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以下是bilibili執行董事陳睿在73日虎嗅上海夏季F&M節上的演講,虎嗅進行了整理、編輯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謝虎嗅邀請我到這裡來和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我是陳睿,目前在bilibili(任執行董事)

很多B站用戶是小學

我是很早的B站用戶,2010年就是bilibili2萬名用戶(之一)了,現在有些媒體說bilibili是面向90後,面向00後的,我(作為一個用戶)很慚愧,我其實是一個70後,在B站剛改名叫bilibili的時候,我就是B站的用戶了。那個時候我是沒有想到B站上小夥伴這麼年輕,到了後面才發現大多數年齡都比我要年輕

說到年輕,從用戶統計來看,有75%的用戶寫的是90後,我們有超過1/3的用戶是17歲以下的用戶,中學生甚至是初中生。這個其實跟早期我參與bilibili目標應該是不一樣的,我本來認為B站應該是偏深度的一個網站

早年,大家都認為不要讓小學生大量湧入,但是現在事實上,現在確實好多小學生是我們的用戶。我們開一個遊戲,開一個充值,我們開信用卡、銀行卡、支付寶這些(作為)充值(方式),就有人來問他們沒有銀行卡怎麼辦,我就很驚訝,為什麼沒有銀行卡,他們就反問我,難道這裡的遊戲都是給大人玩的嗎?我再一問,原來是小學生

說到這,今天分享的第一點,(關於)90後和00後,我在B站觀察,他們到底和我們這一代的人,70後和80後,有什麼不同

我感覺有兩點

第一點,他們從小生活比較富足,所以他們更重視精神和文化上的消費。我中學的時候也追星,我偷偷地追,因為我父母很不能理解這種追星的行為。但是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精神跟文化的一種享受跟消費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平時談論都會談到這些東西

第二點比第一點還重要,就是互聯網。互聯網的出現其實是讓90後和00後這代人跟我們完全不一樣。我可以舉幾個例子,我小時候每週只能看幾天電視,而且那個時候電視一到晚上11點就沒有節目了,那個時候看一些片子,還每週二、每週四放,放一些香港的片子。我到大學畢業的時候,我看過的電影也不到100部。但是現在的年輕人不同的是,現在一個上高中的學生,他看過的電影就會超過1千部。這是非常不一樣的條件。比如說我小時候我會看按影評,影評家跟普通人的區別他看過一千部電影,所以他能夠寫影評。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一個中學生也看過一千部電影,他對內容的理解有可能比我還深刻,你別看他年齡小

還有一個區別,互聯網能夠讓這些年輕人拓寬視野,拓寬交際。我小時候我喜歡變形金剛,我只能跟班上幾個人交流,交流完了以後我就找不到別人了。但是現在比如說他喜歡某一個明星,或者喜歡美劇,喜歡日本的動漫,他就可以在網上找到很多跟他有相同愛好的人,然後互相交流,這種資訊的傳遞給他們知識和信息量的一種增加是我們那代人不具備的

所以,bilibili的發展也有這一代年輕人的因素。我是早期B站用戶的原因我是一個動漫愛好者,那個時候B站聚集都是一批熱愛動漫的人。本來第一批B站用戶年齡比較正常,但是後面年齡越拉越低的原因,其實這一批年輕人有非常大的需求

什麼需求呢?你們看到這裡有一系列的標籤,像汪星人、鬼畜,這些標籤就是一些亞文化的標籤,SNH48,其實在彈幕上面有審核和過濾的

我在進B站之前是一個正常

為什麼年輕人喜歡B站?因為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層屬性叫亞文化的屬性

我舉個例子,像對於我們來說,我在進B站之前是一個正常人,在現實生活裡面我是一個互聯網的從業人。但是我回家之後,我一打開B站我就變成另外一個人,是一個深度動漫愛好者,我是一個動漫宅,我很歡樂看B站上面動漫的節目,這個就是一個人的A面和B面,這個A面和B面是很普遍的現象

比如說在國外對於五六十歲的一個老人,A面也許是一個正常的社會裡的人,到了B面他可能是一個搖滾的愛好者。但是在中國情況有所不一樣,因為我們父母那代人,從小受到缺衣少穿,他們所有經歷都被生活基本的物質需求所吸引,他們不可能有什麼特別深度的精神愛好。但是到了我這一代人就會不一樣。比如說我這一代人有人喜歡攝影,有人喜歡旅遊,像我的話喜歡動漫。但是這個比例不高,我周圍的人喜歡動漫可能是2%3%,特別少的一群人。但是90後就不一樣了,9因為生活比較富足,所以(這個群體)可能有一半以上的人有亞文化的屬性。當他們都有亞文化的屬性的時候,其實就需要一個互聯網產品來滿足大家的這種需求

我這裡專門列了一些產品,無論是社交的產品微信、QQ,還是媒體的產品,像優酷和微博,他們更多都是為主流文化設計的,在上面我們可以看《中國好聲音》,我們可以看《離婚律師》這些片子。它其實並不是為新的亞文化服務。我數了半天,現在真正比較貼近亞文化的產品是百度貼吧

主流文化並不是以人群多少來定

大家可以發現,百度貼吧事實上是中國最大的中文社區,它的影響力比微博要大。我有的時候到機場去看到78歲小孩刷手機,都在刷百度貼吧,因為它足夠的細分。年輕人可以在裡面找到他自己的世界。所以大家就聚集在貼吧裡面,在那裡他們可以找到他們自己的世界

說到亞文化,很多人可能覺得是代名詞,亞文化和主流文化唯一區別是這個文化受眾是否擁有社會話語權

為什麼我這麼說呢?就像我剛才舉的例子,90後人群從數量上不少,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我查了一下,90年到2005年出生的人群B站主流用戶,在全國覆蓋是2.8億人。但為什麼這2.8億人喜歡的東西我們覺得他很奇怪呢?比如說他喜歡宅文化,喜歡腐文化,大家覺得很奇怪,因為他們沒有社會話語權,他們沒有機會到媒體上去說話,他們沒有機會告訴大家這個東西是正確的,是正常的。並不是以人群多少來定的

但是,又有一個規律,所有的流行文化一定是來源於亞文化,我們當年也走過了這條路

舉個例子,比如說搖滾,搖滾在50年代的時候絕對是亞文化,50年代一些比較新銳的年輕人就喜歡搖滾。但是經過了10年,我們看中國好聲音的時候,可以看到選手在那喊Rock,大家都已經覺得搖滾是一個主流文化了

我再舉一個例子就是無厘頭,我上中學特別喜歡看周星弛電影,我父母認為周星弛電影就不是電影。他們認為電影應該是一種嚴肅的東西,周星弛惡搞的東西不是電影。但是你看,10多年以後,周星弛的電影被冠上一個學術名詞叫後現代解構主義,周星弛成為了巨星,成為了喜劇之王。還有周傑倫,我中學聽周傑倫,我父母覺得周傑倫連吐詞都吐不清楚。現在看周傑倫是周天王

9000後亞文化的需求會主導未來10年互聯網的主

我最早做彈幕的時候,很多人說為什麼做這麼眼花繚亂的東西。2013年的時候,B站百度指數已經20多萬,但是沒有一個主流媒體報道過B站,大家都覺得它不存在。但是到了2014年,大家紛紛關注B站,原因是B站用戶進入了社會,比如說B站用戶進入了虎嗅,所以大家就覺得B站很有意思,它可能成為主流了。在我看來,現在90後,00後亞文化的需求,事實上是主導未來10年互聯網主流的一個方向

我最後說一下,在很多人都會給B站貼上標籤,比如說動漫、彈幕,其實最後組成B站是一個圈子,它是一個文化網,它是由不斷聚類分化年輕人喜歡的興趣愛好組成的用戶圈子。比如說最早對於我來說,我是喜歡動漫,所以我進入bilibili,我跟大家一起去歡樂。但是很多喜歡人動漫的人他在bilibili上面看到有小姑娘跳舞,他們也會一起分類聚化到某些圈子裡面去

所以B站就是一個由年輕人喜歡的一些興趣愛好組成的大圈子和小圈子,最後組成一張網,這張網最後就是B站不斷積聚用戶的一種模式

我們在上海做過一個調查,上海有超過一半的中學生是B站的用戶,這一群年輕人他在B站上面總能找到他喜歡的東西,大家在B站因為自己在文化方面一些興趣愛好和喜歡的東西,然後聚化出很多的東西(內容),比如說喜歡寵物的,喜歡做菜的,各種各樣興趣愛好,主流視頻網站沒有辦法滿足他們的需求。像前段時候騰訊上面很流行一個叫《離婚律師》,好多人看,但對於一些年輕人,《離婚律師》他們是看不懂的,他們有他們自己的世界,他們有他們自己喜歡的內容

最後非常感謝這些年輕他們為B站創造出非常好的一些潮流文化,比如說今年2月份的「Duang~」,和今年430號的「Are you OK?」,我的微信朋友圈被「Are you OK?」刷屏了,大家惡搞雷總,對於年輕人,他們會覺得雷總萌萌的

謝謝大家

【提問環節

提問:我是虎嗅的作者,對於bilibili來說,版權問題和流量變現這是一個比較糾結的問題,離開了盜版,bilibili怎麼活下去?另外一個,假如說bilibili通過融資和上市成長起來,將來會不會舉著內容的大旗去打它的競爭對手

陳睿:B站絕大多數的視頻是來自原創,B站有超過2/3的視頻是沒有任何版權屬性的,它就是我們的Up組,無論是Duang,還是「Are you OK 」,都是這些Up組去創作的。另外1/3有一大半是動漫內容。而B站現在已經是國內最積極的動漫版權的購買方。我們在過去半年裡面購買了幾百部動漫版權,無論是速度還是數量,都應該是國內最快的之一

剩下的那部分我可以這麼說,因為B站主要的內容產生模式就是UGC,剩下大部分有可能在我們審核範圍之外,有一些版權問題,但是我們審核其實對於版權是比較嚴格的。這個嚴格是相對於咱們的同行。有版權問題的內容的無論是數量還是比例,我在這都可以說,應該比我們同行要嚴格。我們從審核過程中應該濾掉絕大部分的版權內容,這是第一

第二,我們未來會不會打盜版?現在不是某家廠商想不想打盜版的問題,而是整個行業趨勢都在打盜版。我覺得這個也是一個好事,因為這個才是內容商業化的前提,如果盜版問題非常嚴重,我們這個行業也不可能商業化。從未來來說,我們應該不會跳出來打,我相信盜版的問題會慢慢消除掉。這是我的回答

From 虎嗅


 bilibili執行董事陳睿:我在進B站之前是一個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