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立湘 高慶秀

一個星期之前就傳得沸沸揚揚的「萬達收購傳奇」案,今日終於塵埃落地。

萬達集團宣布,以不超過35億美元現金(約合230億元人民幣)收購美國傳奇影業公司。這是2016年國內影視行業第一起投資併購案。在王健林看來,這也是電影史上,中國企業在外國的最大一筆併購投資。

據凡影周刊調查,1975年之後,僅僅過去二十餘年,至1997年時,大製片公司的平均成本已經在500萬的基礎上翻了十倍,另外還有2000萬美元以上的營銷成本沒有計算在內。電影的整個設計團隊是在策劃階段就已經組建完成,在劇本最終的定稿以及投拍之前,大部分選景工作也已經完畢,以確保電影進入製作階段之後能完全按照既定的路線行進。當然,因此沉澱的成本,以及在運營管理上的耗費也是巨大的,這也是北美電影平均製作費用不斷攀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實際上,算上通貨膨脹,最近幾年荷里活的年票房反而是減少的狀況。而且,2015年在北美售出的電影票數並不高,為13.06 億張,排在史上第18名。

樂正傳媒研發與咨詢總監彭侃向娛樂資本論表示,雖然背後有大財團撐腰能渡過一些大小年,但荷里活六大公司自己的日子不太好過。「2015年,六大公司中的3家票房收入較2014年都出現了超過10%的下降。馬太效應凸顯,有7部電影的票房超過3億美元,比14年多5部。但是票房超過1億美元的電影比14年少了7部,票房在5000萬-1億美元之間的電影比14年少了9部。中間層電影減少,這說明荷里活電影投資的風險在增加。而傳奇影業這樣的公司,其在大製片廠的頂級大片里的投資額度往往是受限的。」

由於目前荷里活影片整體「環境」不太好,傳奇影業很難參與進去一些優質項目,所以投資風險很大。這也是,為什麼當年傳奇影業會被合作了八年的華納兄弟「拋下」。

在彭侃看來,目前萬達入主傳奇,「在產業上的風險更多的是一種流動性的風險,比如說相對論傳媒的破產是因為資金鏈斷裂,它其實手裡還掌握着一些IP,如果這些IP,製作成的電影可以大賣,整個公司的資金流是可以緩過來的,就像荷里活的米高梅一樣。只不過,相對論背後沒有金主幫他度過難關,所以才宣布破產。」

因此,如果站在傳奇影業的角度,這絕對是一筆好生意:因為傳奇背後是基金,沒有六大般很大的財團,這次萬達的加入,反而能讓它背靠着一個資金更雄厚的企業集團。

 

娛樂資本論專註娛樂和財經界的跨界思維碰撞和報道,請搜微信:娛樂資本論(或 yulezibenlun)


 萬達集團花230億元買的傳奇影業,可能不值這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