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超級課程表創始人余佳文引起不小的爭議,一方在知乎等社交媒體上把他「黑出翔」,另一方則維護他們認識的佳文的確有多牛逼。最近余佳文又在福布斯的「雲集」活動上發表演講,先放下對余的這個人爭議與質疑,看看他說關於產品、市場與管理的事,有沒有一些道理。

 

大家好,我就是最近被黑出翔的余佳文。

 

反正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嘛,我被罵了,公司業績還變好了,我覺得我比陳歐好多了,陳歐是被罵產品,至少我不是被罵產品,而是被罵這個人。罵就罵嘛。

 

我今天分享什麼呢?第一個講做產品,怎麼做一個好的產品?那你覺得我吹牛逼就吹牛逼,你愛怎麼想怎麼想。第二個講怎麼推廣,這點我很牛逼啊,你看我能夠被全國人民罵,被全國人民誇,你就得跟我學。

 

好產品不需要太多功能,也不靠口碑來吹牛,重要的是別犯這幾個策略性錯誤:

 

第一,做產品是讓消費者知道你是什麼,而不是你覺得你是什麼。

 

我覺得大家都在講,產品如何做到極致、如何樹立口碑,這些都是吹牛逼。我覺得做產品講的是策略,怎麼講策略呢?那就是無論是做互聯網還是傳統行業,不是你覺得你的產品是什麼,而是消費者覺得你的產品是什麼。

 

要試想你的東西做出來之後,消費者會覺得它是什麼東西。比如麥當勞,不是「餐飲」,而是「快餐」。360,這個產品特質不是殺毒,而是安全。只有你的東西出來,能夠讓消費者立刻知道特性是什麼,這個產品才能夠成功。

 

第二,別做太多的功能

 

讓用戶一句話理解你非常重要。如果一家公司要用戶花功夫去弄明白你的產品有這樣、這樣、這樣的功能。你就會發現消費者一點都不會理解你的產品。

 

就像超級課程表,我們會對外說超級課程表,但我們軟件里有一個功能叫下課聊,它特別火,它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學生交友平台,僅僅是面向大學生的哦,別到時候又說我吹牛逼。但我們從來不對外宣傳下課聊,我們只對外宣傳超級課程表。因為我們知道,如果我們宣傳了一個產品里的兩個功能,消費者就會覺得混亂。

 

大家都說我吹牛逼,說我根本不賺錢什麼,其實超級課程表其實已經涉及到學生的金融,招聘,兼職,包括培訓。我們光在北京就有幾個錄播室,錄製很多很多課程。但我們從來不會把這些東西放到超級課程表裡,把這些功能描述加進去,頂多給這些產品做做廣告。因為我們知道這樣會打亂用戶的思考。

 

有些互聯網公司覺得,我有一個入口,(就可以)做得很大。比如說超級課程表,如果我們做學生分期,我們就把學生分期功能,放在超級課程表裡面,因為這樣能夠賺錢,能夠導流量。

 

但這是錯誤的,你會發現短期你的利潤是很高的,但是長期下來是損失的。因為你的消費者的印象就變成它既是一個超級課程表,又可以做分期,你一聽,消費者就會混亂,不理解你的產品到底是幹什麼的,你產品一定不會成功的。

 

第三,不要比服務,不要比產品

 

昨天我跟邢帥在聊,做教育也好,做什麼東西都好,不要比服務,不要比產品。就像一個人一樣,你說余佳文丑不醜,有人說帥,有人說丑。比服務,比好與壞,這個東西沒標準的,你永遠比不過別人。

 

可樂飲料在美國有兩個品牌: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美國當年賣的最好的飲料是可口可樂。那競爭者百事可樂怎麼打可口可樂?它出了一種飲料,也是可樂類的,但比可口可樂甜那麼一點點。這時候百事做了個測試,在不透露品牌的前提下,把兩杯可樂給消費者試飲。消費者都覺得百事可樂比較好喝;但如果在告知兩杯可樂各自品牌的前提下,消費者出於對傳統品牌的高度認可,他們還是會覺得可口可樂比百事可樂好喝,因為可口可樂是老牌正宗的可樂,它才是可樂的代表,而百事可樂是個新產品。

 

結果可口可樂傻逼到什麼程度呢,它看到百事可樂出了一款比較甜的可樂之後,就出來一款飲料也跟它差不多,甜那麼一點點,做了個新牌子。結果一下消費者就混亂了,原來你可口可樂是正宗牌,你現在不正宗了,在原來的領域你是老大,但是換到個新領域,你出了一個跟人家一樣的東西,那人家就是老大了。所以最後反而消費者轉向百事可樂了。

 

所以有時候做產品策略就錯在這裡,有時候你會發現,我發展一個新的產品線,會讓你公司短期業績增長,但長期下來你是做不過別人的,你會比別人差。

 

第四,千萬別拿改造人家產品的缺點來做你的優勢

 

我個人其實還做投資,我見過很多公司這樣跟我說,我發現行業內哪些公司的產品有缺點,這個缺點,那個缺點,我要改造他們的缺點,把那個東西做好。我認為我們本身服務要做好,但是千萬別拿改造人家產品的缺點來做你的優勢。

 

真正攻擊你的競爭對手,千萬別攻擊它的缺點。一攻擊它的缺點,要麼同樣是攻擊你自己,要麼是攻擊不到位。為什麼?有些公司,比如它價格貴了點,你覺得它價格貴,我做一款價格比它便宜的東西出來賣;但是有時價格戰,價格雖然是人家的缺點,但往往並不是人家最致命的缺點。

 

那我們要發現一家企業最致命的缺點在哪裡?應該是它的優點。一家企業企業的優點一定是它的缺點。

 

三個正確的產品策略:改造別人的優點;讓消費者理解你與競爭對手不一樣;縮小戰場

 

比如麥當勞和漢堡王。麥當勞當時把漢堡產業在全美國做得特別大,漢堡王怎麼打呢?它發現麥當勞優勢在於它是有條生產線的,它能夠快速大規模生產一個漢堡,而且就同一個口味的。漢堡王覺得這是它的優點,所以它們才能夠迅速地製作出一個漢堡,但缺點就是消費者不能個性化。

 

這時候漢堡王怎麼打,它推出了一種產品就是你來我漢堡王吃漢堡,你先挑好你的料,我製作一個給你,它通過這個手段,迅速打下了市場,所以業績做的特別好。而麥當勞是做不了的,因為生產線是麥當勞的優點,麥當勞不可能去改變自己的優點。所以你把經營對手吊起來打,它很痛,但它又不能反抗。

 

比如美國有兩家汽車公司,A公司生產的是又大又寬敞的汽車,價格賣得特別貴,B公司想怎麼打,我生產一模一樣的汽車,然後我價格比你便宜來賣,結果你會發現,你把市場都打亂了,原來可以都賣貴一點,大家都能賺錢,你出便宜了,人家也可以跟你降價,打價格戰,這市場打不下來的。

 

但是C公司怎麼打呢,他發現又大又寬敞是你的優點,但是一定也有你的缺點,就是不夠便利,太大了,所以它推出了又小,又便利的汽車,打下來市場。改變一個市場不是改變人家的缺點,而是改變人家的優點,我們才能夠迅速成長。這是做產品第一個策略。

 

那做產品策略第二種是什麼?第二種,我認為是側翼戰,就是在消費者腦子裡搶一塊地盤。比如牙膏,原來有一個牙膏公司,推出的是韓國的牙膏,乳白色的,可以固齒,防蛀,結果消費者就一直覺得說那這個牌子一定是固齒的,那有另外一家公司怎麼打呢,它推出了清新口氣牙膏,一下打開了市場。

 

還有另外一個洗面奶,洗面奶外面推出美白的,護膚的,滋潤的等等等等。但我一個朋友在廣州做洗面奶,做祛痘。結果一下子市場就打開了。所以我覺得第二種打法就是:盡量讓消費者覺得你跟別人是不一樣的,消費者能理解你。

 

第三種打法,我叫游擊戰,就是超級課程表打法。我當時初來這個市場,我發現在大的社交平台裡面,我做不過騰訊,做不過人人網,做不過新浪微博,但是我可以把戰場拉小啊,拉到校園裡我就是老大了。我可以迅速鋪開,別人做不到的。因為老大不可能顧及到多個市場,但我可以在小市場裡面迅速去成長,所以超級課程表才能夠做到1000多萬大學生在使用。我沒吹牛逼。

 

我覺得還有另外一種,就是做到不一樣。原本口香糖是清新口氣的,那你打口香糖新品牌打什麼?防蛀嘛,多咀嚼可以防蛀的,那你可以迅速打開這個市場。所以不要去改造別人的缺點,要麼改造別人的優點,要麼讓消費者覺得你跟別人不一樣,要麼把戰場縮小,你的產品才能做好。

 

所謂外面的產品經理啊,公司說我的服務多好,多怎樣,然後我的UI體驗多好,整天不都是扯淡嗎。只有你的產品策略對了,後面那些東西才能走對,這是我的觀點,你可以噴我。

 

廣告營銷一定要懂兩大用戶傳播心理:自己收藏起來再看;轉給那個特定的TA看

 

下面講怎麼做營銷。因為我做這個用戶量,一個用戶成本3毛錢,然後最近還不用,央視給我播了30秒廣告,我幾句話播了30秒廣告,也幫我掙了很多錢嘛。基本我可以吹牛逼說我不怎麼花錢我就可以做推廣。

 

但是怎麼做營銷呢?我覺得廣告還得投,那些所謂不投廣告,就可以做起來一家公司,這些公司都扯淡的,我不相信。

 

我也投了很多廣告費,但是我覺得投廣告最重要是,不是告訴別人我是什麼,而是盡量讓你的消費者理解你是什麼,讓消費者知道,會跟別人說,它是這樣這樣這樣一個東西,這樣你就成功了。

 

所以有些廣告你會發現,如果你長期要投廣告,你的邊際成本是不趨於零的,但是我這樣投廣告,邊際成本慢慢就會趨向于零。因為我的用戶會有口碑,只有你做到讓消費者理解你是什麼你才能形成口碑。

 

別做傷害品牌的廣告。每年新生開學的時候,都有很多企業把衛生巾送給我們,為什麼?大學生要軍訓,穿軍靴很痛,拿衛生巾去墊腳。當時我就問一個朋友,其他企業的衛生巾我都不接了,只用你單個品牌的衛生巾,我幫你送,好不好?他說,好啊,這流量很大!當場我就說這是很傻逼的行為。

 

你會發現短期內(通過這個市場活動)你的品牌是曝光的,但長期下來(品牌)是受損的。因為衛生巾是貼在私處的,你拿它來墊腳,消費者會怎麼理解?只能理解成是低劣的、價格便宜的拿來墊腳的東西。所以你的品牌就不能在消費者的心中佔領心智。所以有時,你看到一家企業的營銷人員和公關人員短期內業績是上升的,但長期看是下降的。

 

做廣告一定要懂得用戶傳播的心理。用戶傳播的心理有兩種:一種是收藏,比如超級課程表會發一些四六級資料,很多用戶會轉發,用戶為什麼會轉發?他們想要收藏起來。比如你微信朋友圈分享這些東西,其實你都是收藏起來之後可以看。如果你的營銷內容能夠做到讓用戶收藏的慾望,你就成功了。

 

第二種傳播,是消費者到底想給誰看。寫廣告文案有時候不是給消費者看的,而是給消費者想給的那個人看。什麼意思呢?

 

比如有一天你和女朋友鬧分手了,兩個人鬧得很凶,突然有一篇文章說,有時候兩個人吵架也是增進感情的方式,你就會發現你會轉,你女朋友也會轉,因為她想給你看,你也想給她看。有時候會說好男人的十大標準是什麼,很多女的都會轉,不是轉給朋友看,而是轉給你男朋友看的。不是寫好文案就那麼簡單,而是寫好后想清楚你的消費者想給誰看,你可能就傳播的特別快。

 

要分析廣告價值。我們能夠分析每個小時的新增用戶,他的成本是多少錢;而且一定要利用別人的資源幫你免費做廣告。前幾天我被罵,我一直沒說話,你罵去吧,因為被罵的東西是很容易傳播的,很多人都把超級課程表和余佳文都拿去罵,罵吧,沒關係,很多人都會好奇去查我。等他們罵的聲音不多了,我再出來解釋。

 

被罵的那幾天我在幹嘛呢?我在想,被罵了,用戶量肯定會增長,如果這個時候產品做的不夠好,用戶進來不喜歡,我們就損失了;所以這幾天我一直憋在公司,憋在家裡,想產品怎麼搞。所以我們全公司沒有人回應,有人說佳文你要做公關,我說不做,先把產品做好;那幫罵我的人幫我業績翻了30倍,我幹嘛要和他們吵。等罵的差不多了,產品改好了,我再回應,所以今天我就出來了。

 

90后CEO怎麼管公司:老闆把方向,員工往前沖;企業方向亂了,員工做什麼都累,而且是心累

 

另外講公司怎麼管。我公司只有100多人,其實比較好管。在座一些企業可能上千人,可能很難管,但是我想分析一些人性的東西,讓老闆去理解一個企業應該怎麼管會更好。不一定我的辦法是最好的,但它最合適我的公司。企業一定要做到三點:第一點是方向;第二個是流程;第三個是文化。

 

方向是什麼?你會發現你的員工一直喊累,老闆說那給他放假。員工的累分兩種累,一種是心累,一種是身體上的累,當你的企業方向很明確,員工方向很明確,你會發現加班熬夜他們都願意干,他們都不累;當你的企業方向是混亂的,你會發現員工做什麼都沒方向,他是心裡很累。所以做一個老闆,最重要的是我定好企業的方向。

 

第二個是流程,老闆可以不管公司。我經常講一句話,老闆給員工發工資,老闆還要管公司,其實有點傻,所以我從來不管公司的事。但是我敢說這話的前提是你公司的流程一定是很清楚。結果不可控,但流程是可控的;文化管人,流程管事,流程一定要有,流程不一定是你設計的,但一定是公司下面的高管設計好的,老闆一定要參與到流程的設計中去。

 

流程設計好了之後就是文化了,企業的文化就是老闆的性格。我性格怎樣員工就怎樣,所以我特別流氓,我的員工也和我一樣。我每天幹嘛,第一是給企業想方向,企業方向定下來就不會改,很多人會覺得我沒事幹。我會去關心員工吃得飽穿得暖,因為我們員工都是大學生,為了省錢,租了一個破房子,晚上連冷氣都沒有,所以我都會去關心他們。

 

我每天早上就刷員工的朋友圈,看他們這兩天想什麼。員工不需要管,老闆發自內心的去疼愛你的員工,你把他當你的家人看,你的員工會給10倍的回報給你。所以我的工作是關心員工,多和員工吹吹牛逼,講講故事。

 

毛澤東會開槍嗎?我不知道,但是你會發現勞動人民的智慧是很可怕的,老闆越聰明,你的員工就越笨。我說了,殺人搶劫放火都是你的事情,往前沖,誰活着回來就是團長,林彪說的嘛。你會發現員工是充分自由的,但是他有一個度,這個度必須老闆來把握。

 

但是別太過干預員工的工作,他們真的很聰明,所以我就覺得有時候就是要發揮勞動人民的智慧,讓他往前沖,老闆把方向把好了,往前沖就是了,你的企業會跑得特別快。

 

1000、2000人的企業可以怎麼搞呢?核心那些東西還是老闆親自管,但銷售、運營推廣可以按員工的方式去管,這樣是可以的,因為他們比你聰明;他們能想出亂七八糟的招式出來。

 

我為什麼敢讓員工自己開薪水,又砍掉了招不到一線部門最想要的人的人力資源部?

 

我曾經講過讓員工的薪水自己開,很多人就罵你是吹牛逼吧,我覺得他們根本不知道我在想什麼。為什麼我一定要按照你的方式去做事,你可以說我的方式在你的公司不成立,但是你不能說這個方式是錯的。

 

為什麼薪水要員工自己開?我假定自己是員工,在公司打工,我會想幾個問題,第一,我每天晚上加班到那麼晚,隔天還要準時上班,不準時上班會被扣工資,所以就準時下班嘛。

 

在我的公司,上下班時間隨便你,結果員工每天晚上都會加班到很晚,周末都會來公司,余佳文是不會給加班費的,你可以不來,只要把事情搞定了。員工都很自覺的在公司加班。如果你昨天喝醉酒,你就晚點來嘛,今晚加加班,把事搞定就行了。這樣的話你的員工會特別自在。

 

第二個我讓他們薪水自己開,為什麼?因為我想過在一家企業,我今天幹了那麼多事情,比我另外一個同事還牛逼,結果薪水和他一樣,我心裡會怎麼想,我每天都會想什麼時候可以提薪,他又不好意思和你提。

 

所以我就說薪水你自己開,但是我有一條規定,如果你的薪水開的高過你的能力,我就把你炒了,薪水自己開不代表我們不做事,我們也有流程,我們也會監督着你。後來發現員工都害怕開太高薪水,都開比他的能力低那麼一點點的薪水。所以你的員工成本是降低的,其實這樣反而會促使員工會多讀幾本書,多干一點活,跟你余佳文去提薪水,員工要發多少薪水不重要,能幹多少事很重要。

 

然後我又把人力資源部砍掉,為什麼?我們人力資源部其實沒幹什麼活,他就是招個人進來,但你會發現真正在第一線工作的才最清楚他們要什麼人,哪個部門確認你們自己去找,如果你覺得你們不缺,想自己加多一點班,分多點錢,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那具體的事情都讓員工幹了,我幹什麼呢?我除了定方向,還花很多時間在員工身上。我每天早上都刷員工的朋友圈,看他們這兩天想什麼。我曾經刷過一個員工的朋友圈,他說「心酸」,我立刻去問你幹嘛心酸。他說他媽媽骨折了,因為覺得是小事沒去醫院,一個晚上在疼。我隔天早上一輛車就到他家門口等着,把他媽帶去醫院。

 

你會發現雖然我的公司沒有規律、沒有規則,但是其中有很多規律,它變成生態系統了。我當年真的是拿了1000塊出來創業,不管別人是不是覺得我在吹牛逼,我也確實拿了阿里巴巴千萬美金的投資,而我只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正是因為我的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方式讓企業跑的很快。

 

我覺得中國有兩個人很懂管理,一個是諸葛亮,一個是毛澤東。但諸葛亮36歲就死了,事必躬親,諸葛亮很聰明,他什麼事都會自己看一遍,所以他死的很快。但毛澤東沒有,毛澤東下面武將很多,你去打,毛澤東說我就一個方向:去打,毛澤東是最會管理的,所以可以多去看一下毛選,還是挺不錯的。

 

我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一個吹牛逼的余佳文。

From 福布斯


 先放下對余佳文的質疑 看其產品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