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馬英九今早(11月5日)召開國際記者會,交代將於星期六在新加坡與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晤安排與詳情。他認為是次的歷史性會晤,是兩岸領導人邁向會晤常態化的第一步,給繼任的總統「搭橋」。

 

綠營有意見認為,台灣總統馬英九政府日前突然公布「習馬會」,令人感到「突兀」,安排過程或涉及「黑箱作業」,逃避立法院的監察。馬英九在記者會上澄清,兩年來會晤的議題並未「熄火」,在10月13日及15日,台方的陸委會主委夏立言與陸方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於廣州會面的「夏張會」中,二人閒聊時,夏提議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上,兩岸領導人進行會晤,但張回應指國際場合不方便,可在第三地進行,於是夏就建議到新加坡會晤,認為新加坡「具有兩岸關係一個傳承的歷史涵義」。二人及後向各自的高層請示,最後達成將在周六實現的「習馬會」。馬英九表示,兩岸關係「與時俱進」,「習馬會」「水到渠成」。

馬英九又提到,兩岸實現「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並堅持「一中各表」的基礎;過去7年半以來兩岸簽署了23個協議,涵蓋多個領域,創造巨大的「和平紅利」,亦是兩岸分治66年來最和平的時期。雖然「習馬會」不會簽訂協議及發表聯合聲明,但馬英九認為會晤將有助在政治上擴大交流、深化合作,而且是兩岸領導人邁向會晤常態化的第一步。

為繼任總統者「搭橋」

來年初台灣將舉行大選,雖然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接替洪秀柱出戰總統選舉,但在野的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氣勢如虹,支持率暫時遠勝朱立倫,下屆總統之任未知鹿死誰手;蔡更指馬英九卸任在即,無權承諾無法承諾的事。馬英九在記者會表示,舉行「習馬會」的目的不是因為來臨大選,而是下一代的幸福,並重申會晤造就邁向兩岸領導人會晤正常化的第一步,他本人在任內把橋搭好,將來誰來做台灣總統,都能夠在這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不論誰當選總統,都可以很快上橋、渡河」。不過他強調,繼任人能否維持兩岸現時的關係,則視乎他對兩岸議題的理解程度及採取的措施,「這個我就沒法代他發言。」

馬英九又指,會晤時,會與習近平討論減少雙方的敵意,並會在會晤進行前先讓傳媒採訪,會後召開記者會交代會晤情節,盡量做到透明、公開、維護尊嚴及對等。

馬英九認為「習馬會」有多項特色:

1. 兩岸領導人66年來首次會晤,具有歷史意義
2. 不在大陸或台灣,而是新加坡會晤,足見雙方關係逐漸成熟
3. 雙方以大陸領導人及台灣領導人身份互動,會晤時不使用原來頭銜,而互稱「先生」,達成實質的對等與尊嚴,顯示雙方處理兩岸事務上彈性與務實
4. 不簽協議、不發表聯合聲明,雙方各自發布新聞稿交代,降低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