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是因腦部功能異常而引發的一種身心發展障礙,目前沒有治療藥物,僅有靠行為治療改善症狀。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與韓國科技大學合作,證實「增進突觸後的鋅離子,可改善自閉小鼠行為缺陷」,此成果已經刊載於《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 知名國際期刊,更讓自閉症研究開創新頁。
由於民眾對於自閉症認識普遍不足,多以「大雞晚啼」觀念,認為是兒童發展較緩慢,導致延誤早期療育的黃金期,影響到未來就業與生活能力。
自閉兒童 3成缺乏鋅元素
台灣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薛一蘋博士指出,近年來在自閉症的臨床治療上,鋅離子缺乏是常見的案例。根據2011年刊登於《科學報導》(Scientific Reports)一篇自閉症兒童的研究,該研究針對1,967位自閉症兒童(1,553男童及414女童)的頭髮進行分析,發現將近30%的患童有鋅缺乏的情形。
因此,台灣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承續2014年建立的Tbr1模式,與韓國金恩俊博士實驗室在2012年建立的Shank2缺失自閉症小鼠模式合作,進一步探討鋅離子與自閉症的關係。
尤其臨床上,自閉症與基因控制及環境觸發關係密切,又以Tbr1與Shank2有相對關聯性,特別是 2種突變小鼠都有突觸後離子通道(NMDAR)活性低落的現象。而研究發現,施用抗生素氯碘奎醇(clioquinol , Cq)可以有效改善這2種自閉症模式小鼠的社交行為缺陷。
研究:鋅元素可緩解自閉現象
台灣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強調,當Cq進入體內可與鋅離子結合,促進鋅離子自突觸前傳送到突觸後,活化蛋白激酶,增加突觸後離子通道(NMDAR)的活性,進而改善因TBR1及Shank2缺失所造成的神經細胞活性低落,能有效增進小鼠的社交能力。
薛一蘋(左)、黃子南(右)兩位博士,對於自閉症臨床動物實驗提出說明。(圖片提供/中央研究院)
這項研究成果,為臨床治療上鋅缺乏與自閉症形成的關係,提供了可能的學理依據,同時連接環境因子與遺傳因子對自閉症的影響。不過,研究團隊發現,鋅元素可緩解自閉現象,但仍需以神經細胞及蛋白強弱為主要考量,過量補充鋅離子將會矯枉過正,造成症狀更嚴重,千萬不可小覷。
自閉症伴隨行為障礙 社交群體較弱
自閉症常伴隨有智障、癲癇、過度活躍、退縮及鬧情緒等問題。患有自閉症的幼童,在日常生活中有3大身心障礙:人際關係障礙、語言表達障礙及行為障礙。
1.人際關係障礙:缺乏學習認識自己,與他人關係以及基本社交應對的能力,因此從幼兒起,便可能表現出不理人、不看人、對人缺少反應、不怕陌生人、不容易和親人建立親情關係。
2.群體互動方面:由於興趣偏狹,模仿力較弱,他們多未能掌握社交技巧,缺乏合作性。
3.智能想像較弱:他們極少通過玩具進行象徵性的遊戲活動。難以體會別人的情緒與感受,不會以一般人能接受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等多方面的困難。
自閉症與遺傳有關 合併智能不足
醫生指出,患自閉症的兒童約70%合併智能不足,患智能不足的兒童,尤其是重度智能不足者,也有輕微的合併自閉症。但自閉症兒童仍有智能正常,甚至是資優者。
大部份自閉兒童在剛出生就有不正常的現象,而研究結果顯示,3%自閉症和遺傳有關,而大部份病人仍找不到原因。因此自閉症的真正病因到現在仍不清楚。一般來說,症狀出現在3歲以前,而患自閉症的男孩比女孩多,男女比例約為4比1。
藥物輔佐 行為矯正緩解自閉
治療方面,醫生強調,自閉兒童的某些行為,譬如晚上吵閙、不睡覺、行為太衝動、太好動、不能集中注意力等現象可以用藥物來改善。然而目前藥物仍無法改變自閉症的基本缺陷,因此藥物只是輔助性質的,不是治本的特效藥。
在行為治療上,建議適當使用可以引起自閉兒童興趣的事務作為工具,導引他從自閉的繭中脫出來,注意環境,教他們講話及處理一些事情的技巧。這是目前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是,對於自閉兒童相關合併症狀緩解仍屬有限。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報導
研究:增進鋅離子可改善自閉症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