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北角經過一賣佛珠及水晶的店鋪門口,見到有一些佛經書籍免費贈送予有緣人。其中一書引起了陳師傅的注意,該書名為《保富法》,當時心想,極少佛經會跟人論賺錢及保財之道的,好奇之下拿了回去閱讀。讀畢之後,深覺值得推薦予大家認識,值得大家一讀再讀,再三回味。

作者簡介
聶雲台先生是晚清中興大臣曾國藩先生的外孫,雖生於官宦世家,卻秉遵外祖父曾國藩「寧可討飯也不為官」的遺訓,放棄唾手可得的仕途,把位極人臣的先人智慧運用於經商上,於商海中沉浮礪練。他創辦的上海大華紗廠,年利潤七十萬,成為上海紗坊業年輕有為的實業家。後被推選為上海華商紗廠聯合會董事長和上海總商會會長。
聶先生長期居住在上海,最容易看到財富大起大落的現象。作為四十年代上海著名的實業家、慈善家和社會活動家,其後又研習佛法,參悟人生,於商海成就了一番事業,不僅積累了可觀的財富,也在多年不斷的散財佈施的善行中,修得人生正果。

寫作背景及動機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是一個奢糜之城,縱欲享樂之風盛行。當時已在上海工商界頗有份量的聶雲台先生,深感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在潛心學佛、勉力向善之際,勤力著文,對當時社會流行的奢靡風尚進行批評匡正。 這部《保富法》當年刊登在《申報》的時候,據說還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並廣為誦讀,繼而傳世。
作者將自己一生的所見所聞,融合歷史的經驗教訓,編成這本震撼人心的好書,目的在提醒世人「如何才能真正的保有財富」;避免重蹈貪財者的覆轍。勸喻眾生勤儉恭行、保富惜福。並以身作則,號召世人不應執迷於一己私心,貪財戀富,揮霍享受,而應廣結善緣、樂善好施、積德向善。 

 主要內容
《保富法》就是用佛學觀點來說明怎樣才能得到財富,怎樣才能保住財富。聶雲台先生把他一生看到的很多事例寫下來,他一生接觸了很多人物,其中一類是與曾國藩先生同時代做大官的人的後人。他對這些家庭都很熟悉,他觀察了這些家庭的成敗興衰。作者發現往往某些有良好教養的家庭,如曾國藩、林則徐等,他們這些有家道傳承的家族,能夠繼承家業,若干代下去還出人才,保有財富,保有社會地位。直到1940年代家風還保持得很好,家族也很興旺。至於一些為富不仁,巧取豪奪,以權某私的家庭。他們家族的第一代做大官、發大財,往往到了第二代、第三代就敗落,甚至是家破人亡。
聶雲台先生就是抒發這種觀點,來看種什麼因,結什麼果。如果你要希望子孫代代都有錢,那需要懂得佈施,佈施是種福德,佈施是開源。又要懂得惜福,愛惜福報,不浪費,不奢侈,那麼自然家道昌盛,就能夠傳若干代。


 【好書推介】《保富法》

 https://www.facebook.com/titbup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