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鄭國有一個卿大夫,名叫子產。他被史家譽為宰相典範,「春秋第一人」。據史書所載,子產治理鄭國一年後,年輕人不會胡鬧,老年人不用操勞,小孩子不須下田耕作。兩年,市場買賣公平,不用討價還價。三年,家家夜不閉戶,人人路不拾遺。四年,晚上不用把農具從田裡帶回家。五年,男子無需服兵役,人們自覺守喪。子產治國二十六年,人民對他十分愛戴。他去世時,全國老百姓悲痛不已,男男女女都除下佩帶的飾物,停止玩奏樂器,哭了三個月。
《左傳》有一篇《子產論政寬猛》,記述子產臨終前,把他的治國心得傳授給兒子大叔。子產說,只有德行很高的管治者,施政才可以寬鬆仁厚,人民心悅誠服;德行不那麼高的,施政就寧可猛烈強硬。猛烈如火,人們望而生畏,不敢觸碰,便不會燒死;倘柔弱似水,人們以為可以隨意冒犯,結果便會溺斃。子產告誡大叔:寬厚的管治是很難實行的。
子產死後,大叔繼任。他起初不忍行猛政,只行寬政。結果盜賊興起,很多人被劫殺。大叔很後悔,說:「我早按夫子的話去做,就不會弄到這個田地。」於是派兵攻打賊巢,把盜賊殺光。
文章並不是就此結束;接著是孔子對「論政寬猛」的很長一段評論。孔子同意子產的說法,但又補充說,寬政會令百姓漠視法紀,這時要用猛政加以糾正;猛政會令百姓痛苦難受,這時又要以寬政給予舒緩。「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施政才能達致平和。孔子又引述《詩經》的句子指出,要行寬政讓人民休養生息,行猛政令盜賊受到制裁。施政不爭不急,不剛不柔,平和寬厚,就可令人民得到幸福。
按孔子這番道理,儘管寬政比猛政難於施行(對不能以德服人的管治者尤其如是),然而管治不能一味靠「猛」,必須審時度勢以調整政策策略,寬猛兼施,剛柔並濟,才可以維持社會的和諧穩定。
成都武侯祠裡有一副《攻心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不懂攻心的管治者,往往也缺乏審勢的智慧,因而寬嚴失度;且多是失諸過猛,寧猛毋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