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了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人在談論商業和科技的話題時,會很明顯地劃出一條科技行業和其他行業的分水嶺。雖然如今行業間看起來的確是那樣,但當我將目光放得長遠一些,我發現事情並非永遠如此。實際上,每間公司最終都會在某種程度上變為科技公司。那麼如今我們怎樣定義一件科技公司?我們可能會直接想到有著傳感器、微處理器、內存、軟件程式、連接線和主機的硬體裝置。根據我們對科技下的定義,我們很自然地可以將公司分為科技公司和其他類型公司。但是我認為最有趣的部分在於那些被我們認定跟科技不沾邊的公司,可能最後都會成為科技公司。讓我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

Sleep Number:儘管Sleep Number是以「科技」作為噱頭在賣床上用品,但我不確定這件公司可以稱自己為一件科技公司。Sleep Number會生產床墊,Sleep Number的科技幫助你擁有一個更高質量的睡眠。他們的Sleep IQ解決方案是在床墊中嵌入傳感器,追蹤你的睡眠資訊,之後再提供給你各種關於提高睡眠質量的方案,這便是他們產品的延伸服務。所以說,Sleep Number的賣點不是科技,而是更好的睡眠。科技在產品中的角色是幫助你實現更好睡眠,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Babolat:因為我經常打網球比賽,所以我以這個網站為例。Babolat上面販賣各式各樣世界上最流行的網球拍。在其中兩款最暢銷的球拍中,他們在球拍把上面嵌入微晶片和一系列的傳感器。之後,你的揮拍軌跡、球的落地點、正手或反手擊球、擊球力量以及其他資訊都會被收錄在球拍裡,晶片再對數據進行分析。Babolat就是利用這些科技讓球拍功能變得更強大,同時也會更輕。但我仍要強調,Babolat並沒有因此將自己稱之為一家科技公司。另外,Babolat Play,他們實際上並不是在兜售一種科技,而是在賣一種更具競爭力的優勢

所以,體育圈已經感受到了這股浪潮。現在不管是足球、籃球,還是在高爾夫俱樂部、棒球/壘球棒、網球拍上,我們都可以嵌入傳感器。再次強調,科技的存在是為了將事物變得更棒。技術是可以讓公司借力而行的手段,而不是核心賣點。現在有太多的科技公司專註在圍繞「科技」做文章,而不是跳出「科技」的定位。這就是為什麼那些利用科技作為手段的公司比真正的科技公司更吸引我的原因

由於智能手機的普及,傳感器和內存的元件、驅動甚至是軟件的成本都隨之降低了。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像Sleep IQBabolat這樣的公司,可以將前沿的科技整合到任何物品中,並以一個主流的價格出售。June Oven就是很好的例子

June Oven是一個智能烤箱。它也是一款搭載著科技的產品——CPU到可以進行視覺處理的攝像頭、軟件、連接元件等一應俱全。這就樣,這款烤箱輕而易舉地成為了最智能的烤箱。他可以識別出你放進去了什麼食物,然後針對不同的食物進行相應的烘培。它也允許你個人操作去控制火候以達到最佳烘培效果。由於烤箱內置了視頻攝像頭,所以你可以在手機上實時查看食物的烘培進展。除此之外,這款烤箱還有很多很棒的技術在裡面。但是它的價錢也十分驚人,接近1500美元。實際上,幾乎所有烤箱都具備以上提到的功能,甚至不止這些。每家生產烤箱的公司都會在烤箱內內置傳感器、微處理器、軟件以及一個主機,以此幫助你烹飪出更好吃的食物。因此最終,他們的賣點都是可以烹飪出更美味的食物。科技只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而已

矽谷有句俗話叫「為了科技而科技(technology for technologys sake)。」它的含義是我們經常為了科技而發展科技。這在工程領域和研發實驗室也是十分常見的。但這卻讓很多上市的商品變得很尷尬。我首先就想到了穀歌眼鏡(Google Glass)。它的全部賣點都在於它擁有最先進的技術,這讓產品提供了很多雞肋功能,只為證明自己已掌握尖端科技。所以說科技公司有時候過於關注技術。這也是為什麼那些生產智能床品、汽車、烤箱、裝置、體育用品之類的公司比純技術公司更有趣的原因,它們在利用科技讓我們身邊的產品變得更棒

From TechOpinion

虎嗅注:本文來自Tech Opinion,原文標題《Someday, All Companies Will be Tech Companies》,作者BEN BAJARIN。虎嗅翻譯。


 為什麼說所有的公司都將成為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