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鍾樹根於七月四日,在立法會免費幼稚園教育公聽會上,以「確實係幾好嘅生意」形容幼兒教學,引起教育界不滿,急急解釋當日發言指的是投資者及營辦者云云。這次,我倒支持他,真相,總是難以接受。但事實上,香港教育就是一盤生意。

前特首曾蔭權於○九年發表《施政報告》,曾聲言要發展六大優勢產業,其中就以教育產業為首。那何為產業?根據台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解釋為「農、礦、工、商等經濟事業的總稱。亦稱為『實業』。」顯然易見,香港政府早將教育當成一門生意來看待,但如何令教育這門生意永續發展,愈做愈大?很簡單,就是令教育失敗。

陳雲博士曾在其AM730專欄提及「失敗教育學」,「世上真有『失敗教育學』這回事,只要用的是公帑,只要教育界和學生不斷應付它,與它打打殺殺,它就長命百歲,永葆青春。」他亦曾在信報寫過,教學失敗,才衍生教育「商機」,即大量補習社。是的,在澳洲和英國住過一段日子,從未聽過當地小孩需要去補習班,亦沒看過任何相關的廣告。若果教育成功,在學校已能學會所需要的知識,又何需佔用小孩的青春,浪費家長的金錢?

二○一五年至一六年度的財政預算,政府經常開支中,教育預算為七百九十三億元,佔政府經常開支22%,是最大一份。如此大的開支,卻換來低效的結果,可想而知,是政府有意令其失敗,再鼓吹知識型經濟,終生學習,成人不進修就沒有競爭力,小孩不精通十八般武藝,就會輸在起跑線上。如此,各式學位副學士課程、補習社、興趣班,才能愈開愈多,生意愈做愈大,港孩學習失敗,他們最開心。最後,整個社會都清楚,求學不是求分數,是求張「沙紙」。不去讀張「沙紙」,便沒有安全感,然後學習再次失敗,萬劫輪迴,知識可以改變命運,早已成傳說。

小時候,從來不叫什麼「老師」,在學校,都是叫「先生」,後來就沒再聽到學生如此叫了。以前不解,如今我倒明白,一間學校,為了收生,可以送校服午餐,送免費澳紐交流,教師要在街上「跑數」。「先生」是古時對有學問的人之尊稱,不能亂用,如今棄之,是非常合理。

教育產業化,當然不是香港獨有,最近在荷蘭,就有報導大學生抗議阿姆斯特丹大學打算在二○一六年將哲學、歷史、荷蘭文學及英國文學等多項學士課程合併為單一的文科學程,為的當然是經費問題,報導中,亦提及英國早有此問題。

「英國的例子是一個令人沉痛的前車之鑑。去年11月一位名為Stefan Grimm的毒物學教授,任職於倫敦帝國大學醫學院,被發現在家中自殺身亡。

在他死後,一封他寫給同事的電子郵件迅速在間傳開,內容寫到他控訴學校淪為營利工具。

信上寫道:『教育殿堂早已不復存在,現在的學校是上位者用來賺錢的工具,而我們這些剩下的人就被學校搾取牟利』。這與Richard Hall曾提過的論點不謀而合,他認為大學就好比『憂慮製造機』。

據報導,Grimm為了要得到更多的研究經費以保住他在倫敦帝國大學的職務,長期受到心理壓力。

一封帝國大學高層寄給Grimm的電子郵件寫道:『我知道你努力達標以保住自己在帝國大學的教職,必須每年為研究基金賺進20萬鎊以應付開銷。從現在開始,你也要好好思考你是否能勝任帝國大學所期待的教授。』」

教育是生意,是為了賺錢就說賺錢吧,又要做妓女,又要拿貞節牌坊,世上沒有如此便宜的事,請香港人不要再如此偽善,活在謊言中。

作者:杜佳(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香港教育就是一盤生意(杜佳)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