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breitbart,作者:JOHN HAYWARD,機器之心編譯出品,參與:楊超、孟婷。

本文頭圖為電影《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劇照海報,由視覺中國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科幻小說在很早的時候就在考慮人工智能的問題—如果不是用有機成分製作的人工智能,那麼什麼才是Mary Shelley的開創性小說《科學怪人》的主題?

不僅如此,每一位真的認為人工智能即將到來的人都會在某些時候想起《科學怪人》中的怪物,同時也會想起通過其悲慘故事所傳遞的關於傲慢的可怕教訓。

《星球大戰》宇宙中的人們已經完全習慣了擁有機械人的世界

人工智能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科幻故事《星球大戰》中的主要部分。具有自我意識的機器到處都是,它們形狀、尺寸各異,從具有敏感性格的微型機器(例如原片中看見高大的楚巴卡 Chewbacca 就尖叫着逃離的「老鼠機械人」)到前傳中的機械人軍隊,以及類似Laurel和Hardy(漫畫《Laurel-and-Hardy》中的兩位主角)一樣的搭檔C-3PO和R2D2。

《星球大戰》宇宙中的人們已經完全習慣了擁有機械人的世界。盧克·天行者(Luke Skywalker)的叔叔毫不猶豫地從旅行垃圾經銷商處購買了智能機械人,他想試試這些機械人中是否能有一個可以用在家裡的農場中。當大人們看到小阿納金·天行者(Anakin Skywalker)利用空閑時間建造的C-3PO(Threepio)時,只是認為他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卻並沒有將其視為令人驚嘆的奇跡。

很顯然,組裝智能機器的零件很容易得到,因為阿納金和他的媽媽都是「奴隸」,因此並沒有太多可支配的收入。如果C-3PO的所有零件都是回收來的,那麼《星球大戰》宇宙中的人們丟棄人工智能的處理器就像現代美國人扔掉舊智能手機或者電子遊戲機那樣隨意。

 

機械人是人類、寵物還是奴隸?

《星球大戰》系列電影中,人與機械人的關係是最有趣的一點,因為這其中似乎有許多不合邏輯的地方。機械人顯然就是「人類」,它們有非常成熟的個性,這讓其成為這個系列中吸引眾多粉絲的可愛角色;但是人們對待它們又像是寵物、甚至像是奴隸,即使那些傳奇、高尚的主角也是如此。

漢·索羅(Han Solo)甚至都不願意禮貌性地承認C-3PO的存在,除非它安靜不說話的時候,因為他認為它非常煩人。《星球大戰:絕地歸來》中,盧克把C-3PO和R2D2(Artoo)安排到危險任務中,把它們作為禮物送給了赫特人賈巴(Jabba the Hutt)。(看起來R2D2知道整個計劃,而C-3PO則幾乎完全不知情。)

機械人可以像商品一樣進行買賣;最好的情況是,它們被像寵物一樣對待,這就特別像電影中牛仔與自己心愛的馬之間進行交談一樣。在整個系列電影中,對機械人態度最友好的人物莫過於在《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中的飛行員坡·達默龍(Poe Dameron),他將機械人BB-8視為其朋友和同伴。

 

從未看到一個機械人對於其二等公民的身份有所抱怨

《星球大戰》系列電影中的星際文明非常非常古老,撇開所有延伸和杜撰不談,第一部電影明確地告訴我們,絕地武士一千年來都在守衛整個星系的和平與正義。這對一個社會進行革命性發展(例如人工智能)來說,是非常長的一段時間。

似乎《星球大戰》系列中的人們早已經歷了困擾如今現實世界中才剛看到人工智能開端的科學家的諸多問題。星戰的世界裡沒有對於機械人公民權利的擔心,沒有對於機械人武裝起義的恐懼,或者一些糾纏不清的問題,例如強制讓具有自我意識的機械人變成奴隸等。如果這些問題也存在過爭議,那麼這些爭議應該在很多代以前就解決了。

說來也怪,《星球大戰》最初就給了我們一個非常清晰地有關機械人社會壓力的信號:酒館的酒保Mos Eisley在R2D2和C-3PO進入酒吧時氣憤地告訴盧克和歐比旺(Obi-wan)說,「我們不為機械人提供服務」。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方式來合理地禁止機械人進入酒吧,例如酒吧太擁擠了,如果機器在裡面的話會更加擁擠,行事不便;機械人可能會在賭博中幫助人們作弊等等,但其實這就是一種蔑視的姿態,類似於種族主義。當然,盧克的星球塔圖因(Tatooine)是非常閉塞的地方,這裡或許有一些觀眾並不知道的有關機械人的骯髒近代歷史。

《星球大戰》中與機械人相關的另一個奇怪的細節是似乎機械人很難進行重新編程。從系列電影中我們看到,機械人身上有防止其逃跑的「限制螺栓(restraining bolts)」,本質上講,這類似於奴隸項圈。有人認為,通過對機械人進行重新編程,就可以讓它們接受新主人,但在《星球大戰:絕地歸來》中,赫特人賈巴有一個「機械人刑訊室」,用來處置不聽話的機械人,很顯然有機械人在操作它。

影響機械人思維過程,而又不會引起很大麻煩的一種方式是抹去它們的記憶,而這也是《星球大戰:新希望》中當C-3PO和盧克相遇時,C-3PO失去了大量重要信息的一個原因,而這些信息本可以對盧克帶來極大幫助。

對於所有的荒誕設定(比如通過吞噬恆星來進行重新加載的基於固定行星的超級武器),《星球大戰》的宇宙中對人工智能本質的設定從頭到尾很一致,尤其是堅持認為人工智能的個性代碼不易被重寫這一點。顯然,一旦機械人具有了自我意識,除了在抑制螺栓上做文章以外,能控制機械人行為的方式就很有限,這也是作者一直堅持的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具有完全自由意志的機械人是電影中的社會共識,無論是從陌生人對待流浪機械人(例如R2D2和BB-8)的方式,還是《星球大戰:帝國的反擊》中的一個巧妙的細節:達斯 維達(Darth Vader)雇傭的追捕主角的賞金獵人是一個機械人。

而觀眾所看到的是,機械人對於它們的角色設定非常滿意—它們擁有情緒,且對於主人有不同的忠誠度,但我們從未看到一個機械人對於其二等公民的身份有所抱怨,或者是夢想要推翻其創造者。也許這樣的事很久之前發生過,而《星球大戰》中的工程師找到了解決這一叛逆本能的方法(但並不像《沙丘》系列中同樣古老而複雜的虛構宇宙那樣,由於人工智能暴動導致人類要嚴格取締電腦的建設)。偶爾出現的充滿惡意的暴力機械人可能被銷毀了——也許這就是塔圖因人民對機械人抱有偏見的原因——但銀河系社會對此也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機械人是如此地有用。

 

會思考的機械人究竟是玩具還是特殊物種?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會購買這樣有用的機器,這也是星球大戰系列中一個有趣卻又鮮為人知的細節。機械人不一定非常昂貴——《星球大戰:新希望》中盧克的叔叔歐文(Owen)很窮,但他仍能從賈瓦人(Jawas)那裡購買一對機械人,顯然這些機械人並不是非常貴——但其中很多主角都對擁有機械人沒有任何興趣。

面我們談到了機械人如何有用,又如何便宜,看起來就像現代美國人拒絕購買手機一樣。但我們從電視中看到的機械人與有機體相比,數量要小得多,因此許多人會選擇不買機械人。不過請放心,當價格可接受的先進人工智能機械人在百思買(Best Buy,全球最大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零售集團)商場上架時,它們會很快成為暢銷產品。

《星球大戰》宇宙中的許多人對令人驚嘆的機械人技術明顯具有抵觸情緒,這是否意味着背景故事中有一個不言而喻的因素(很多人不信任機械人的充分理由)?是否在人類和外星生物之間存在着令很多人都不安的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因素,甚至這有可能已經持續了超過一千年?這對現代研究人員來說是非常有趣的想法。不同於社會完全接受或完全拒絕,或許我們和人工智能的關係會是兩者的綜合,一些人積極擁抱人工智能,將它們視為幫手、寵物甚至朋友,而另一些人則永遠都不會接納它們。

從《星球大戰》中機械人角色的流行和其玩具周邊的火熱銷量中可以看出,人們或許會願意和真正的R2D2、C-3PO或者BB-8成為好朋友,但這樣一個真正會思考的機械人,由於無法控制,從而無法知道其究竟是玩具還是特殊物種,會很難讓人接受。事實證明,模擬人工智能產品非常流行,例如蘋果的數字助手Siri和微軟的Cortana,但Siri並不會像Threepio那樣抱怨,Cortana也不會在你睡覺的時候來回徘徊,並且扎進廢物中尋找老隱士。

《星球大戰》的傳奇故事中對待人工智能的方式似乎考慮不周,甚至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因此看起來更像是童話而不是科幻小說,但也許這實際上完美展現了:經過數代人的發展,非凡的科技是如何以一種外人看起來似乎有些困惑的方式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社會結構的一部分。

 

轉載請聯繫公眾號:機器之心(almosthuman2014)獲得授權,個人微信號「jiqizhixin2014」


 《星球大戰》系列電影中的星際文明:會思考的機械人是玩具還是特殊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