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的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最近3個月做了3次關於佔領的民調,最新一期結果於周日公布後,一些傳媒立即拿其中部分數字大做文章。 其中一項是反對佔領的受訪者比率(43.5%)超越了支持者(33.9%),不少人指雨傘運動已大失民心,呼籲佔領者立即離場。
其實自去年初出現和平佔中的概念後,年多以來多次民調均顯示,支持這種公民抗命形式的市民一直約在25%至30%之間(同一調查9月份佔領前的支持率為31.1%),目前的比率仍較佔領前為高。這種爭取民主方式對香港來說較為嶄新,加上長期佔領對市民生活帶來不便,短時間內未能獲得多數人接受,並不為奇。任何群眾運動都是由少數人開始發動,馬丁路德金爭取黑人平權時,最初也只有5%黑人支持他用公民抗命的方式。
多作解說,減少影響,正是民主派日後要努力的方向。 另外,調查發現,如果提名委員會取消公司票和董事票,全部轉為個人票,有45.4%受訪者認為立法會應通過方案,多於反對的35.0%,於是有學者指提委會民主化可能是政改的出路。
首先不要把馮京作馬涼,高興太早,不論是特首梁振英或政務司長林鄭月娥都只提出將「公司票」轉為「董事票」,不是當年彭定康的「新9組」方案,容許所有業內的從業員都有票,大大增加選民基礎。根據人大常委8.31決定,提委會的組成及產生辦法需「按照」現時選委會,這不只包括四大界別的劃分,同時包括如何產生這四大界別的1,200人。人大常委副主任李飛不只一次說過,任何改動,只能「八九不離十」,換句話說最多只是「董事方案」而不會是「從業員方案」。
試想想,公司是死物,不會思想,從來都是董事決定,由公司票改董事票,豈非換湯不換藥?撇開董事票不談,人大的8.31框架還有兩個緊箍咒,一是無論「入閘門檻」如何寬鬆,都敵不過需過半提委支持才可成為候選人的「出閘門檻」,二是特首候選名額不能過三。 最近不少人為了推動政改,拚命轉腦提出刁鑽法子,實情是8.31決定不能改動,一切都是徒然,「公司票」改「董事票」只是騙人自我感覺良好的伎倆,用一句慣用英語 “too little, too late”。
相片來源:蘋果日報
公司票轉董事票不能袋住先 (余若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