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梁振英當選後其中一個「新猷」,就是提出「內交」(即要與內地省市結交)這個奇怪概念;試問要管治全中國的習近平和李克強,上任國家主席和總理的時候,何曾提過要搞好「內交」?又有哪個省市領導上任時會說要搞「內交」?

所以有熟悉國情的傳媒人為梁振英計計數,得出他上任首15 個月內,已去了10 次內地訪問,其中拜訪的官員,絕大部分都是中央政治局委員,政治目的可謂明顯不過,同期他的外訪卻寥寥可數;難怪不少官場和政界人士均有微言,說香港畢竟是國際城市,新任行政首長理應多點外訪才是。

到他2013 年訪問紐約,適逢「斯諾登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當地傳媒在一次電視節目中,訪問他有關斯諾登藏身香港的事情時,他只能連說9次「沒有評論」(no comments)回應。在紐約這個首屈一指的國際級城市的傳媒鏡頭面前,回應一宗全球高度關注的事件,本是行政長官展示香港也是國際級城市的大好機會,可是梁振英那猶如機械人般背誦的表現,不但令他在全世界面前丟人現眼,更令香港面目無光。

「內交」本已奇怪,但梁振英不但自己做,還要「鼓勵」其他人,特別是香港的年輕人和學生去做;上任至今,他經常說要到內地為年輕人開拓機會,又不斷叫他們北上,近日又說學生對國情了解不足,學校應該辦更多更仔細的內地交流團。

撇開一切陰謀論,本來去一個地方,見識當地的人和事,了解當地的文化,也是增長知識的好方法。可是選擇去哪裏,就得視乎那裏是否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是否能夠真正認識當地的事物了。

有時候,站在外面觀察,說不定比走進去更能認識一個地方。13歲時,父母把我送到英國的寄宿學校,人在他鄉,是一個更好的機會認識自己的國家和文化,大概是因為能夠從一個新的角度了解和思考吧。

留學英國10 年,是我探索和建構民族意識和身份認同的重要人生階段。香港之所以有強大競爭力,不是由於她愈來愈像大陸,而是在於她的高度國際化。因此,特區政府若是銳意栽培香港的年輕人,那麼應該鼓勵他們多參與外國的交流、學習和工作;這樣,他們才有本事與全球(包括內地)的人才競爭。

中國是我們的國家,當然要認識,但親身走進去,是不是一定比在外面旁觀更好?今年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同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內地卻連一齣講述「開羅宣言」的電影海報,也要故意抹掉當時有份參與開羅會議的蔣介石,換上與會議毫無關係、在抗戰中沒有重大貢獻的毛澤東;要是這樣,香港的年輕人留在香港讀歷史書,也許比親身走到北京,更能了解我們的國家。


 請讓學生走出去 【郭榮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