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 白紀齡
你知道《台灣地下音樂檔案》系列作品、濁水溪公社的第一張專輯《肛門樂慾期作品集》嗎?這些 90 年代地下音樂的重要紀錄能夠流傳至今,幕後的推手正是在唱片圈及音樂產業深耕許久、目前以觀察台灣音樂產業及擔任重要獎項評審的大功臣-白紀齡,今晚 RoxyRocker 將為大家介紹這位保留許多台灣地下音樂的重要人物!
音樂創作人的伯樂
早期的樂團經常因為兵役問題解散,許多優秀的創作就這樣憑空消失,白紀齡覺得可惜,於是他以「檔案」的方式說服當年還有製作唱片的公司「友善的狗」,將當時的作品收成合輯《台灣地下音樂檔案》就此誕生。陸續發行幾張之後,他轉任到 Sony 擔任品牌負責人。雖然計畫停止,但他沒有放棄理想,繼續在 Sony 發行廢五金樂團、禁地合唱團、無聊男子團結組織等地下創作樂團的作品。
後來在滾石、喜馬拉雅和其他唱片公司,他也持續挖掘地下創作樂團。白紀齡坦承在這個產業裡大概有一半的生涯,都還保持著一些理想性:「因為以前年紀輕、理想性比較高,我比較不會站在經營者的角度做樂團,也沒有考慮到別人後續接手的問題,我純粹就是讓所有合作的藝人跟工作夥伴開心;當然這不完全是對的。應該要周詳的考量到這個工業,必須要有收益,才能生存下去。」他謙虛的說:「以 50 歲來看 30 歲做的事情,當然會有些檢討,但換個角度來說,如果那個時候沒有做這些事情,可能那些東西現在就沒了,還是很慶幸有把這些作品留下來。」
流行音樂、獨立音樂的差異性與界限模糊
目前台灣對於流行音樂與獨立音樂的界定方式還是相當模糊,白紀齡認為隨著時代變遷,網際網路打破了原本的隔閡:「我覺得現在談流行音樂跟獨立音樂的意義不大,但背後的意涵是存在的,也許會隨著時間的解讀有所不同。現在所謂的流行跟獨立,差別應該就是在音樂性吧,如果很明顯的,作品就是想要取悅很多人,就會被稱為流行;如果我做讓自己開心的音樂,可是我『裝作』我不 care 大家的喜好,人家就會覺得我很獨立。」
白紀齡認為流行與獨立音樂所面臨的瓶頸,應該先從觀念開始調整
他也提到目前部分獨立樂團的盲點:「現在『獨立』好像變成一個樂團的識別,就是感覺比較高尚。雖然這樣講會傷害很多人,但我想說出這個事實,我們不得不承認別人是對我們有影響的,再怎麼標新立異,都必須承認在這個社會,別人對自己是有影響的。」
而談到流行音樂潛在的問題,他說道:「其實流行音樂並不可恥,只是要在乎的是一個『責任』,做音樂的人,要對下一個階段的品味負責任,我要提醒大家,要把這個擺在心裡。所謂的流行就是你走在前面,讓後面的人跟上,才叫流行。如果你從做音樂的源頭,就開始研究現在人喜歡什麼,什麼題材是他們在乎、喜歡的,你就沒有辦法保持這個領先的地位,反而只是投其所好,這是我比較擔心的。雖然短期間看不出來,但長期來看會對產業的水準有所影響,特別是現在做音樂的年輕人,因為他們會引領這個產業,是將來向上發展的關鍵。」不管是流行音樂還是獨立音樂,白紀齡對於台灣音樂產業的價值觀都感到憂心。
白紀齡繼續談到台灣音樂環境
台灣音樂環境與文化底蘊,中國音樂產業的崛起
除了台灣音樂產業的價值觀,白紀齡點出了一直以來無法建立文化底蘊的問題:「我們必須讓有才能的人留在這個產業裡,並且要有經濟效益,才會有人願意再加入。否則這個工業留不住年輕人才,就會每況愈下,經驗跟產業的底蘊永遠都沒有辦法傳承下去。雖然有人會說老狗玩不出新把戲,但讓年輕人來嘗試創意,而資深的前輩讓年輕人玩得更好,應該是這個概念。讓這些人都留在這個領域裡,這個工業才有辦法傳承,進一步蓬勃發展。」
白紀齡直言華語流行音樂的龍頭早就已經是中國了,整個產業的人才結構改變,台灣以前的優越地位已隨著時光的推移而消逝:「很明確的就是:我們的時代過了。你可以觀察到,就算是他們的選秀節目,唱的也都是 1996-2000 年的台灣作品,新的歌曲鮮少出現。我對於中國的搖滾樂其實是期待的。因為我有在那邊工作過,在 2000 年過後,雖然台灣還是領先,但很明顯的感受到我們大概只領先幾年而已。後來他們的編曲、錄音師、樂手、創作通通都起來了,像『逃跑計畫』、『萬能青年旅店』、『宋冬野』,他們創作都相當優秀,整個工業已經開始起飛,反而台灣的音樂工業規模越來越小,我覺得那個是一個警訊。」
盜版文化猖獗、數位音樂所帶來的衝擊
台灣音樂環境逐漸步入危機,而時代的演進似乎帶來更大的破壞力。如今數位音樂造成的浪潮,逐漸讓音樂產值越來越低,白紀齡提出他的觀點:「首先,科技的進步是不可逆的,顯然大家現在就是對於音樂的欣賞不會再透過實體載具的購買,至今變成容易傳播的 mp3,甚至免費的線上串流音樂。數位音樂看似普及,大家都聽得到音樂,但是沒有人付錢,怎麼辦?」
「另外一個說法認為流行音樂要看總產值,包含展演收入等,雖然很多人都持這樣的說法,但這個說法我覺得不對,因為總產值的基準是有問題的。比如台中爵士音樂節,他的產值計算連周邊旅館、餐廳等消費也計算進去,這個比較基礎就會有誤差。此外,以前沒有這麼多展演空間,現在展演空間多了,本來總產值就應該要增加,並不是以展演產值彌補實體銷售短少的部分,這個觀念必須要修正。」
白紀齡談到流行及獨立音樂目前面臨的難題
他以經濟學的角度分析目前的音樂產值,接下來也提供他的看法:「事實上盜版一直都存在,從過去公司化的地下經濟活動,到現在變成個人化的問題,每一個人都可以是都是盜版者。這是一個問題,但是政府也沒有什麼積極的作為,我覺得這是不對的。如果年輕人真的喜歡音樂,也支持這些創作樂團,對於這個支持是否該付出一些實際上的行動?但顯然這個部分我們都沒有在做,我覺得很可惜,這個社會的溝通應該要用國家的力量來做,不然就會繼續敗壞。」
台灣音樂環境如今節節敗退,白紀齡的一番見解不禁使人更憂心。除了政府的相關法律政令制衡,你我可以先從生活中能夠做到的事,購買正版實體或數位音樂,參與音樂人的展演活動,慢慢的提升音樂價值,建立台灣的文化底蘊,也許環境會開始有所改變。
文/Jhen、Krist
攝影/Jonathan
審訂/Vincent
採訪 & 資料來源:Roxy Rocker 採訪團隊
【搖滾客 封面人物】白紀齡:對台灣音樂產業的價值觀感到憂心
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ro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