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早已看透特首梁振英對中央政府卑躬屈膝的醜態,因此不會期望他能夠挺直腰板,替香港人向北京官員據理力爭。儘管如此,林鄭月娥既受梁振英「委託」為政府談判代表,仍然有很大自由度選擇自己的角色。

林鄭月娥的第一種選擇是聲色俱厲地為北京官員作傳聲筒:桌面上重複人大常委決議「不可撼動」,政改第二階段諮詢仍有「很大空間」;實質是拒絕承認香港人不接受人大常委政改決議的事實,哄騙市民「袋住先」。

她的第二種選擇是扮演一位苦口婆心的家長大人:桌面上承認學生追求民主的熱誠,強調世途險阻,實現理想不能一朝一夕,同意繼續溝通;實質是玩弄拖延伎倆,再加上街頭流氓和警方的暴力威嚇,寄望佔領區的學生和市民因為軟硬兼施而退場。

她還有第三種選擇,就是做一個言行一致的聆聽者:虛心了解學聯要求撤回人大決議的道理,嘗試明白年輕一代對香港未來的想像,然後鼓起勇氣,如實向中央官員作出匯報,放低虛無飄渺的面子,認真研究和解方案。

平心而論,要化解這場香港近50年來最大的政治危機,一點也不困難。因為根據《明報》昨天的調查報道,佔領運動參與者中有七成人的訴求完全一致,就是「人大撤回普選框架決定」。所以即使雨傘運動沒有百分百統一領袖,只要政府針對這訴求制訂回應方案,必然可以令留守者和平退場。

建制派說要求人大常委撤回決定會損害中央威信,所以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任何熟悉談判技巧的專家都明白,所謂「面子」或「威信」均屬於自我設定的「虛擬路障」,是談判桌上常用的策略,令對手誤以為這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禁區,因而未談先退。正如劉夢熊上周五刊於《明報》和施路刊於《蘋果日報》的三篇文章所揭示,人大常委決議違憲在先,因此撤回決議是增加而非削弱人大威信之舉。退一步說,撤回8.31決議只不過是把政改步伐還原至今年8月30日,當時沒有街頭佔領,沒有警民對峙,又有何不可?

中央決策官員從未親身到港了解民情,主要倚賴梁振英和中聯辦的報告,因而作出一連串誤判與錯判,造成今天僵局。林鄭月娥今天有機會重啟新局,關鍵在於她選擇哪一種角色:傳聲筒、家長還是聆聽者?前兩者注定失敗,只有後者才有一線曙光。這選擇不僅關乎她個人榮辱,更預示着特區政府會否把年輕一代推向對立面,還是尊重他們對香港未來的追求。

林鄭月娥和一眾決策官員欲了解「後佔領時代」的香港,應盡快到政府總部外的「連儂牆」面前,花幾小時細閱那成千上萬的小字條。每一片貼在牆上的字條,都代表了同學和市民對香港的熱愛,對未來的期盼,和互相扶持的心聲。這些字條禁不住風吹雨打,經不起警方清場,但它們集結而成的意志,足以抵禦強權,歷久常新。

黎廣德@公民黨
相片來源:蘋果日報


 林鄭三種抉擇(黎廣德)