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日是文藝片的天下,《三城記》、《烈日灼心》、《刺客聶隱娘》同期上映,憑借先前良好的宣傳攻勢,三部文藝片不僅排片佔據全國總場次的45.78%,更在話題性上遠遠甩出票房榜上的其它商業電影三條街不止。如《三城記》主打成龍父母的愛情故事;《烈日灼心》以三蛋黃影帝和同性話題招徠受眾;《刺客聶隱娘》則主打古風與「侯孝賢」這塊金字招牌

不仔細看,很容易會生出一種錯覺:認為中國電影院的座上賓們,突然腦袋開了竅,開始懂得欣賞艱深晦澀的文藝

以往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是:買斷片中的奧斯卡最佳影片,一直處於高處不勝寒的境地。一方面是因為上映時間與國外地區無法同步,往往等到影院上映時網上已能搜到資源;但更重要的則是文藝片所表達的內核多半流於艱澀難懂,情節也夠無聊,遠不如拿桶爆米花去看《復仇者聯盟》來得實在

文藝片遇冷的情況,是在王家衛的《一代宗師》上映後才徹底得到扭轉的。在那一年,這部讓章子怡重返巔峰,拿下13座影后獎盃的作品,本身便是國內文藝片史上的一個奇跡。除了貢獻出諸多可以供文藝青年們從年頭用到年尾的經典台詞,還創下了首日3000萬、5天破億的票房神話(相比其他文藝電影而言)。而它同期的對手包括當年適逢50周年的007系列紀念作品《007:大破天幕殺機》(值得一提的是,該片同樣被稱為007系列中最文藝的一部),與周星馳籌備多年的《西遊·降魔篇》

再看現在的票房榜,文藝片已有一席之地,票房表現上也同樣可圈可點。在豆瓣電影TOP 10榜單上,文藝片的口碑優勢更發揮得淋漓盡致,10部影片中僅有兩部是商業片,而這恰好又是商業片在後續服務上所具備的致命缺陷。

一部影片要反覆盈利,不可能只靠電影上映期間的票房收入。事實上,大部分能回本的影片,靠的都是影片刻錄成藍光影碟、或者進入到流媒體管道進行收費傳播。不少商業片如果在上映期間口碑較差,或許還能通過營銷手段扳回一城。但在後續的產業鏈條上則完全無能為力,因為消費者也許願意在淘寶上購買一張打折的電影票,卻絕對不會把100分鐘花在觀看被之前影院消費者冠以「爛片」之稱的電影上

因此,具備了排片、觀眾認可度與口碑之後,文藝片簡直就像多年苦修的武林高手終於打通了任督二脈,取代商業片坐上影院排片的第一把交椅,也不是什麼不太可能的事

但事實上這可能嗎?當然不可

首先要意識到這是一種偶然情況,大部分觀眾看好的仍然是「以觀眾需求為主」的商業電影。你說這是商業對藝術創作的限制也好,還是對電影市場濫竽充數進行管束也罷,總之,觀眾好哪口,就必然需要提供相應的商品滿足需求

文藝片的一大特色在哪兒?就是它的獨立性。導演具有絕對把控權,製片人和投資方統統靠邊站,成片往往是導演滿意,而觀眾不買賬。事實上,你可以說王家衛是電影史上獨一無二的大師,創作的影片必將在影史上劃下光輝燦爛的一筆,但你也不能否認當年王家衛的《東邪西毒》票房撲得何止是一個慘可以形容,以至於多年後即使被影迷奉為經典,當年卻還得靠劉鎮偉再拍一部原班人馬的喜劇來救場

其次,文藝片這一次的成功依然有討巧的因素。三部文藝片除了《烈日灼心》是因為「影帝門」成為黑馬,其餘兩部早在開拍之時就已受到各方關注。《聶隱娘》坐擁張震、舒淇、妻夫木聰;《三城記》則拉來了湯唯、劉青雲、井柏然、秦海璐,甚至還因為涉及成龍家事而成為了各方熱議的另一個焦點

就這方面而言,藝術性倒在其次,演員陣容才是真正吸粉之處。這一點上就體現了電影製作方的小心思,影院的海報上,誰也不會註明文藝與商業與否,只要能因為演員陣容走進影院,主創們就已贏了一半

也許《黃金時代》算是一個失敗的例子,但它失敗更大的因素是在於近3小時的片長、試驗性的「偽紀錄片」展示模式,演員與角色間的契合度也不高。而以當初湯唯、馮紹峰等豪華的明星陣容而言,該片在前期獲得的關注度已經夠對得起成片質量

當然,文藝片能成今日的局面,影評人的推波助瀾、觀眾們的心態方面,也不無幫助。導演或許目下無塵,營銷方卻卯足了勁要把電影賣出去,為此,影評人或許有的是發自真心,有的或許背後就連接著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豆瓣、時光網上鋪天蓋地的5分好評屬於同類,但要更low一點

而觀眾的心態則更好解釋。在不懂侯孝賢的人眼裡,所謂「劍道無親」,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可在切切實實把戛納得獎當成一回事的人眼裡頭,看這部電影,就非得沐浴焚香,以示虔誠不可

撰文/黃雲騰,編輯/吳麗。歡迎關注三聲(微信公眾號:tosansheng)

From 三聲!


 變聰明的不是觀眾,而是文藝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