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頭圖經海洛創意授權,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自今年移動醫療行業進入了下半場,各個巨型公司所獲得的超量融資,已經不亞於打車與團購決戰之前的資金體量。其中,掛號網投後估值接近30億美元,丁香園19億美元,好大夫也快變成獨角獸,春雨醫生備戰上市傳擬融資數十億人民幣,杏樹林、醫聯投後估值近2億美元,趣醫網、華康、健康之路、醫指通和杏仁醫生等都已再次巨量融資。
可以說整個下半場決戰在即,行業格局將會有非常大的變化,小團隊的融資也將更加艱難。那麼最近一段時間,我們還看到不少醫生集團的建立,由於很多移動醫療項目進入後期,甭管他們是否能夠理解,事實上風投機構已經沒有辦法下手了,所以好不容易出現了這種看起來很好的概念,他們便蜂擁而至,尋求卡位,極力捧高價格。其實這也是他們沒有選擇後的群體無意識行為。
首先我是醫生多點執業和自由執業的堅定看多者,而且我還是醫生,這是一種新的生產關係,可以促進充分競爭,打破公立醫院壟斷,更好地激發醫生潛力,與患者共建和諧關係,也能提升很多醫生的價值,好處很多。這裡我主要分析一些存在的問題吧,僅供參考。
多數醫生集團沒有太大商業價值,不適合風投
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大量歷史數據分析表明,大多數醫生集團是沒有什麼大的商業價值的,尤其不適合風投。這是因為,醫生集團普遍是合夥制以「人」為核心的生產組織方式,他們是以輸出智力,輸出勞務來進行管理的。這種模式下,只有少數可能會經營出較大的類似第3方的平台,而絕大多數將會介於個體戶和小集體企業的形態。
這種形態非常像律師、會計師,包括很多的類似手工業者這種技術活的聯盟。它適合私有化,採用合夥人制,你看有幾家律師或會計師事務所上市了或者被風投進入了?當然法律服務和會計服務的平台是另外一件事。而且,這種醫生集團絕大多數是沒有併購價值的,也就是說A併購了B毫無意義,因為他們都是個體戶,品牌也無法傳承,人走了還可以另起爐灶繼續做小生意。最後,這種批量投資大多數又會落入無限的虛空。
從宏觀來說,風投追求的是10倍速回報。這就要求企業可上市退出,或是未來可被併購,或長期可持續發展,向下傳承;但如果這些都不符合,那難道去瘋投嗎,去每年分紅嗎?這個邏輯顯然不對!很多業務天生就是沒有膨脹性的,有些則是有地域性的,天花板也是很清楚的。
從醫生集團本身来說,它的問題也是很多的
第一,醫生這個群體,尤其是敢出來的醫生,普遍是高級知識分子,而高級知識分子的一個通病,是總覺得自己高得不得了,誰也看不上,老覺得別人會佔他們的便宜
同時他們也會把自己的技術或掌握的某個壟斷資源看得無比重要,反而缺乏自由市場化思維。就此而言,他們安安靜靜過小日子,應該是沒什麼問題,但是想要做成大的事業,就非常艱難了。
這就涉及到一個概念,一個東西是否有價值,與它有商業價值,與它有大的商業價值,是完全不同的事情。非常多的醫生和風投在發覺所謂某個領域有痛點有價值的時候,就會自動地意淫,產生了連續默認,這是非常可怕的,真實情況恰恰相反。因此大家可以看到為什麼中國那麼多的醫院很少有醫生出來,這裡面是有系統性深層次原因的。
第二,什麼樣的人會出來做醫生集團?
肯定是有一定才能,有一定把握,有一定資源,同時對現實不滿的一批人。這裡還有一些邏輯悖論,比如說,有些醫生在某某著名醫院的時候,有很多人願意加號,加號500,甚至2000來掛他們的號。長此以往飄飄然,他們就會默認,他們的號就值兩千。那麼他們出來做,跟其他的診所、私營醫院或者多點執業機構合作時,就會想當然說我這號要掛500或者2000,然後將掛號錢都給他們,一些輔助檢查和藥費給機構,然後所有的成本和廣告運營費用都人家承擔,這是非常貪婪的。
普遍來說這批因某些不滿而出走的醫生,貪婪的並非少數,尤其很多每天和錢打交道的人,但他們的號之所以能掛到2000元:
一是,有「超級航母」的巨大品牌價值和聲譽;
二是,因為有那麼多的十幾塊到幾十塊錢掛號費的海量患者做基數,這樣就會出現擁擠,而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不願意排隊不願意等,然後就出現了這樣加價的市場化行為;
三是,患者之所以願意出到這個價錢,是因為在這一個著名醫院內有強大的綜合性科室,如有問題可在內部轉診,也可找到好的醫生來會診,簡單說,類MDT的模式也提供了溢價。
可是出來之後自然什麼都沒有了,所以就算你看完後再分診,又需要患者再重新來一遍流程。因此這個巨額掛號加價費,恰恰是由這種海量的基礎需求和各種綜合性因素推升的,而不是你這位醫生真的值這麼多錢,可自我感覺良好的人不是一般的多。
第三,醫生創業很少成功有一些深層次的原因
首先是因為醫生退路太多,太靈活。醫生大多會想,要是有什麼問題,我還可以回去當醫生,有什麼困難,我還可以在某個地方做個小霸主。這就會導致業務拓展在遇到非常多實際問題和困難的時候,絕大多數的醫生會選擇退縮,這種例子比比皆是,無須一一列出。
由於醫生一直相當於是甲方,醫藥公司會供着他們,患者也會拍馬屁,這樣他們很多人就會形成一種飄飄然的認知:覺得是往哪走都應該是順着他們的,並且認為他們擁有的資源是最大的,獨一無二的,這樣就會出現系統性的問題。
再者,名醫、好醫生都是熬出來的。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醫生從學生時代就要受到無窮無盡的小概率事件多方面提醒,他們的風險防控意識深入骨髓,這是一種身為醫生的邏輯。同時,他們在日常診療過程中,醫患衝突和利益驅動等會把這種行為進一步放大。但是,他們去創業,開拓一番的新生事物時,其內心中就會出現兩種價值觀的衝突。醫生普遍容易小題大作,會把一個小概率事件上升到非常大的高度,把某一個東西強調得異常重要,而且有時候會缺乏宏觀意識。
讓醫生自己出錢創業會比較困難(炒股票房產除外),因為他們習慣了無風險套利,總是希望別人承擔,自己最多搭個工錢,導致項目冷啟動艱難。對自己的手藝過分高估,對運營的重要性和成本管理意識不足,覺得都是次要問題,所以這部分人的股權也應該是少數。
第四,在很多的行業和專業,其實醫生的重要性沒有那麼大
比如說普通的高血壓、心臟病、皮膚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醫生的作用並不像他們自己所認為的那樣,有時候患者多看少看兩趟醫生無關大局。而且很多歷史的統計學數據正好相反,有些國家醫生的長時間罷工反而導致當地死亡率大幅下降,還和罷工時間長短呈現正相關,好幾個國家罷工一個月以上的,可以下降50%。實際上世界衛生組織調查指出,全球病人有三分之一以上死於不合理用藥、醫源性事故或者過度醫療,這是一個客觀現實,無須迴避。
未來在處方藥網售和移動醫療的雙重夾擊下,第一個受打擊的可能是內科慢性病領域,這裡面好多醫生的部分收入來源是處方藥品的利益。其實非常多的患者只是去複診配藥,這裡不必危言聳聽,有的患者就是安靜服幾年的藥,不去看醫生也無關大局。未來還有智能臨床輔助決策系統,循證醫學系統和用藥系統,基於大數據分析和個體化醫療的方案發展起來之後,會消滅一大批以複診配藥為核心的診療需求,然後遇到例外情況進行單獨處理,最後從整個衛生經濟學角度進行評估,降低社會總成本。
一般來講,以手術科室為核心業務的會好一點,因為供給量有限,其次它的技術含量會比較高,所以一般發展比較好一些,會容易出現優質優價,就是市場競爭的抬價。但是未來像達芬奇一樣或者更高級的手術機械人出現,人工智能+機器學習仍然是非常可怕的,永遠不要低估技術進步對行業的影響!
比如說很多慢性病的血透、腹透和某些治療,一些所謂聲稱要輸出品牌和管理醫生集團的商業模式,其實這種絕大多數是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根本不需要太多的醫生去實施,甚至就處理併發症而言,因為很多腹透室、血透室的老護士每天都處理,比醫生都有經驗得多。有些商業邏輯是很荒謬的,尤其是這種大病控制和醫保,會在國家的監控範圍之內,所以綜合毛利率會非常低,君不見重慶剛想漲價一天就被尿毒症患者遊行示威。
移動醫療大發展之後行業生態會有變化,早期會促進醫生向自由執業發展,後期則會促進大批醫生向醫療機構迴流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早期沒有人出來的時候,誰最先開始會獲得先發優勢,還會有移動醫療的平台補貼,然後獲得大量新患者。但是隨着充分競爭的出現,網絡無邊界的競爭必然會導致強者恆強,那麼資源和流量會向 top 5%的人集中,那麼下面大量醫生就會被邊緣化,逼迫他們迴流,在美國已經出現了這種趨勢,自由執業的醫生比例開始持續下降。
綜上所述,絕大多數的醫生集團就適合做個體戶,不適合風投,很多現在看起來比較活躍,可以獲得一些廣告效應和媒體效應的跟隨者,可能會曇花一現,就是一幫起鬨的。
作者:Dr.2,願意與Dr.2交流的請加微信號:2823095726。未經允許文章不可盜用,轉載請註明出處。
為什麼說大多數醫生集團就是一幫起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