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的國產電影保護月過後,電影院明顯少了幾分熱鬧,幾部國產電影在兩部進口大片的碾壓下更是"泣不成聲",這真的是一種尷尬。直至近日,終於擠進一部荷里活大片《職業特工隊5》,聲勢浩大似有重振票房的趨勢。不是說《職業特工隊5》有多贊,至少在我看來,《職業特工隊》的精彩程度不如《速7》,但絕對夠秒殺院線熱映的所有其他電影,畢竟荷里活老牌帥哥湯姆·克魯斯和美國大片的魅力從來都不可小窺

《職業特工隊5》到底好在哪裡

首先體現在它的技術優勢。美國拍大片的技術優勢毋庸置疑,我沒法解釋荷里活的技術內核構造,這種用肉眼就能分辨得出的優劣,也無需多說什麼

然後是阿湯哥的搏命演出。阿湯哥已經53歲了,但完全不是年過半百的身手,在電影里,他再次挑戰了四個極限:高空徒手扒飛機、無氧潛水六分半、摩洛哥窄巷車漂移、高山摩托車追擊

拍攝扒飛機的戲份時,飛機是在運行的,只是飛機運行的速度要保持在一個臨界點(越過這個點,即使把人釘在機身上,也會被吹走),這就要求操作飛機的飛行員必須不能出任何差錯。5000尺高空,400公里的時速,一粒沙子打在臉上都會帶來不堪設想的後果。據悉在拍攝過程中,阿湯哥被一顆很小的石子砸到,雖然只是一小粒石子,卻有子彈一樣的威力,阿湯哥被擊中的部位整塊淤青,肋骨幾乎被砸斷了

同樣,其他的高難度場景也是各種驚心動魄,他幾乎是分分鐘在玩命。這樣玩命演出給觀眾帶來感官效果是真實,遠勝過3D帶來的技術逼真。另一個值得稱讚的是,《職業特工隊》沒有為了圈錢玩3D,儘管它完全有這個資本,也可以有這個必要。在這個3D和偽3D泛濫的時代,《職業特工隊5》還能這樣有操守,實在是難能可貴,我甚至都沒法用語言形容「用9.9元的票看了一場120塊電影」的快感,只覺得真特么值,只覺得阿湯哥在我心中的帥值又增加了好幾萬個點

那麼,我們輸的僅僅是技術和演技

當然不是,斯以為,更重要的是意識形態。《職業特工隊》里有這樣兩個情節:在維也納,刺殺奧地利總理;在倫敦,綁架英國首相。如果說倫敦的夜景、維也納的《圖蘭朵》、卡薩布蘭卡的飛沙,滿世界取景奔走是大片時代必不可少的自然元素,那麼這兩個引起國際恐慌的情節就是只有荷里活才有的「人文奇觀」。我不會告訴你,奧地利總理真的在影片中被恐怖組織炸死了,我也不會告訴你英國首相在電影里充當了英國「腐文化」的先行者,因為他對一個男人說了一句「你的手好溫暖」,當時,整個電影院幾乎是笑炸了的

我又要用那句會被批為「崇洋媚外」的老梗了——如果這放在中國。被罵也得說,因為這是無法迴避的事實,要是在國產片的大銀幕上出現超級警察威脅習大大的場景,我肯定會以為自己是眼花,不,我肯定以為自己穿越了,這種情節,甚至都不用總局親手斃掉,因為它會被創作者自行先扼殺掉

在國內,各種審核、各種制度都使得這樣的「大不韙」情節無法出現在大銀幕上,就像今年的《烈日灼心》能保留住同志情節和頗具尺度的男男激情戲,都被視作一種大進步,導演看到這情節如願出現在大銀幕時,估計都感動得稀里嘩啦的了。技術手段,我們可以花錢花時間趕上,我們也可以邀請各國的大牌明星,去過世界各地取景,但意識題材,請恕國內電影人們,暫時無能為力

沒有高潮的《職業特工隊5

荷里活有一句警句:電影講究的就是最後二十分鐘。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部電影要想獲得成功,最後一幕即其高潮必須是最最令人滿足的體驗。《職業特工隊》的開場很漂亮,傳統的荷里活「熱開場」模式,阿湯哥徒手爬飛機讓電影院的觀眾在開場不到十分鐘時就沸騰了,中間無氧潛水和飆車的小高潮也讓觀眾激動不已,但結尾處的平淡卻沒能給觀眾意猶未盡的回味,這是《職業特工隊》的不足之處

高潮作為一切意義和情感的匯聚和頂點,前面其他的一切都是為了完成這一任務所作的鋪墊,它是觀眾能否得到滿足的決定性時刻。結尾處,阿湯哥解救了自己的生死拍檔,並成功將反派大Boss引出洞,原本以為一場大戰一觸即發,結果大Boss出來走了個場就被阿湯哥俘虜,顯然主題意義和角色情感沒有達到頂點,雖然大反派被抓獲的方式是為了與開頭遙相呼應,但過程過於平庸,沒能給觀眾一個完整的滿意度,不免讓人有些可惜

從《職業特工隊》看國產系列

1996年的第一部到2015年的第五部,《職業特工隊》系列陪伴了世界影迷近20年;《速度與激情》14年出了7部;《哈利波特》系列7部完結,成為全球史上最賣座的系列電影....還有《加勒比海盜》、《變形金剛》和《007》(英國)等都出了系列,並且每一部都受到全球影迷的熱捧

誰說美國電影只有商業思維,人家也是有情懷的好不好

再看回國產電影,我能想到的系列電影只有成龍的警察故事系列(一共出了6部)、李連杰的黃飛鴻系列(一共出了5部)。李連杰的黃飛鴻系列5部片完成在李連杰的黃金時代,那時候李連杰的臉還沒垮,身手好得令人髮指,每一個動作完成度都高到一定水準,因此被影迷一直奉為經典,黃飛鴻也成為李連杰電影生涯中一個最重要的標籤。而成龍本來也可以保住「警察故事」的超級招牌和香港皇家警察的光環,卻還要在自己打不動的時候和內地導演合作拍一個莫名其妙的主旋律電影《新警察故事2013》,令不少影迷失望不已,心累不已

本來還想說周潤發的賭片系列,但《賭神》12和後來的《澳門風雲》12實在不可同日而語,《無間道》也有三部,但第一部實在過於經典,把後面的第23部也划作在這個系列內,我實在有些難受,故作罷。把這些一一羅列出來,只是想問一句:為什麼我們出不了自己的國產系列片,為什麼李連杰老后就再無黃飛鴻,為什麼香港警察只有陳家駒一人

2000年後,中國進入商業電影時代,電影人們也嘗試過系列片,像《畫皮》、《硬漢》、《殺破狼》、《非誠勿擾》等不少電影都開啟過續集模式,但大部分的電影總是第一步打個漂亮的響炮,然後都避不了立馬「出續集死」的尷尬命運,續集的水平大多是慘不忍睹,能掙扎到三的幾乎沒有

為什麼?因為出續集的出發點和拍第一部時的初衷是不同的:一個是為了拍好電影賺錢和拿獎,一個是為了靠前作拍續集圈錢。眼下徐崢的「囧」系列拍到第三部了,不擔心是不可能的,我很是懷疑接棒的包貝爾能否有王寶強那天然的傻氣,也很擔憂趙薇剛剛戴着不久的金像獎影后桂冠會不會掉下來。我要是在這裡插一句「《小時代》拍了四部啊」,會不會被人拍死

所以,我們自己的電影人能不能拍一個好的系列片,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朗讀者,一部電影和他倡導的娛樂態度,公號:朗讀者微信號:shreader 歡迎添加關注!

本文頭圖經CFP漢華易美授權,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從《職業特工隊5》看國產系列片尷尬的命運:輸的只是技術和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