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螞蟻金服的企業公示資訊中,北京中郵投資中心已經成為其股東。郵政集團也在其官網發布消息證實入股阿里巴巴集團旗下螞蟻金服。根據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總經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董事長李國華表示:「入股螞蟻金服拉開了雙方全方位、多層次合作的序幕,為日後普惠金融、農村小額貸款等方面的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農村是一片廣闊的天地,阿里對此也覬覦已久,在電商、物流等方面針對農村早已開始佈局。包括與中國郵政在去年6月就物流、電商等方面與阿里集團也達成了戰略合作意圖。
郵政成為了僅此於社保基金的螞蟻金服第二大戰略投資者,那麼為什麼阿里做農村金融要拉上郵政呢?
郵政的優勢
網店數量的絕對優勢
根據中銀協發布《2014年度中國銀行業服務改進情況報告》,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總數達到21.71萬個。其中郵政銀行以超過4萬個網店以上的數量,高居數量第一,行業占比接近20%,超過了老二工行、老三農行的數量之和。二2014年全國普查數據中顯示的全國鄉鎮總數量為3萬3千餘個,因此基本可以判斷郵政集團的線下網點已經深入到了中國幾乎每一個鄉鎮級別的地區。
對於金融與網絡教育程度基礎較差的農村地區,線下教育的過程是必不可少的,郵政無疑有做好這個任務的好基礎。
特殊文化下的信任關係
在很多非沿海農村地區,郵政儲蓄所幾乎是農村居民唯一能找到的金融服務網點,而且傳統的郵遞業務多年以來便是農村居民與外界聯繫的重要通道。此外,除外出務工外農村地區工作機會流動性不強,許多農村網點的工作人員與當地居民保持的長期頻繁的交流,有著非常好的感情基礎。
郵政的黃昏
傳統郵政業務的衰敗,金融及金融代理已成為支柱業務
郵政是國有獨資的企業,對於郵政業務有著專營的權,但是傳統的報刊、圖書、郵票發行業務、郵政匯兌業務早已被衝擊成了渣。自郵政集團與郵政銀行分離經營後,金融以及代理金融(各種代發、代售、代繳)地位日漸提高。
保值需求
自90年代郵政業務與電信業務分營後,郵政虧損的問題暴露的越來越凶。這些年,國家採取財政補貼、稅款返還等方式,緩解郵政行業的困難,郵政企業也做了相應改革,但虧損仍然嚴重。作為商業化運作的國有企業,資產價值和自我造血能力還是需要保證的,其轉型勢在必行;要不然給管理者套上個「經營不善導致國有資產流失」並不是說不過去的。
螞蟻金服作為普惠金融的一部分,社保基金入股已經馬雲承諾的低持股比例已經證明瞭螞蟻金服不可能成為企業私家花園而必須帶有「國家公器」的性質。社保基金入股螞蟻金服是價格有一定的折扣,相信中國郵政入股阿里的價格也不會太高。
普惠金融提了多年,但農村金融依然步履維艱
農村金融一直很難玩轉:
農村人口相對不集中,並且隨著中國城鎮化的改革,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向城市輸出,大量農村遺留下來人口主要都是老齡人以及留守兒童。從人口構成上來看並沒有強烈的金融需求。
農村地區金融業務需求總量較少。例如農村人口最大的一次性資金需求便是建房,但農村建房大多基於自家宅基地或者回遷地,並且主要勞動力也來自親戚或者周邊,因此建房成本相對較低。據筆者瞭解,在非沿海地區的農村中,地基+土建+簡裝的成本通常不超過千元每平米,一般家庭建房資金需求多在30萬以內。
農村金融業務要因地制宜,產品設計極難標準化。受地域與種植物影響,農業生產的金融需求差異極大:不同地域對於種子、肥料、農機、銷售等各方面需求各不相同,在產品設計上極為困難。
傳統貸款流程不適用農村地區,抵押物這一條基本上就很難滿足。針對大規模種植、養殖的農戶部分銀行與農村合作社會有相關的貸款政策,但是通常折算率較低,不能滿足農業生產需求。目前也有部分類似專做農業P2P的機構提供金融服務,但是大多年化成本達到12%~18%之高,農業生產較難負擔此成本。
農村居民金融教育程度不高,郵政從業人員也不甚熟悉金融業務。
針對城市地區意欲「去網點化」的網商銀行,同一個乾爹的螞蟻金服針對農村地區則需要加強在線下的引導服務能力。郵政集團雖說積重難返、機構臃腫,但卻也正是民生所需,並不可能做大的關停網點、削減成本的改革。
農村金融市場大,只是太難啃,但移動互聯網的時代貌似給眼紅這個領域的參與者推開了一個機會窗口。螞蟻金服與中國郵政若能結姻愉快,相信對雙方還是都有著不少的想像空間的。
From 虎嗅
螞蟻金服接受中國郵政投資,農村金融為何要帶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