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領導人在會談前先握握手。(BBC中文網圖片)

上星期六(11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台灣總統馬英九在新加坡上演世紀「習馬會」,兩岸自1949年分治至今66年,雙方領導人首次會面對話。馬英九在「習馬會」的閉門會議部分之前,向習近平提出維繫兩岸和平繁榮現狀的「5點主張」,但事實上這「5點主張」的詳細內容是怎樣呢?台灣行政院陸委會今日(11月9日)就在網頁上公開馬英九在閉門會議部分「5點主張」的談話全文,以下為全文節錄:

 

一、「永續和平與繁榮」是兩岸關係發展之目標,而「九二共識」為達到此一目標之關鍵基礎

兩岸在1992年11月達成的「九二共識」,內容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其涵義可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達」,這就是「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我方表示內容完全不涉及「兩個中國」、「一中一台」、與「台灣獨立」,因為這是中華民國憲法所不容許的;這樣的定位非常明確,也獲得台灣多數民意的共識。

二、降低敵對狀態,和平處理爭端

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台灣民眾對於安全和尊嚴感受特別深刻,大陸方面應該特別瞭解,兩岸關係7年來發展成果,大陸旅客成長13倍,大陸學生成長42倍,航班增加了800多倍,這些重大改善的基礎就是和平,所以雙方應該在不同的領域,包括政治、軍事、社會、文化、法律各個領域的爭議,都以和平方式處理,以增進雙方友善的感受,我們建議可以從兩岸參與國際活動做起,因為有意義的參與國際社會,一直是台灣民眾最大的期待。我方推動7年的活路外交,已經跟兩岸關係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但是這個良性循環還沒有全面擴大,例如台灣民眾到聯合國總部參觀,想用我們的護照換證被拒絕,專業人士參與非政府組織會議,或對我方參與雙邊、多邊經貿合作等也常常受到阻撓,我想這些狀況,在台灣的民眾,尤其是社會菁英當中會留下一些負面的印象,所以雙方應該從這些方面進一步降低敵意與對立開始;因為這些活動所涉及到的民眾多半是知識份子跟中產階級,像這樣對我們大陸有關兩岸關係的工作,以及他們對於大陸的印象都會有些影響。

三、擴大兩岸交流,增進互利雙贏

兩岸目前尚未結案的議題,如貨貿協定、互設辦事機構、與陸客中轉等,應儘速辦理。海峽兩岸隔海分治66年來,採取的政經制度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需要足夠時間讓兩岸人民在各方面深度交流,增進瞭解。

在歷史文化部分,對習先生2個月前提出共享抗戰歷史史料、共寫抗戰史書的建議,我們保持開放的態度,願意在「對等互惠、檔案公開、不設禁區、自由研究」的4個原則之下進行民間合作……

我想習先生應該很瞭解,我們現在正在申請加入TPP,希望將來能加入RCEP(東南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框架協定),因為這兩個加起來大概佔我們對外貿易的70%,因此我們根本沒有不參加的權利。因此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覺得不應該有誰先誰後的問題,同時應該積極發展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合作,相輔相成、併行不悖;雙方應找出妥適方法,共同在國際經貿領域貢獻心力。我們雙方在5年前簽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就有講到經濟合作的部分,這是可以好好發揮一下。

四、設置兩岸熱線,處理急要問題

海基會、海協會首長已經有聯繫機制,陸委會、國台辦的副首長也有聯繫機制,但是陸委會主委、國台辦主任之間,還沒有聯繫機制。不妨可以藉這個機會建立起來,當然將來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再做調整,往上升級。當然如果有重大的事情能夠在第一時間處理突發的,或是特別重要的,我覺得是有助於雙方的處理。

五、兩岸共同合作,致力振興中華

要再強調一遍,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享有共同的血緣、歷史與文化,兩岸應該互助合作,致力振興中華。

資訊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