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由2015年開始,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大家都以為今個冬天不太冷的時候,美國稱為怪獸級,中國稱為霸王級的寒潮突然來擊,幾乎整個北半球氣溫急降。

據美國及日本的氣象網站預測,香港在2016年1月23日至24日(星期六、日)氣溫會降至零度,而且有機會落雪,所以大批市民在星期六晚上山待雪。

而香港的天文台則直至2016年1月23日都堅稱香港未有機會落雪,而且溫度會介乎6至9度,不會去到降至零度的情況。然而,事實就是香港天文台再次失準,當日零晨的溫度與天氣就如外國的氣象網站預測吻合。

因此,順利成章當日的「災難」就發生了,然後整日的新聞就報導大量上山市民,因山路結冰而被困,累及大量消防員需要出動拯救,場面危象橫生。報導說大量上山睇冰睇雪的市民的車輛阻礙,令拯救困難,然後就有大量批評上山睇冰睇雪的市民自私,貪得意上山睇雪櫃都有的冰雪害人害己,總之情況一片混亂。

首先,筆者認為睇冰睇雪的市民本身不是錯,外國都會有人去爬雪山,去極地冒險,一樣會有遇險而需要救援的時候。重點是做足準備! 親近大自然的每一面是無問題,有人認為政府應該及早封山,但是筆者想說政府責任不是在出事的時候就封山,而是應該平時就讓市民有危機意識,但事實上香港的教育,搞到自然生態如洪水猛獸,教到同生活無關,所以應該遠離。

但人是好奇的,這是本能,你不認識它,但它就在你身邊﹐但你不認識它,你就無法在它面前保護自己。點解這麼多人想上去睇,就是這種百年難得一遇的天氣在香港出現,香港人當然會好奇想去睇,這是非常正常的反應。亦有人認為想睇冰雪去外國睇就可以,但在香港出現的是屬於香港的景象,這跟外國的當然不同,意義上和感情上都有所不同,這是人之常情。對大自然好奇,希望去欣賞自然奇境本身就不是錯,錯就錯在香港生活是離地,離開自然這麼遠。

第二,當日的「災難」大多數不是上山睇冰睇雪準備充足的市民,而是參加當日HK100的越國比賽選手。就是因為香港天文台不承認預測失誤,遲遲不發佈正確訊息,結果當日的天氣跟香港天文台預期差之千里,比賽的主辦單位當然會相信香港天文台的預測,而沒有及時取消比賽,結果就釀成今次「災難」。

另外,就是香港的災難應變的慘不忍睹,消防處在這種環境下無法有效掌握情況。現場環境惡劣,裝備又不足等,因而拯救困難。幸好危機都過去了,沒有人命傷亡是不幸中的大幸,但事後各部門的解說,絕對是不可理喻!香港天文台先是預測錯誤,而後就推卸責任說成天氣難預,總有差錯是合理,合理?九天天氣預測有誤差當然正常,但今次是二十四小時內的天氣預測都天差地別,如果這都合理,還需要香港天文台預測天氣嗎?另外,明明多種情報都顯示當日都有降雪現象,為何香港天文台就是不肯承?不說政治說科學,香港天文台的高級科學主任同台長,都算是科學家,為了甚麼原因可以背棄科學精神,抹去今次香港的降雪記錄?這樣香港天文台就連記錄香港天氣的功效都失去了。

第三,人類活動對地球影響越來越嚴重是無可否認,全球天氣越來越極端是無可避免,如果大家的態度仍是政府部門般,認為這是百年一遇、五十年一遇……不去汲取經驗完善機制,得過且過,過了就算,繼續認為香港是福地,必定無災無難。那麼「災難」必會重覆,無法在災難是發揮有效應變,就會變成應變災難。

到了真正的災難蒞臨,香港還可以如何求生?大家在家看《人在野》,覺得距離好遠看完便算,如果真的這樣認為,到時就只有聽天由命了。

 

作者:徽鸞(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災難應變成為應變災難(徽鸞)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