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擁有不少百年建築,當中大部份都集在中、上環及半山區之內,這些地區都是香港最早期發展的地方,因此這一批的建築物除了有歷史價值之外,亦記載了香港發展的每一個過程。今個週末,本網會為大家介紹位於東半山司徒拔道45號,原名「禧廬」現在已經易名為「景賢里」的歷史大宅。

建於1937年,距今已有78年歷史的景賢里,具有中國文藝復興的建築風格,並糅合了昔日優秀的中西建築特色。如此美妙的配搭十分罕有,令景賢里在香港成為一幢出色的建築物之外,亦是華南地區保存最好的三十年代嶺南大宅,也是一件結合中西文化的藝術品。

糅合中西方建築特色的大宅,其主樓採用嶺南傳統的三合院式布局,而正屋加上兩旁側翼,其開口朝向南方。主樓兩翼的屋頂都採用了歇山頂,歇山頂為中國古時大型建築的屋頂特色,在主樓的後方建有涼亭,頂部採用中國古式的重簷六角攢尖頂。

最初,大宅名為「禧盧」,由昔日的香港富商,名門望族李陞家族成員李寶椿在二戰前,所出資興建,其後再送予妹妹,亦即首任業主岑李寶麟女士,李女士的丈夫岑日初先生是廣東新會著名的商人,為人樂善好施,而大宅就由厘份則師樓所設計。到了1978年,大宅出售予邱氏家族的邱子文及其子邱木城,邱氏家族購得大宅後,便將之易名為「景賢里」。 

2004年時,景賢里業主邱木城有意清拆及進行重建,並於07年開始動工清拆瓦頂,但引來民間及社會各界大肆批評,結果在輿論壓力下港府遂將其列為暫定香港法定古蹟,翌年的1月,政府宣布將景賢里列為法定古蹟。

由於,景賢里受損程度很大,故此需要進行復修工程,但建築物是三十年代的產物,很多屬於當年的工藝已經失傳,甚至已經淘汰,因此保育工作中大部份的時間都花在尋找工場製造組件,加上製造組件前要確定其原貌,可惜大宅中有很見地方都已經遭受破壞,及被工人所拆掉的門窗、地磚、瓦頂等散落四周,保育人員唯有根據當時在場地留下的碎片及舊業主所提供的照片中推敲原貌。

(互聯網圖片及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