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ine寫真集涉嫌有兒童色情成份,本應因為出版社下架而告一段落,不過網絡上有關「兒童色情」以致「性解放」概念的爭辯仍然持續。對此,我提出以下論點,希望能夠拋磚引玉:
一、觀看色情媒體會否助長實質性暴力,其實也沒有一致的看法。以比較相近的暴力電子遊戲GTA為例,GTA有十分真實的場景,主角也可以在遊戲內打劫、殺人放火、偷車等等,那麼GTA會否增加犯罪傾向呢?有人認為會,因為形象化的畫面會令玩家認為在現實上打家劫舍是可行的做法;但也有人認為不會,因為玩家對現實的不滿可以透過遊戲來抒發,反而應該降低暴力傾向才是[1],而數據亦證明大多數GTA玩家沒有暴力傾向。不過,即使只有少數GTA玩家真的在自己城市裡殺人放火,也足夠令整個社會誠惶誠恐,坦白說,我沒有傾向支持哪一個立場,不過我自己從小便開始玩GTA,到目前為止(暫時)沒有暴力傾向。
二、因此,接著帶來的是「風險」這個概念。風險之所以令人性趨向保守,是因為帶來的後果可以很嚴重,甚至是無從補救的。我們對小朋友的「自主」有不少限制,例如投票權、買煙酒等等,正正就是怕小朋友沒有足夠的心智去權衡進行這些行為的利害,承擔不能挽回的風險。支持性解放的人士以「自主」等概念去辯證小朋友為什麼不能拍踩界照片獲得滿足感,無疑於只著眼賭博得來的巨大收益,而忽視投注本身帶來的風險。成人投資失利,尚可以申請破產重新開始,但小朋友的心智發展是一條極難回頭的單程路,即使回頭亦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三、上述立論都是建基於「小朋友心智發展要循序漸進」這個假設,如果有科學研究表明成為健全心智的人士年齡界定不是十八歲,而是更低,那我會接受要求降低法定成人年齡的主張。不過我直覺會認為即使應降低,也不會是以六歲作為門檻。
四、留意我沒有把支持性解放的人歸類為「左膠」。事實上,在網絡中積極發聲支持性解放的左翼人士,在其他議題上(如和理非非)跟廣泛流傳的左膠定義上也有分歧,總不能不同意和理非非就讚他們是真左翼,與自己立場不同便罵人左膠吧。公平點說,也有左翼政黨的人(如Napo Wong[2])認為不能輕易把兒童跟自主的概念等量齊觀。
五、 也許這與Celine寫真集不太相關,但不少網絡爭論也出現類似現象,這次也不例外。網絡上論政的人,很多都會有一種自然而來的使命感,認為自己需要向別人advocate something,因此找來很多支持自己的論點鞏固自己的立場(confirmation bias[3]),而較少坦白地鋪陳自己在某個議題上不明白或感到矛盾的地方,到最後只會變成「口同鼻拗」。如果是要搞選舉、真正從政的人,我會理解他們想隱惡揚善的動機,但如我這種沒有用政治帶來金錢利益的「素人」,多點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拋磚引玉,起碼會令自己心裡寬容一點。
[1] http://freakonomics.com/2013/12/04/evidence-that-violent-video-games-reduce-actual-violence/ [2]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nfirmation_bias作者:貓星人(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自主與風險: Celine寫真集爭論的思考盲點(貓星人)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