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一個「媽媽會」找免費攝影師的小事,也許只是一個平白得很的小事。但你後來發現,原來不少個體戶攝影師都有被「問價」(不,那不是價,那價是0)的經驗,網民又揭開了「媽媽會」的另類商機。

原來,網路上搞一次生日會,參加費大人一百,小孩四十,三歲以下免費,網民數過報名的人名,搞一次,有近二萬港元的報名費,只要找一個地方(租三小時左右),食費、佈置裝飾,有派對搞手告訴我大概五至六千就搞定。所以負責的「搞手」搞一次,大概就可以賺一萬五千左右。

是不是這麼好賺?我不評論。畢竟在香港,任何有商機的事情,都會有人做。這個世界,真的有人很願意為人服務嗎?或許有的。但我更相信,在香港這商業城市,單靠一腔熱血,事情不會長搞長有。

這次事件,反映的不只是港女港媽問題,自由工作者被敲透欺壓的問題。而是,在香港的「文化」中,任何機構都在想,如何可以「沒有錢去完成事件」。大至總公司在美國Y字頭那家網媒,以至香港本土主場的那個網媒要求作者供稿,我說過很多次,在香港,直至現在,只有我,是,只有我一個人,是當面拒絕某網媒老闆後,還敢公開出來說他的經營手法,會殺死一代年輕的作者、內容供應者。可怕的是,當時網媒出現的時候,很多人把他們視為圭臬,清泉,還要爭著供稿。當中不少是「資深傳媒工作者」、教授大學新聞傳播系的講師、教授。他們以為「免費供稿」是《肯廷頓郵報》的營辦模式,所以香港「參考」一下,也是大勢所趨。香港人,就是目光短小,自私自利。為了自己建立舞台,抽水上位,不惜殺死下一代的生存空間,在所不惜,還可以大言炎炎道德光環。

中至貿發局,原來也有類似事件。信報專欄作者劉建威前輩就談了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老師在香港書展辦無償講座的事情:

另外一個刻薄機構是貿易發展局,無論他們辦的美食節或書展,對演講嘉賓也是一毛不拔。七月書展,新井一二三從東京千里迢迢到來作演講,到最後一毛錢也收不到,她給我短訊:「想請教:香港書展的作家演講有沒有酬金?」我的回答是:「非常可恥,沒有。」日本顯然不是這樣的,她答:「謝謝,至少他們不是專門欺負我。」他們是欺負所有講者——準備一個演講,需要多大心血?貿發局對待來美食節示範的廚師也是「一視同仁」,分文不付。

他們的態度是:請你來示範,讓你有機會曝光,是「畀面」你。傲慢得沒道理。

(資料來源: 


由大網媒到貿易發展局甚至是親政府的類建制組織,都是這樣子的。而你要明白,你拒絕一次「免費機會」,有更多跟你類近的人會拿走「那個機會」。原因,大家都只想建立關係。《經濟學人》2014年5月已說過,香港是裙帶資本主義社會的第一位,比台灣、中國大陸及馬來西亞還要高。我的學生賴叔最後一句,還是振聾發聵:

度縮事小,奉旨「畀機會你、無限商機」扭曲心態事大。說得理直氣壯,其實跟李國章問心無愧一樣。香港人病重至此,與鄰近地區人民接軌又近一步,小農 DNA 之說,不可不信。



 
https://www.facebook.com/kengo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