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巨頭在影視娛樂行業的布局,本周迎來一個小高潮:

 

1、騰訊、阿里同時增資華誼兄弟,並且成為並列第二大股東;

2、烏鎮峰會上,馬化騰演講中除了QQ和微信,還重點提及內容產業;

3、小米10億美金投資內容產業。

 

在高喊了半年「給BAT打工」之後,BAT在泛娛樂方面的布局到底進行的如何了?是時候總結盤點一下了。

在娛樂資本論看來,BAT三巨頭各自的特點極為明顯:

騰訊到底是做產品起家,在泛娛樂布局上也極為踏實,3年前提出「泛娛樂」這一概念之後,儘管不差錢,但並沒有在娛樂行業進行大規模併購,而是在公司內部內部完成了遊戲、文學、動漫、影視4塊業務的布局,且積累了一批優秀的IP,未來要在IP運營上發力,與好萊塢的思路有些類似;

阿里的泛娛樂布局充滿了資本印跡,馬雲在一年內花掉了數百億資金投資影視、傳媒產業,如今,「阿里系」的泛娛樂公司林立,相互之間如何整合協同仍有懸念;

百度的泛娛樂布局更多依靠旗下的視頻網站愛奇藝,這家公司近幾年快速崛起,為百度在娛樂產業拼搶獲得了機會,但在集團層面,這家公司似乎還沒有整體的泛娛樂策略。

另一個角度看,內容公司與BAT的博弈仍在繼續,「給誰打工」這樣的站隊問題,並沒有到非此即彼的時刻。國內最大的幾家內容公司當中,華策影視跟百度綁定,華誼兄弟跟騰訊、阿里雙綁定,光線傳媒跟360關係曖昧,最早提出「打工說」的博納影業,並未走進BAT陣營,倒是跟復星集團「情投意合」。

 

1、騰訊——小馬哥說了,賣掉電商,賣掉搜索,但進軍內容

特點:IP運營,更加強調內生性

19日馬化騰的烏鎮講話有3個關鍵詞:連接、開放、知識產權,而所謂知識產權,正是今年內容產業的熱詞——IP。

由此可以看出內容產業在騰訊的重要位置,這也讓長期關注娛樂產業的小娛有些意外。

小馬哥說,最近這大半年,騰訊「回歸本質」,把電商賣給了劉強東,把搜索賣給張朝陽,集中精力做騰訊最擅長的事——連接。在專註于底層之後,將更多業務開放給合作夥伴,所以有了另一個關鍵詞——開放。

說完這些之後,小馬哥談起他對內容的理解:「如果只是提供最簡單的連接,那就只是純管道,這種連接無法提供足夠的增值服務。過去11年來,騰訊在內容領域,尤其是網絡遊戲,已經紮根下去……未來要形成一個影視、文學、遊戲、動漫、音樂等領域延伸構成一個交織的、分層次的新生態。」

這下你可以理解騰訊對於內容的重視了吧。當然,騰訊最賺錢的業務——遊戲正是內容產業的範疇。但騰訊的野心完全不只是遊戲,而是要做IP運營。

例如,從外部引入如《火影忍者》《復仇者聯盟》、《火影忍者》、《中國好聲音》、《仙劍奇俠傳》等來自動漫、影視、綜藝等明星IP進行遊戲改編;另一方面,也重視對IP的培育和塑造,如根據古龍小說改編的同名遊戲《天涯明月刀》,聘請陳可辛等電影人參與遊戲研發,用電影的手段去打造精品遊戲。

今年騰訊電影+的發布會,也是表達這樣一個思路——將7個相對成熟的IP陸續改編成電影。本周騰訊與華誼達成的戰略合作中,也重點提到「IP互通」這一點——未來,騰訊遊戲、動漫、文學中的優質作品將優先由華誼改編為影視劇。

騰訊內部人士告訴娛樂資本論,騰訊想要做的不是轉讓影視改編權,而是要跟合作夥伴一起共同把一個IP做到最好,建立起一個貫穿遊戲、文學、動漫、影視的IP生態。

 

2、阿里——馬雲「買買買」,帶着高管造訪好萊塢

特點:資本運作為主,速度快,來勢洶洶

阿里並未提出類似於騰訊那樣的泛娛樂戰。最近一年入市稍晚的阿里在內容層頻頻動作,都跟資本有關。馬雲這位中國「首富」展現了超強的「購買力——

多筆投資:

入股新浪微博(5.86億美元)、入股優酷土豆(12.2億美元)、入股華數傳媒(65億人民幣)、入股21世紀傳媒(5億人民幣)、增資華誼兄弟(15億)……

一項收購:

控股香港上市公司文化中國(耗資62.4億港元),隨後更名為阿里影業;

阿里在文化產業累計投資了兩三百億元,但馬雲並沒有詳細談過阿里在泛娛樂領域的策略,此次在烏鎮峰會的談話也更加形而上,談得更多的是生意。外界甚至產生過一些疑問,投資上百億到文化上面,阿里究竟要怎麼玩。

在此之外,阿里也在集團內部成立了數字娛樂事業群,旗下囊括娛樂寶、蝦米音樂、阿里遊戲、文學等多項業務。

目前,讓業內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兩個動作:

1、娛樂寶橫空出世,並且迅速介入多部電影、綜藝節目的投資,例如《小時代》《露水紅顏》《中國夢之聲》等等;

2、阿里影業邀請中影張強擔任CEO。阿里上市之後,馬雲、張強、劉春寧等一眾高管造訪好萊塢,與好萊塢廠商洽談合作事宜,但目前並未披露具體項目。

樂正傳媒研發咨詢總監彭侃表示,阿里在影視方面的布局非常快,讓人感覺來勢凶猛。切入的方式一方面是影視劇的發行營銷,另一方面就是電影投資,但這一思路也有風險,畢竟泛娛樂業務跟阿里電商之間還是有一些距離。

 

3、百度——布局相對較晚,主打愛奇藝、華策平台

特點:從視頻、數據等優勢業務出發

百度在泛娛樂領域的動作主要有以下幾項:

1、視頻網站愛奇藝快速崛起,一方面介入內容製作領域,大投入製作自製劇、自製綜藝節目,另一方面,成立愛奇藝影業,參與電影投資,宣布在未來一年內聯合出品7部國產電影+1部好萊塢電影;

2、今年9月,百度聯手中影股份、中信信托等推出「百發有戲」平台,其產品形態與阿里巴巴旗下娛樂寶有很大類似之處,但更加強調百度的數據支持。

不過,百度的「人品」實在不佳,百發有戲投資的首部電影《黃金時代》票房失利,讓這款產品處境稍顯尷尬。

3、10億入股華策影視,在這家中國最大的電視劇製作公司持有5%的股份,並且與華策達成戰略合作。百度遊戲、百度文學的IP將由華策影視進行改編,並且百度有機會參與華策旗下影視劇的投資。

這一策略與騰訊、阿里跟華誼兄弟的合作方式極為相似。

 

點評

藝恩咨詢副總裁侯濤:

√阿里可能短期走得快,長期來看,騰訊潛力更大

在泛娛樂的布局方面,騰訊最早,阿里其次,百度慢一些。由於各家公司的基因和業務優勢不同,所以是以不同的方式介入到這個領域來。

騰訊採用的是內部、外部「兩條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騰訊互娛有自己的團隊,做IP的孵化和運營,騰訊視頻也在出品一些影視作品;另一方面,騰訊通過投資華誼,用投資的方式來介入。

阿里最核心的是電商業務,這跟影視業務的結合相對於視頻網站和遊戲來說,聯繫要弱一些,這種強弱度的不同可能影響到速度。目前阿里更加偏向通過電商、微博、優酷進行電影發行和營銷,並且通過娛樂寶進行電影投資。此外,阿里收購文化中國之後,也是重新組建的團隊,有獨立的公司,在這一點上做得比騰訊更加徹底。

百度目前的電影業務是由愛奇藝影業來做,在百度集團層面,影視業務應該處於一個什麼樣的位置,目前還在討論階段。

綜合來看,騰訊起步最早,阿里相對較晚,因此走了更加短平快的方式來做這個業務。但從長期來看,騰訊的潛力可能會更大,因為有自己的IP,這是一個孵化器。

樂正傳媒研發咨詢總監彭侃:

 

√BAT殊途同歸,最終達成平台與內容的融合

其實,BAT在泛娛樂領域的目的都一樣——建立起能夠把平台和內容融合在一起的企業集團,旗下可能囊括各種細分的娛樂媒體行業,這類似於好萊塢六大的格局。只是,由於各家的優勢業務不同,剛開始發展的着眼點不一樣。

內容與渠道融合的是好萊塢六大最重要的特點,迪斯尼、環球等公司有近百年的歷史,內容製作方面相當強勢,後續由內容生產延伸到對渠道的把控,例如迪斯尼旗下有ABC,索尼哥倫比亞有CBS等等。

相對而言,國內的影視公司並沒有發展到好萊塢六大的規模,因此給互聯網公司帶來了機會。互聯網是從平台發展起來的,缺少的是內容,所以現在惡補內容這一塊。

好萊塢通行的做法是,一個核心的IP資源,在動漫、電影、主題公園、出版物、音樂等多個領域開發它。目前國內的互聯網公司、影視公司都希望效仿好萊塢,但我們的缺陷就在於沒有足夠好的IP。只有IP足夠強勢,才能支撐後續的孵化。

From 娛樂資本論


 究竟邊個會跑出?百度、阿里、騰訊的Video視頻鬥到你死我活(或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