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已先後介紹了薄扶林水塘、大潭水塘及黃泥涌水塘公園,而今次輪到介紹最後一個於香港島上興建的「香港仔水塘」。水塘位於金馬倫山、田灣山與班納山間的窩谷,並分為上水塘和下水塘,但同是位於港島南區的香港仔郊野公園之內。香港仔上、下水塘分別於1931及32年建成,至今已有近90年的歷史,當中有四項水務設施被列為法定古蹟。

香港仔水塘是港英政府在香港島上最後一個興建的水塘,當年政府為解決食水不足及衛生環境惡劣的問題,分別於薄扶林、大潭及黃泥涌興建水塘,儲存足夠食水以供應市民使用。但隨著人口增長,加上城市的發展,三個水塘已經不足以應付,於是政府為尋求新的水源,遂向當時持有私人水塘的大成紙廠協商,為鴨脷洲居民每天提供6萬加侖食水。

當時的大成紙廠於1890年建成一座私人水塘,名為大成紙廠私人水塘,亦即是香港仔下水塘的前身,其容量達4,420萬加侖,其後於1900年,進行加建工程,把堤壩築高至18米,令水塘的容量增加至4,780萬加侖。到了1920年,港島西區出現供水不足,香港政府於是斥資46萬購下大成紙廠私人水塘,並進行改建,成為公用水塘。及後於1931年,政度再於原址的上游加建水塘,亦即是現時的香港仔上水塘,令整個香港仔水塘群的總容量增至9,100萬加侖,於同年12月15日,由時任港督貝璐主持開幕儀式。

現時水塘仍繼續為香港市民服務,而水塘之中有四項水務設施被列為法定古蹟,分別為香港仔上、下水塘水壩,上水塘的石橋及水掣房,其中水掣房是採取實用主義的風格,建築充滿義大利文藝復興格調。除了法定古蹟,下水塘的水掣房、泵房、管理中心和化學原料廠及通風口都同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香港仔上水塘

▼香港仔下水塘

▼香港仔上水塘堤壩,白色建築物為水掣房。

▼香港仔上水塘堤壩及石橋。

▼香港仔下水塘及水掣房

▼香港仔下水塘泵房

▼香港仔下水塘化學原料廠及通風口

(維基百科圖片)

(影片:遊香港、賞風景、觀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