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早前推出《更新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小一至中六)》諮詢文件,當中「為擴大學生的閱讀面,以及加強與內地、海外各地的溝通,學生應掌握認讀簡化字的能力」,令社會憂慮教育局意圖「廢繁入簡」,要求中小學生學習簡體字,引起不少議論。輿論發酵接近一個月,離諮詢截止前兩日(2月13日) ,吳克儉才急忙澄清教育局無意在中、小學階段規範學生在常規課堂內學習簡體字,並呼籲社會人士「不要妄作無謂猜測或刻意炒作」。

一般而言,有信譽的政府官員澄清後,公眾自會止息議論,靜觀其變。但是吳克儉澄清政策後,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仍苦口婆心呼籲教育局推行相關教育政策前,應先做好研究工作,「如果未經深思熟慮,輕率提出,只會引起思想混亂」。而被視為親建制的教評會副主席何漢權亦在電台節目批評教育局「畫蛇添足」,「嫌社會不夠亂?」連建制陣營都沒有理會教育局的「政策正面睇」,可見其溝通工作相當不濟。

從教學的角度看學習簡體字

現存《漢語大字典》收錄大約56000餘字,而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所需用的漢字只佔龐大的總量一少部分。語文教育工作者所關心的第一個問題是「學哪些字、哪些詞語?」香港學界經過多年研究,確定小學六年總共認識3171個漢字和9706個詞語(一般成年人應付日常需要的常用詞大約在15000左右) ,並編寫成《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以便教科書的編寫和前線教學設計。

語文教育工作所關心的第二個問題是「如何教、如何學?」漢字基本上是一字一音,不少字的字型和語音都有規律。前線教師會善用這些規律幫助學生認字,而非「死記」。最常用的認字方法包括:

一、運用「部首和意義的規律性」協助認字。例如與「眼睛」有關的字通常以「目」為部首(如眼、睛、瞳、睇、瞎等);與「耳」有關的字通常以「耳」為部首(如聽、聰、聆等);古時以貝殼為交易工具,故涉及交易的多以「貝」為部首(如購、賺、賠、販等)。

二、運用「部首和聲旁的規律性」學習形聲字和相關詞語。例如「令」作為聲旁,延伸學習的漢字和詞語有「伶(俐)」、「玲(瓏)」、「領(導)」、「零(用錢)」、「聆(聽)」等。

三、分拆和重組的「部件教學」。例如「言+身+寸=謝」、「虫+古+月=蝴」等。
以上三種常用方法之外,教授一些複雜筆劃或容易混淆的漢字,教師運會運用「字謎」(例如用「十一隻羊坐船過河」,掌握「達」的複雜筆劃) 和「口訣」(例如「耳王十四一心」掌握「聽」的複雜筆劃;「開口己,埋口巳,半窿已」,分辨「己」、「巳」、「已」三個容易混淆的字) 幫助學生認讀。

對於能力較弱的學生而言,小學六年內能夠認讀3171個漢字和9706個詞語並非必然。而能力較高的學生,教師則會額外教授《字典表》以外的四字詞語、成語、文言詞語和音譯外來詞,增強學生的語文能力。

一些行外人以為學生學習簡體字純粹「學多樣事物,無壞」,視之有助學生接觸內地讀物,這種說法妄顧以上提及學習漢字的方法。簡體字的筆劃雖然較少,但卻廢去不少漢字的結構和規律性。例如繁體字「奚」作為聲符,配「水」字部為「溪」和配「隹(短尾鳥) 」字部為「雞」。但簡體字的「鸡」則沒有形音的規律可言;「髟」是毛髮下垂的意思,配不同聲符則有「髮」、「鬍鬚」、「鬢」等字和詞語,但簡體字「发」、「胡须」、「鬓」等字,個別保留原有形音規律,其後則打破規律。簡而言之,學生在課堂學習簡體字,既無法用繁體字的學習方法認識簡體字,又增加繁簡混淆的機會。加重學習負擔之餘,可能賠上學習更多詞語的寶貴時間,得不償失。

其實,學生要是掌握繁體字已有一定基礎,閱讀內地書籍、網站會自行學習簡體字。而考公開試之前,不少學生亦會學懂幾個常用簡體字以增加書寫速。何需老師專門去「教」?

【文:盧日高 @進步教師同盟】


 過早學習簡體字 得不償失

 https://www.facebook.com/progressiveteachers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