戶體驗上。所以蘋果專利數量雖然比不上IBM、三星和諾基亞等同行,卻取得了後者無法企及的市場支配力。

即使從專利數量的單一維度考察,也必須指出儘管一批互聯網專利新貴正在專利數量上追趕華為,但沒有一家能在研發投入上接近華為,而研發投入是影響專利質量的核心因素之一。有統計稱華為研發經費相當於A股400家企業的總和。以上統計未經考證,但華為官方數據顯示在2014年研發投入的408億元人民幣,輪值CEO郭平在今年新年致辭也提到2015年研發費用驚人的突破500億元人民幣。希望焰火般耀眼的專利新貴驕傲宣布新抵達的專利數量高峰時,也能披露一下令人振奮的研發投入。


 2016,專利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