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民營銀行的牌照發了很多張,可實際上大家的關注點主要在網商銀行和微眾銀行這兩家身上。原因顯而易見,傳統產業大鱷做銀行,最了不起的結果無非是再造一個民生銀行罷了,不會對整個銀行業有撼動全域的影響。背後有騰訊微信支付和阿裡支付寶的微眾銀行、網商銀行就不一樣了,他們有可能徹底改寫銀行和普通用戶之間的關係

這也是為什麼我要說網商銀行讓人期待、微眾銀行令人失望。網商銀行的APP仍然沒有實用價值,唯一開通的信用貸款功能也可以在支付寶錢包辦理,可是其中引入央行徵信系統和芝麻信用分的意圖非常明顯,所有人都非常清楚他想做的事情與傳統網銀不一樣。微眾銀行的APP則恰恰相反,理財功能一發布就具備實用價值,可如此一眼望到頭的簡單功能,與其說是另一個普通網銀,不如說是蹩腳的支付寶錢包模仿者

下圖是微眾銀行APP的介面,三個頁面分別是「首頁、理財、轉賬」。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活期+」背後對應的理財產品是貨幣基金,如此懷舊的主打功能讓人依稀想起兩年的寶寶大戰。沒錯,現在超過5%的收益率確實引人注目,可這樣的招數在過去兩年用的還少嗎?通過補貼讓貨幣基金收益率超過餘額寶,然後宣稱自己比餘額寶更厲害,可實際上貨幣基金之間長期收益的差距並不大。微信理財通沒能幫助華夏超過天弘,微眾的「活期+」同樣不會成為第二個餘額寶

「定期+」和股票基金的功能就更加稀鬆平常了,這些保險理財和股票基金是所有理財類APP的常規選項,不要說與自己有招財寶且收購了數米基金的支付寶比,和擁有資產類產品優勢的平安壹錢包比也毫無優勢。非要說優勢,微眾可以作為銀行與P2P比安全、作為民營銀行與工農中建比靈活,也算差異化競爭吧

轉賬功能作為單獨頁面顯示的核心功能則更加令人費解,到底是什麼優勢讓微眾銀行自我感覺這麼好,認為自己能夠在用戶的存量財富上與支付寶和其它銀行雙線作戰呢?餘額寶不可複製的成功優勢在於天下第一電商淘寶天貓的沉澱資金,微眾銀行莫非想借助微信天下第一的熟人關係鏈建立轉賬的金融護城河?轉賬並不是獨立的金融需求,支撐這個需求的財富管理和各種具體場景。騰訊在金融資產領域的積累遠不如平安,微信雖然在紅包戰役中勝出卻仍舊在各種消費繳費場景中弱於支付寶,靠理財和轉賬只能維持現有地盤小富即安,沒法引領更大的行業變革

微眾銀行現在的轉賬只能在自己的賬戶之間互相倒騰,到賬速度還是很不錯,轉入轉出都是秒到。

從轉賬的介面可以看到,「微眾卡」應當是未來微眾銀行的活期存款賬戶。如果是協力廠商支付,是可以與銀行比轉賬費用和速度的。例如有一次央行的大小額系統維護停運,銀行的轉賬服務就只能暫停,支付寶的轉賬卻能正常使用。如果微眾銀行嚴格遵守銀行的運行規則,會發現自己在轉賬費用和速度上同樣贏不過自由度更高的協力廠商支付

下圖是我在微眾銀行轉入和轉出操作的記錄:

雖然銀聯和協力廠商支付都可以直接與各家銀行相連,銀行與銀行間的轉賬仍然是不能互相直接轉的——沒辦法,誰讓你是銀行就該被嚴管,又誰讓你不是互聯網公司活該沒人為你鳴不平。注意看第二筆500元的的交易類型是「跨行轉賬交易」,說明確實是銀行同業間的轉賬,協力廠商支付是沒有資格說自己能夠與銀行跨行交易的。所以前一筆轉入1000元就顯得非常奇怪,要麼是微眾銀行與農業銀行之間的介面名稱對接出了差錯,要麼是微眾銀行用了奇奇怪怪的管道把錢轉走

微眾銀行APP的公測還經常出現莫名其妙的網絡錯誤,下圖出錯介面在兩年的使用期內出現了不下10次,同樣剛剛測試的網商銀行APP則連錯誤頁面是什麼樣都不知道。

如果說系統BUG在產品初期不可避免,那麼微眾銀行APP在安卓手機上自動讀取短訊驗證碼的行為恐怕就不可原諒了。

請注意看上圖的註冊介面,當你收到驗證短訊之後,微眾銀行APP會自動讀取短訊幫你填上驗證碼,網商銀行APP在相同步驟中則仍然要求用戶自己輸入,沒有讓系統代勞。安卓系統是比iOS能夠獲得更大的系統權限,我認為在需要嚴謹小心的金融類APP中使用這樣的功能屬於濫用系統權限,這也再次證明瞭為什麼iPhone比安卓更安全

總而言之,微眾銀行APP的這些功能如果放進微信的理財模塊裡,我會為騰訊大大叫好。可是現在微信支付在與支付寶爭奪用戶理財資金的競爭中畏手畏腳,最該借助社交和徵信數據大搞創新的微眾銀行卻跑來幹支付寶錢包的活兒,讓人不得不懷疑騰訊和微信到底有沒有能力像馬雲那樣通過支付寶再造出一個估值堪比淘寶天貓的螞蟻金服

我是最早為微信支付叫好的自媒體之一,201310月在虎嗅網發表的《被嚴重低估的微信支付》還挨了不少罵,直到微信紅包問世才爭議平息。問題是快兩年過去了,微信支付和騰訊的金融戰略仍然晃晃悠悠不徐不疾,讓人不得不懷疑,微信做金融到底是「不願」還是「不能」?背靠微信這顆大樹,化身微信支付的財付通當然可以穩坐協力廠商支付的第二把交椅,可是他與支付寶越拉越大的差距是不是能夠說明,我們高估了騰訊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能力?小富即安的慢邏輯不適合互聯網金融,如果潛力長期無法變成競爭力,錯過金融這樣的龐大市場會成為一個帝國衰落的開始也未可知

本文頭圖來自東方IC授權,未經允許,請勿轉載。作者公眾號理財實驗室(微信號:MoneyLab

From 康寧1984


 微眾銀行,你到底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