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咸道4棵逾70年樹齡的石牆樹一夜之間被斬首,假如有樹木死因庭,肯定裁斷為被謀殺。即有預謀,早一個星期才說古樹健康,想不到劊子手路政署速戰速決,以不驚動傳媒和街坊為前提,行刑前一小時、晚飯時間才電郵通知中西區區議員砍樹,可笑理由是「難以估計該4棵石牆樹倒塌的臨界點」,民政處特別致電提醒兩名當區及鄰區建制派區議員到場,二人拍照留念,成為幫兇的鐵證。

港大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瞻仰古樹遺容,憤怒地發現樹頭外觀健康,根本無明顯腐爛迹象。土力工程處證實古樹所依賴的石牆在砍樹前沒即時危險,路政署亦改口承認石牆沒有不穩定表徵,惟堅稱古樹的支撑部分有外移迹象,為保障公眾安全所以盡快砍樹。

若理由充份,做法就毋須鬼祟。

斬樹,是最行政方便的做法,「一勞永逸」,就像以往有居民投訴棉絮引起哮喘,康文署索性剪掉木棉樹的花和果實。4棵古樹枉死,無任何人或部門需要問責?

應果斷處理的事卻未見如是,長期飲用鉛水會損害健康甚至危害生命,但一個多月來,政府未找到「鉛」頭。張炳良局長每隔幾日就宣布新一批鉛水公屋名單,但驗水、驗血、加裝濾水器、換喉的時間表欠奉。即使最近宣布了調查委員會的委員名單,但調查範圍已縮水。梁振英一個月前實牙實齒說要評核「公共及私人樓宇供水系統的設計、建造、維修、保養,以及裝置和物料使用等的技術標準和監管制度是否妥當」,現在改為評核「食水現行的規管及監察制度是否適當」,不徹查,不會揪出元/鉛兇。

鉛水不像斬樹,官府別以為不明不白,就可以不了了之。


 殺樹快救人慢的行政手段【余若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