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藥物、運動」是穩定血糖的鐵三角,不過,最近一項調查顯示,國內55%糖尿病患未達控糖指引的建議運動量,若以全國超過170萬名糖尿病人口來換算,至少約93萬名糖友平日運動量不足。醫師提醒,曾有研究發現,缺乏中強度運動習慣的糖友,8年後的死亡率比規律運動者高出7成。


有氧舞蹈教練潘若迪擔任運動控糖大使,鼓勵糖尿病友和家屬相揪做運動,穩定血糖。右後方為蔡世澤醫師。(攝影/駱慧雯)

每周運動150分鐘 半數糖友運動量不及格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針對600名糖尿病患家屬進行「運動行為和支持認知調查」,結果發現55%糖尿病患沒有固定運動的習慣,甚至有超過5成糖友的運動量不足,沒有達到糖尿病治療指引的每周運動5天、每次30分鐘以上的運動建議。

雖然81%家屬知道陪伴糖友運動,有助其養成運動習慣,但調查發現身體力行陪伴糖友做運動的家屬僅有19%,最多家屬只願意反覆口頭提醒。而家屬無法陪糖友做運動的原因,前三名分別為「忙碌、沒有時間」、「家人沒有運動習慣」和「沒有適合一起運動的項目」。

糖友懶得動!死神腳步悄悄逼近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暨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蔡世澤表示,2007年所發表的一份追蹤十年糖尿病患運動習慣之國外研究指出,沒有中強度運動習慣,如快走、騎自行車、有氧運動、游泳的糖尿病患者,8年後的死亡率比有規律進行中強度運動族群,死亡率高出7成。



許多家屬關心糖尿病患的血糖變化,時常叮嚀飲食和運動,但過度關心反而造成病患壓力。(攝影/駱慧雯)

蔡世澤醫師表示,台灣糖尿病人口中,98%屬於第二型糖尿病,原因多半是身體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或是分泌出的胰島素無法充分展現降糖作用。臨床發現,糖尿病患一旦確診,胰島素量僅剩正常人的一半,之後的胰臟分泌功能會以每年5%至10%的速度在退化,導致胰島素數量越來越少,無法有效控制血糖,恐引發心、腦血管、視網膜、腎臟、神經等病變風險。

不讓運動成控糖死角!有氧運動MV輕鬆動

運動可以改善胰島素敏感度,增加葡萄糖利用,有助血糖控制,降低相關致死率。此外,參與團體活動還有拓展社交網絡和紓壓的作用。不過,國內糖尿病患和家屬多半只重視飲食和用藥,運動始終是「控糖死角」。

為提醒糖尿病患和家屬落實「運動控糖」的習慣,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糖尿病衛教學會、糖尿病學會與糖尿病病友協會等團體,邀請有氧舞蹈教練潘若迪擔任運動控糖大使,推出專為糖尿病患設計的運動MV,鼓勵病患和家屬一起做運動,減重控血糖。

糖尿病會傳染?全家一起運動,控血糖沒煩惱

蔡世澤醫師表示,今年在美國波士頓舉辦的美國糖尿病醫學年會有一份報告發表,提到配偶其中一方有糖尿病史,另一半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比一般人整整多出1倍,暗示糖尿病的發生可能與共同生活習慣、共同習慣、嗜好有關。因此,不僅是糖尿病患要運動控糖,家屬陪伴一起運動,也可讓自己遠離糖尿病,但建議早午飯後1.5至2小時運動較適宜,避免空腹或晚上運動,以免導致低血糖。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糖友不愛動 死亡率高7成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