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開埠以來,由一條細小的漁村發展成今日的國際大都會,當中經歷不少變遷。香港自古以來都是山多地少,而且天然資源十分貧乏,當中的食水資源更是當年香港市民及英國殖民政府所面對的重大問題。香港雖然是沿海地區,有天然又廣闊的維多利亞港,但卻沒有可供飲用及生活的食水,於是當年的港英政府便著力興建儲水之用的水塘。香港第一個水塘薄扶林水塘於1863年落成,隨著城市急速發展,本港人口急遽增長,對於人們對水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於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香港已建有五個水塘,而黃泥涌水塘就是其中之一。

黃泥涌水塘是繼薄扶林及大潭水塘之後,第三個建成的水塘,並於1899年落成。相對前兩者,這座位於香港島黃泥涌峽上的水塘,規模相對地較細。因此,在1986年,由當時尚未被解散的市政局更改用途,把水塘改建為香港首個划艇公園,並易名為黃泥涌水塘公園。現時公園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而園內的水壩、水掣房及溢流口於2009年更被列為香港的法定古蹟,相當具有歷史價值。

1894年,香港爆發鼠疫,英國殖民地部衞生專員查維克(Osbert Chadwick)向香港政府提交報告,促請當局儘快展開水務設施,以改善衛生惡劣的情況,經過地形勘測及調查後,馬上展開相關的工程。黃泥涌水塘建成後,除用於儲水外亦作為大潭水塘以外的輔助水源,其儲水量達2700萬加侖,其水壩有50呎高、270呎長,用大花崗石以層列的方式鋪成,頂部則建有通道;另外,亦設有水掣房和導流壩,其中水掣房是以粗琢石塊築成,門窗就以磨光琢石的圍繞,而屋頂原為廡殿式設計(於1979年當局用混凝土填成平頂),由彎曲的梯級形石塊組成的導流壩,用以連接引水道及匯合水壩下游的天然水道。

戰後進入重建的香港,人口再度急增,而政府也在各區覓地興建更多大型水塘,於是到了20世紀60年代末期,黃泥涌水塘對香港供水服務的重要性已大為降低,市政局就建議把黃泥涌水塘及集水區改建為康樂設施,其後水塘於1986年正式關閉,並搖身一變,成為香港首個划艇公園,並向市民開放。公園為大眾提供水上單車及小艇的租用服務,也有不少情侶視為拍拖聖地。除了水上活動之外,公園在往後的日子亦增建了碼頭、小食亭及洗手間等設施,由於公園的設計出色,因此榮獲1987年香港建築署年度大獎。

▼黃泥涌水塘

▼公園內的碼頭及小食亭

▼黃泥涌水塘水壩

▼水掣房

▼黃泥涌水塘溢流口

▼前黃泥涌水塘工人宿舍

(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