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員警網頁刪改六七暴動內容 網民:明目張膽篡改歷史
又到了開學季,身著各校校服的小學生和中學生們活躍在上學途中。校服還是那個校服,曾經身著校服背書包上學的少年,已經成為送孩子上學的家長。
男生藍白搭配風格,女生紅白搭配,清一色的運動風格,二十年不變的經典款式,成為8090們的共同回憶和共同槽點。
毒校服、醜校服和天價校服
從1993年教委統一校服到今天為止,校服一直倍受關注,卻一直倔強地保持本色不變。基本每年各地都有「校服事件」發生,樣式醜、尺碼不合適、性別難分、季節難分、透氣性差、採用廉價材料、反光條不合格、含致癌成份,甚至是三無校服,都被教育部門「驗收」後下發到同學的手上。更有甚者,學校為學生包辦了18件春夏秋冬三季全套裝備,費用高達數千元,強買強賣的銷售形式成為家長們的負擔,價格和質量的監管成為「真空地帶」。反腐幾十年,卻鮮有校服腐敗事件曝光。
為什麼有錢買不到好看中用的校服
教育部披露,校服購買主要有三種模式:
1、半市場化採購,由學校和家長共同確定樣式後,由家長到校服門店購買;
2、政府招標採購;
3、校方向校服企業直接採購。
不妨來分析一下:第一種模式在採購上雖然可選企業少,但在樣式和質量上家長有一定話語權。第二種模式用於部分不差錢的區域,由財政撥款採購,校服的品質有一定保障。第三種是目前採用的最多,由校方向學生收費後代學生採購,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甚至價格知情權,引了學生及家長對校服的不滿意。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3年中國校服產量達一億零六千套;國家資訊中心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的校服消費金額約為252億元。這數百億的市場,被國內數千家校服生產商瓜分,市場份額碎片化。20餘年的市場洗禮,並沒有為中國校服市場培育出校服領域的領導品牌和知名品牌,這或許是這個領域的悲哀,這隻有在「局部壟斷」的情況才可能出現。
2013年,筆者走訪了部分服裝生產企業,其中有兩家企業曾是校服、公務員及事業單位的職業裝供應商。筆者和他們做過細緻的交流,他們稱:做壟斷機構的供應商,招標形同虛設,隱形的公關維護及利益輸送,直接導致校服成本上升,有限的預算,只能採用低價面料和經典款式裁剪。這成為校服「毒」、「醜」的主要原因,當然天價校服和這個亦不無關係。後來二家企業均退出了本地的校服和公務員職業裝的供應,他們稱:為了自己活的更有尊嚴。
市場角逐者將推進市場化變革
被吐槽了N久的校服質量標準問題,在2015年上半年終於終結。2015年6月30日,國家標準委批准發布了GB/T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國家標準,這成為我國首個針對中小學生校服產品的國家標準。此國家標準,較之前的FZ/T81003-2003《兒童服裝、學生服》、FZ/T73021-2004《針織學生服》等標準更為嚴格,針對性更強。
近幾年,有數家知名服裝廠商切入校服市場,校服市場迎來正規軍和遊擊隊的對攻。
2009年,做紡織貿易及代工的某家企業由貿易商和製造商升級為品牌商,推出品牌校服,以校服市場為切入口,通過校園訂製、實體店銷售、線上銷售打造英倫青少年服裝品牌。目前,其稱已經服務國內外3000家學校。
2010年,從職業裝業務轉型為校服業務品牌的某家企業,引進北京四中教育投資中心,從名校的校服私人定製切入市場,推出1+N服務,即1個由設計師結合校園文化背景設計出標準款校服,加上N個如圍巾、配飾、帽衫等搭配組合套餐,組合套餐由學生自由選擇是否購買。此外,其採用互聯網售買方式,其希望積累線上用戶,進行泛教育平臺的佈局。
2015年,分別以高端定製、職業裝、男裝為主業的幾家企業進入校服市場,採用招募代理商的形式拓展校服業務,這樣能利用代理商本地的資源打開「局部壟斷」的堅冰。另外,一家企業還推出APP,學生家長能夠通過手機來預訂校服,亦給其未來進行互聯網+整合帶來更多想像空間。
20年的校服積詬,一紙標準無法解決毒、醜和天價。只有強勁市場角逐者和市場化的改革者,能讓穿校服的小夥伴們美起來,更自信。
【作者公眾號mgsypl 關注傳統零售轉型】
From 馬崗服裝觀察
內地校服之殤:醜爆了的校服何時才能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