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無人機相關應用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科技人士認為無人機將會是機械人領域的下一塊藍海,從Google到亞馬遜,從DHL到順豐物流,從美國加州小鎮到中國,無論在影視航拍、自動噴灑農藥,以及物流投遞等行業的應用,無不在熱炒著無人機概念,讓這個本就虛擬的概念變得真實、具體。這種轉化先是吸引了大批的投資者紛紛砸錢,準備弄個搶跑優勢,同時,也吸引了監管部門,他們首先要保護現有的民航體系不受到破壞,更重要的是,不能威脅到「有人機」的安全以及現有穩定的職業鏈條。

也就是說,無人機想要飛得更高,不單單要解決相關的技術難題,更要解決好人性問題,而這也是任何機械人行業必須要面對的課題。

無人機,一個紅彤彤的朝陽行業

其實,無人機的概念之所以快速升溫,除卻資本的密集湧入和琳琅滿目的研究成果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潛在的無人機需求太明顯了,這些需求連普通消費者都能想得明白,就更不要說那些每天研究市場的專業人士了:

首先,無人機最廣泛的應用來自於農業,或許,隨著這個行業的發展,未來的農活都會交給無人飛機,中國文人再也吟不出「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樣偉大的詩句,而新一代農民的褲腿上甚至再也沾不上泥土了。無人機之於農業上最初級的應用無非是自動噴灑農藥,自動化播種,以及驅趕麻雀,這些應用連河北的農村都搞定了,但這遠非全部研發成果。

法國一位農場主擁有一片210公頃的農場,他給自家的無人機配備了多組鏡頭,從9個角度拍攝了農場的紅外、近紅外和可見光照片,這些照片會作為基礎數據上傳到服務器,讓專業的人士對對葉綠素含量以及生物量水平進行分析,從而得出最佳的施肥時機和用量,大大地改善了農場的施肥效率,這不單會從施肥本身上提高經濟效益,也會改善因過度施肥帶來的環境污染從而提高糧食產量,法國農場主保守估計無人機會幫助其每公頃創收100美元。

而無人機在中國農業上的應用,則另有一層好處,他能幫助農民工兄弟,農民大學生體面地回到農村,其實,那裡更需要專業知識和專業人才,也只有這樣,那些留守村莊里荒蕪已久的田地才會重新煥發生機,才能餵飽城市人和農村人自己的胃。

其次,無人機也廣泛應用於航空拍攝、地圖測繪等領域。電影中,那些讓人拍案叫絕的鏡頭,那些真實火山爆發的圖片,還有,動物世界里唯美的畫面都是借助於無人機進行拍攝的,可以說,航拍是無人機最早的應用之一。另外,隨著相關技術的發展,無人機在測繪領域的應用也日益頻繁,更加準確的同時,又能節約成本,一家加拿大企業測量安大略的垃圾清理場時,租用無人機只花費了7000美元,比之前的人工測量成本便宜了將近50%,而無人機之於測繪專業更大的好處在於,它能去到任何艱苦的環境中,包括月球和火星。

現在,業界已普遍達成共識,機械人存在的價值除了完成一些人類無法完成的工作,更重要的使命是幫助人類從繁重、枯燥、單調、重複、危險等任何不爽的工作環境中解脫出來。無人機作為機械人的一個分支,自然也要踏踏實實地完成這個使命。

國慶期間,我們常看到一些清潔工爬到華山峭壁上去清掃遊客隨手亂扔的垃圾,一些年度最美圖片展中也常見中國工人孤獨地爬到十幾米的煙囪上去,做著全世界最危險的工作,他們或許真不需要登上封面雜誌,或者接受莫須有的讚頌,他們只是想着遙控無人機,讓這些不怕死又無兒無女的機械人去做這些工作。恰巧,這也是無人機發展的一個大趨勢,在一些可見的研究成果中,無人機可讓員工免於高空作業的繁瑣和危險,幫人類完成線路檢查、垃圾清掃(自動吹風,把垃圾吹走)以及粉刷牆壁等工作,大大降低了自然人的危險係數。

此外,快遞哥也是需要無人機拯救的一個群體。雙十一期間,傳說快遞員能月入萬元,但筆者有幾個做快遞的朋友,經常抱怨快遞人員不容易招聘,給錢都沒人做,「月入萬元」只是一個極致完美的狀態,能達到這個收入水平的人,不但要有良好的體力、耐力,還要有堅強的意志品質和奉獻精神,弄不好就得直接捐軀了…… 現在,最痴迷無人機概念的企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電商和物流企業,例如亞馬遜、DHL以及國內的順豐物流等等。前不久,德國一種使用六旋翼無人機成功地把消費者訂購的圖書送到目的地,雖然比傳統卡車和快遞電動車成本要高出許多,但這架無人機卻有着更快的速度,以及快遞員全部的優秀質素,它的飛行時速達到80公里,不必受到紅綠燈的限制,最終,用空投的方式完成了運送,據研發人員介紹,它未來會繼續幫助快遞人員配送早餐、新鮮蔬菜以及任何有時限性要求的物品。

監管人性,無人機如何飛得更高?

毫無疑問,無人機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幾乎能滲透到人類全部的基礎生活領域,巨大的市場需求決定了無人機的下限,這個行業一定會飛起來,但相關的技術發展、商業模式、政策支持則決定了無人機的上限,事實上,每解決一個問題,無人機就能飛得更高一些:

技術問題是所有科技領域面臨的第一個考驗,也是一個行業真正的脊樑,過不了技術關,那些所謂的商業模式以及政策支持都是扯淡。

而現在的普通無人機可以把售價控制在1000美元以下,之所以能有大幅度下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相關技術的成熟。例如,最流行的智能手機元件成為無人機的必備材料,包括陀螺儀、加速計、無線傳輸、信號處理器和GPS模塊等等,這些都不是新興技術,相關的供應商也非常成熟,供不應求的市場狀態導致了價格的不斷下降。但這些相對成熟的技術只是基礎框架,要想製造出一個優秀的無人機,依舊需要更多先進的技術做支撐,比如防碰撞技術,更精準的GPS定位系統,更成熟的大數據處理技術以及更先進的材料科技等等。這些技術不僅決定這無人機的成本,也決定着這個行業的發展進程。

另外,任何新興科技的發展都要擺平人性和利益集團的阻力。眾所周知,無人機會取代人類一些繁重的勞動,而且成本更低,據國際無人飛行協會估算,無人機產業可以給美國帶來七萬個就業崗位以及130億美元的經濟貢獻,雖然他們還沒有來中國估算,但肯定也少不了。可這樣的數字並不是對所有人都是好消息,那些傳統的工作者會丟掉自己的飯碗,連最基本的生活都受到威脅,這也是領導們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況且,世界各國也沒有一套完善的無人機監控機制以及交通控制系統,也就是說現存的無人機都是「黑飛」,這種狀態的背後是大量的安全隱患,比如無人機和有人機航道上的分配,如何有效避免兩種機器碰撞,比如無人機的泛濫會加劇人類對隱私的擔憂以及為犯罪份子提供更便宜的作案條件,如果沒有成熟的監管,狗仔隊們或許只需租用一架無人機就更拍到任何明星房間里的私密畫面,太美了,都不敢想象。

總之,無人機行業是一個紅彤彤的朝陽企業,是一種革命性的工具,但要想真正安全地幫助人類改變生活需要相關單位各司其職解決好問題:科技企業負責技術,大數據、光感應統統搞定;商業人士負責整合供應鏈,讓價格能適用於普通企業;而監管部門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以及切實可行的監管機制等各個環節的落實才能保證無人機在未來飛的更高更遠。

 

(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微信公眾號:kejxfx

From 康斯坦丁


 無人機如何才能飛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