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苦誰人知!每當天氣轉變或寒流來襲,中醫科門診因口乾舌燥、眼睛乾澀、皮膚乾癢等乾燥症狀而就醫的患者,就比平常增加1成。中醫師表示,這些乾燥表現與疾病、體質和氣候有關,除了針對根源做治療和體質調理之外,「乾苦人」也可適度多攝取木耳、山藥,以及滋陰潤燥的食療,當作日常的保養之道。
每到換季或寒流來襲,許多人感覺肌膚變得乾燥,需加強保濕。
乾燥背後原因複雜 對症治療才有效
乾燥症狀雖不至於影響性命,卻會影響生活品質、睡眠狀況與心情。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中醫科醫師翁淑雯表示,臨床常見乾眼症、更年期症候群、乾燥症和修格蘭氏症等疾病的患者,共同點就是「覺得乾」,即使經過西醫治療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仍有部分患者深受「乾燥」的困擾,轉而尋求中醫的幫助。
翁淑雯中醫師表示,平常在醫師的指導下食用養生料理,也能減輕乾燥引起的不適。(圖片提供/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
中醫雖然一般會把這類病症歸為「燥症」,但其原因卻可能有燥邪引起、氣虛陰虛致燥,甚至陰損及陽而兼陽虛等不同,因此臨床治療原則分別有潤燥、益氣、養陰等差異,需經中醫師細心診斷和評估,再依據個人的實質體質、病位和病性,予以對症治療。
養陰潤燥的食療藥材。(圖片提供/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
緩解乾燥不適!平常飲食重養陰潤燥
除了專業的診斷治療之外,翁淑雯中醫師表示,良好飲食習慣也能改善乾燥所引起的不適症狀。建議民眾盡量食用刺激性、太辣、太熱或太寒的食物,可多吃木耳、山藥和當季食材,也可在醫師的指導下食用百合粥、生脈飲等食療,有助養陰潤燥。
1.【百合粥】:取30克生地黃煎汁去渣備用;將30克新鮮百合和適量的米,加水同煮成粥,最後加入生地汁即可。百合性甘平,潤肺清熱,補中益氣;生地黃性甘苦寒,清熱涼血養陰。
2.【益胃飲】:取沙參9克、玉竹4克、麥門冬15克、生地黃15克、糖3克,加水1000c.c.煎煮,去渣放溫即可飲用。本湯能滋陰養胃。
3.【生脈飲】:取人參9克、麥門冬9克、五味子6克,加水1000 c.c.煎煮去渣後飲用,能益氣生津。
4.【沙參玉竹鴨/豬肉】:取沙參30克、玉竹30克、些許薑和適量鴨肉或豬肉同煮,最後用少量鹽調味即可。此食療能養陰潤肺益胃。鴨肉性味甘鹹冷,能滋陰補虛;豬肉性味鹹寒,可補肝腎、潤肌膚。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乾」苦誰人知!4食譜潤燥有一套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