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正值史上最大規模的九合一選舉,其中一個矚目「戰場」是台中市市長選舉,由已擔任市長十七年、今年六十七歲的國民黨胡志強,對2005年台中市市長選舉的手下敗將民進黨林世龍。

然而, 九年光景,時移世易,當年以近十萬票之差慘敗的林世龍,今天卻在民調中領先胡志強近十個百分點,是胡志強政績惡劣所致嗎?不見得,2010年他獲英國MONOCLE 雜誌選為「2010全球最受矚目的十大市長」,近年又成功引入不少大城市採用的巴士捷運系統,大大改善台中市的交通服務。相反,林世龍除了2005年參選台中市長、2011年開始擔任台中市立法委員之外,便無資歷或政績可言。

那是何原因令一個老經驗、有政績的政治明星,面對一個經驗淺、少政績的政治「傘兵」(即「空降」)時卻要捱打?答案很弔詭,胡志強的優勢正是致命傷—他做得太久了!

當地傳媒的報道或訪問,均普遍反映了台中市民這個不約而同的感想,甚至連對手也用這一點明褒暗貶地替胡志強做反宣傳,比如說「胡市長其實做得不錯,但做太久了!」,或「台中的市民應該放過他了吧?」儘管胡強調「做得久不久,其實要看做得好不好」,總統馬英九亦以「做得久也做得好」為口號替他四處拉票,但民眾還是不受落。不少評論認為,國民黨只要換一個年輕的新鮮人出選,即可消除胡的負面因素,同時可承繼他的政績,選情應可大逆轉。

貪新厭舊, 本是人之常情,所以選民寧要「新」也不要「好」。無可厚非,從政者和政黨只能絕對尊重和因時制宜。老一輩的人不時慨嘆後一輩「一蟹不如一蟹」,說不怕共產黨只怕年輕人的羅范椒芬的朋友應該屬這一類,但真正的定律應該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和「一代新人勝舊人」;建制派那邊筆者不敢說,但民主派這邊的確如是。事實上,近年不少社會運動,從反國民教育到雨傘運動,策動和組織雖然都是年紀輕輕的中學生和大學生,但運動的規模、發揮的影響和產生的意義,往往比起由政治組織或社運分子一直以來所作的大。

近來讀到一則孔子的故事。話說某天孔子與子路、子貢和子淵(即孔子最疼愛的弟子顏回)這三個得意門生遊農山,登頂後孔子叫他們講述一下志向;子淵說願在一個小國輔助一位聖賢之君,令人民安居樂業,天下太平。然後,學生反問老師的志向,孔子便說他唯願顏回得志,到時會背着經書典籍追隨顏回(意即孔子反以顏回為師)。萬世師表尚有如此氣度,各大政黨的前輩們,現在或許是時候思考一下,退後一點,跟在年輕人後面推一把,讓他們站得更高更前。


 「好」不如「新」( 郭榮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