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瞭解漢能請回顧虎嗅的兩篇文章:2月11日發表的《李河君,三個未知數造就一個首富》,5月25日發表的《暴漲又暴跌的漢能,成長路上的幾個疑點》。話說5月20日,漢能盤中暴跌47%後宣佈短暫停牌。7月15日,漢能終於被交易所勒令停牌,復牌已遙遙無期。
漢能神話是李河君精心編織的,它包含四個核心的角色:地方政府(為項目提供30%資金)、銀行(由地方政府擔保為項目提供30%資金)、漢能集團(為以設備技術服務做為出資,占項目40%股份)、上市公司漢能薄膜(通過關聯交易為漢能集團墊資提供設備)。神話的華彩部分是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市值飆升,李河君超越馬雲、王健林成為中國大陸首富。如今漢能薄膜發電被停牌調查,神話中的「魔幻城堡」面臨崩塌。
但李河君是怎麼把號稱法律法規完善、監管嚴格而且有效的香港證券市場變成「造富平臺」的?漢能薄膜發電巔峰時的市值突破3700億港元,僅港股通投資者損失就將近26億元,假如確實存在違法行為,則「泛海40億操縱股價案」、「洪良國際案」、「雷曼迷你債券案」甚至「世紀貪腐案」都「弱爆」了。香港早就需要一場「監管風暴」,希望漢能成為這場風暴的引信。
業績變臉的原因是關聯交易被迫減少
漢能薄膜發電8月28日晚間發布2015年中報,上半年營業收入21.18億港元,同比跌34.1%;凈虧損5932萬港元,而去年同期凈利潤為16.76億港元。這是漢能薄膜發電在香港借殼上市後首次出現營收下降和虧損。
漢能薄膜發電稱,為解除香港證監會質疑終止了90%的關聯交易,以致營收下降。但2014年上半年,漢能薄膜發電的毛利潤率和凈利潤率分別達到85%和52%,單單是營收下降34%不會令業績由盈轉虧。
事實上,2015年上半年漢能薄膜發電毛利潤率下滑了16個百分點至69%(去年同期為85%)。而分銷費用占營收的比值從微不足道的千分之四升至7.7%,行政費用、研發投入也出現大幅增長。
漢能薄膜發電業績變臉的原因顯然是大幅減少關聯交易所致。將產品賣給大股東,價格不妨高些(毛利潤率高)、分銷成本幾乎為零、研發投入也少;賣給其它商家,生意就沒那麼好做了。換言之,漢能薄膜發電從未證明離開關聯交易可以盈利,根本沒有資格成為公眾公司!
更有甚者,關聯交易帶來的營收並沒有及時轉為上市公司的現金流卻經常被大股東拖欠。到2011年末,漢能薄膜發電應收大股東款項累計達28.1億港元,原因是漢能未及時拿到政府補貼。而該財年「持續營業務」的營收及凈利潤分別為25.6億港元和7.2億港元!到2014年未,應收賬款達60.79億港元(較2013年翻了1.5倍),其中43億港元為大股東拖欠(24.96億港元已逾期)。
重度依賴與大股東關聯交易而且不及時結算,為虛增營收和利潤提供了便利,令人懷疑上市公司超高利潤率背後存在利益輸送。
2014年,漢能與山東新華聯新能源集團簽定了600MW生產線銷售合同,總價達6.6億美。這就是漢能對外宣傳的「向協力廠商」銷售占營收的38%。2015年上半年,山東新華聯成為最大的客戶、貢獻營收18.68億港元。但山東新華聯卻計劃以3.64港元/股認購了15億股漢能股票,按5.20大跌前的價格此項認購的浮盈達56億港元(摺合7.2億美元)。就這樣,「好好的協力廠商」又變成了股東,仍然是關聯交易(據悉認購計劃已暫停執行)。
漢能薄膜的關聯交易從來不是秘密,而是在每期財報中昭告天下。2011年~2013年,上市公司來自最大客戶(母公司)的營收占比幾乎達到100%。市值3000億的上市公司,居然只有一個客戶,這個客戶還是它的實際控制人。
根據監管分工,香港證監會負責審查上市公司整體披露質量及該公司上市是否符合公眾利益。漢能薄膜發電這家世界資本市場絕無僅有,只做關聯交易的公司上市,符合公眾利益嗎?香港證監會早幹什麼去了?難道沒有人對此負責?
疑點重重的借殼上市
2009年10月,紅髮集團(0566.HK)宣佈以總代價41.82億港元,全資收購薄膜太陽能組件設備供應商Apollo集團。對價分三批次以發行新股及可換股債券支付,全部完成後Apollo持股相當於原有總股本的4倍,成為新的第一大股東,上市公司亦更名為鉑陽太陽能技術控股(簡稱鉑陽太陽能)。#這就是所謂的買殼上市#
按說監管機構對於以現金認購新股不須幹預。但為了對投資者負責,監管機構難道沒有必要把一下關,查查Apollo的資金來源,看看它的經營能力是否勝任操盤一家主機板上市公司。如果證監會或聯交所稍加留意,應當可以發現Apollo不是一個適宜的買主。
第一是沒有經營歷史。根據公告,Apollo是一家薄膜電池生產設備製造商。在北京及福建泉州各有一個「研發小組」,生產基地亦在北京,員工總數為116名(其中研發18名、產品設計生產58名)。Apollo旗下位於香港、福建北京的三家附屬公司分別成立於2008年11月,12月和2009年7月。
第二是沒有成熟的員工隊伍。自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8個月的薪酬總額為165萬港元,其中5名薪酬最高者得63.9萬。假如其餘111名員工平均月薪為4000港元,則人均服役時長為2.3個月,試用期都沒過!
第三是沒有像樣的的生產設備。到2009年7月,Apollo手中廠房、設備的賬面值為86.1萬港元。腦補一下80萬能在北京能置辦什麼廠房、設備。
第四是沒有起碼的業績。2009年7月未,Apollo尚未取得營收。只披露手裡有10.2億元的合同,而且有8億多來自非獨立協力廠商「中錦陽」(似曾相識的關聯交易)。被收購時,Apollo帳上4.17億元預收款算是流動負債,占總資產的83.4%。
2008年成形、半年後就買殼;廠房、設務、人員要啥沒啥。但憑80萬的設備、接10億元訂單,花42億反向收購上市公司。這麼勵志的故事香港監管機構真的沒有必要核實嗎?
2010年鉑陽太陽能從漢能獲得25.5億美元定單,同時向出售49.1億股,數量相當於當時已發行股本的106.49%,占擴大後股本的51.57%,相當又賣了一次殼。向漢能發行的第一批股票單價僅為0.239港元,較二級市場五日均價折讓了67%,比一年前賣殼時的0.329港元/股還低。第二批更低,0.12港元;第三批0.1港元。而此時收購Apollo的對價中還有高達37.6億港元可換股債券沒有兌換。
以為漢能買殼的故事結束了?還有你們想不到的精彩結局:2011年,上市公司又與漢能訂立180億股的認購協議及30億股「獎勵」協議,單價均為0.1港元,此前的認購協議失效!
Apollo是何方神聖? Apollo與漢能有沒有關係?漢能認購新股的價格為什麼如此之低?為什麼連續兩次都被交易所「豁免清洗」?漢能在香港借殼上市的過程疑點重重,毫無「公開」、「公平」可言。
歐美國家將證券監管機構視為為資本市場的「看門狗」(Watchdog)。香港的「看門狗」稱職嗎?上市公司大股東想來就想,想走就走!投資者利益怎麼保障?#香港資本市場是公共廁所嘛?#
假如漢能薄膜發電股價被操縱很難發現嗎?
別人買殼後忙著注入資產,李河君卻以各種名目增持股票。2014年報,漢能薄膜發電已發行及繳足股本為416.3億股(較20013年凈增130億股、增幅達45.6%),李河君持有總股本的80.75%(336.2億股)。對外界來說,漢能薄膜發電唯一看得見的「產品」就是股票。
股本擴張同時,漢能薄膜發電的股價亦穩步走高。2012年一整年,股價基本在0.3港元下方運行;2013年上了一個台階到1港元以上;一年前的今天(2014年9月8日),漢能薄膜發電收於1.26港元。
2014年11月17日港股通的開通成為一個轉折點。內地投資者認概念、貪便宜,大額定單、純正的新能源概念,不到2港元的價格,使漢能薄膜發電受到港股通投資者追捧,股價扶搖直上。據統計,自滬股通開通至2015年5月19日,內地投資者凈買入25.71億港元漢能薄膜發電。#他們的最壞結局是血本無歸#
2015年3月5日,漢能薄膜發電創下9.07港元新高,半年間漲幅達620%!9.07港元這個價格對應市值為3747億港元(約合3000億人民幣),遠遠超過李嘉誠的「旗艦」長江實業!
英國《金融時報》對漢能薄膜發電從2013年2月起在二級市場的80萬次交易數據進行分析,發現股價經常在收盤前十分鐘飆升。有關專家認為這是股價被操縱的重要特徵。
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但有兩點值得注意:
首先,握掌全部實時及歷史交易數據的交易所確定某次交易存在問題或許不易,發現經年累月的持續操縱有難度嗎?
其次,香港被稱為「李家之城」,而誰見過漢能的產品?漢能薄膜發電市值超過長江實業,符合一個港人的common sense嗎?「事有反常即為妖」,為什麼直到紙裡包不住火才開展對這隻妖股的調查?
高科技+能源,這是漢能喜歡炒作倚賴的概念
香港證券監管水準遠不如想像得好
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香港證券交易有著悠久的歷史,1886年港交所已然成立。美國在1933年已然有了《證券法》,並逐步形成「舉證責任倒置」、「集體訴訟」等一整套保護投資者利益的監管體系。而香港證券監管水準卻長期處於滯後狀態,1973~1974年股災爆發前香港證券市場在大致是不受監管的。
本身是上市公司的香港聯合交易所亦承擔多項監管職能,但更多地表現為一個自律性組織。直到1989年5月,隨著《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條例》的出臺,香港證監會宣告成立,其性質為獨立、非政府的法定團體。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到2004年3月開始生效。特區政府、證監會、交易所構成的「三層證券監管架構」用了一百多年才成形。
虎嗅曾以漢能、國美、陽光等三家大陸人熟悉香港上市公司的軌跡為例,指出香港證券監管遠不如想像得好。漢能薄膜發電市值突破3000億的鬧劇給香港證券監管一記響亮的耳光,揭示了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真相。#別拿「同股同權」當遮羞布了#
本文題圖來自CFP漢華易美授權,不得轉載。
From Eastland
漢能醜聞給了香港證券監管一記響亮的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